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扬子晚报网1月23日讯(通讯员 次仁央宗 吴骊珠 记者 朱鼎兆)304分钟,38次血液循环分离,25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1月22日下午2时4分,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病房里,随着血液分离机停止键按下,淮安市清江浦区“90后”公务员吕捷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顺利完成,这些造血干细胞将用于延续武汉一名20岁血液病重症患者的生命。
今年33岁的吕捷是清江浦区第20例、淮安市第57例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16年5月,吕捷参加了红十字会组织的造血干细胞集中招募捐献活动,在得知自己符合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条件后,便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录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
2023年11月24日,吕捷接到淮安市清江浦区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与一名患者初步配型成功,询问是否愿意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我从加入中华骨髓库的那天起就在等着这个消息!”吕捷听后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捐献,并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了家人,“我的家人非常支持我,我们都为这份特殊的缘分感到兴奋。”
2023年12月18日,吕捷接到关于开展高分辨配型和捐献前体检的电话,在等待结果的时候,他便暗暗希望能够配型成功。然而在配型结果还未出来时,12月22日,吕捷接到患者病情比较危急,要求志愿者立刻进行体检,确保尽快捐献的通知。“我们紧急安排了吕捷进行体检,加快捐献进程。”淮安市清江浦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孙佳表示,志愿者积极锻炼身体,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所在单位也积极支持配合,为其协调假期,全方位确保捐献顺利进行。
在连续5天接受了动员剂注射后,1月22日上午8时,吕捷正式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看着躺在血液科88号病床上的吕捷,妻子张佳玉大力支持他的善举:“我丈夫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上大学时就开始无偿献血,这次更能挽救一位患者的生命,我为他感到骄傲。”
历经6个多小时,吕捷顺利完成了25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捐献。这袋饱含希望的“生命种子”将由专人乘坐高铁,以最快的速度运至武汉,大爱接力延续一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两个素昧平生的人,从此将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血脉相连”。
“过去的一年里,我每日都在与病魔斗争,生活仿佛陷入了黑暗。然而,您的出现像一道光照亮了我的生活……”读着饱含患者对新生的希望和对捐献者感恩之情的感谢信,吕捷表示,“我真的很感谢自己做出的这个决定,20岁正是人生刚刚开始的年纪,希望他能够早日康复,走出困境,过上美好、正常的生活。”同时,吕捷呼吁更多的人加入中华骨髓库,为更多血液病患者带去重生的希望。
校对 李海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4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