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扫码是为了点餐,为什么要获取我的通讯录?”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22 17:21:00 来源:杭州网

中国之声讯 近日,上海市网信办调查发现,某知名连锁奶茶品牌每收到一笔订单,就能产生87条数据,截至今年3月,其累计产生的数据超过100亿条,其中涉及消费者姓名、电话、收货地址经度纬度等敏感个人信息达6.7亿条。

此外,多家餐饮企业存在频繁诱导索取用户手机号、诱导消费者提供精准位置信息、频繁弹窗诱导注册会员、诱导消费者关注公众号等问题。

这些数据最终流向了哪里?谁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扫码点餐时

读取和收集个人信息有必要吗?

不少使用过扫码点餐的人都会有相同的疑问:我扫码是为了点餐,为什么要知道我的通讯录、位置信息、消息通知权限甚至人脸识别信息?读取和收集这么多个人信息,真的有必要吗?

上海市网信办近日调查发现,某知名连锁奶茶品牌每收到一笔订单,就能产生87条数据。除了姓名、地址等信息,还有不少表面上对个人没有明显危害却对相关行业具有市场调研、预判消费趋势等商业价值的信息,如消费记录、口味偏好、IP地址、手机型号等。

日常消费中,类似的现象频频出现。北京的杨女士经常在外面就餐,她表示,每次扫码点餐后,手机里要么就关注了某个公众号,要么就注册了一个会员。“我都不知道关注和注册了多少个了,取关后下次再去吃,一样的流程还得再走一遍。”

注册和关注后,可能当时不会有什么异样,

但过不了多久就会收到一些陌生的短信,涉及彩票、购房、买车等信息,

在山西工作的王先生就不堪其扰。“经常收到短信,打开一看全是广告,我想注销都不知道怎么办。”

“狮子大开口”式收集用户信息

可能会催生出黑色产业链

扫码点餐行为的初衷是方便用户提高效率,可是一旦“狮子大开口”式收集用户信息,不仅增加了用户隐私外泄的风险,甚至还会催生出一些交易用户数据的黑色产业链。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师资博士后高郦梅表示,App未做告知就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显然存在相关法律问题。“如果拒绝了收集个人信息的选项,但它会频繁出现弹窗想要获取信息,这也是诱导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

除了违规收集外,一些App过度收集现象也十分普遍。如何定义“过度”?高郦梅给出了解释:按照国家推荐标准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的提示,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应有明确的目的,不得超出产品功能相关目的收集额外信息。

“当商家收集个人信息时,应当限制在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可以理解为,收集的这部分信息是否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些个人信息来参与,商品或者服务的功能就没办法实现。我们可以从处理目的的方向考察,他采取的是否是对我们用户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

对于安全度没有保障的微信公众号

消费者有权拒绝

“过度采、强制要、诱导取、违规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商家对消费者强制收集信息的做法是舍本逐末。

“公众号里有可能有‘钓鱼’的陷阱,

对于各种安全度没有充分保障的微信公众号,消费者有权拒绝。

商家要吸引回头客,不是靠强制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而是靠货真价实的商品和服务。”

另据媒体报道,上海市将分阶段、分重点、分领域开展消费领域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专项执法行动,重点聚焦餐饮店、商超购物、房产中介、汽车4S店等8个社会关注度较高、个人信息被滥用和过度索取乱象突出的消费场景。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介绍,自2021年以来,上海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案件144件,罚没款700多万元。刘俊海表示,处罚不是目的,规范操作行为才是根本,监管部门应当依法行使相关权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2 1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强制、诱导扫码,涉嫌违法!专家提醒:小心,你的钱可能会被转走!
...朱巍:导航信息不仅是获取位置信息,有可能还要求获取通讯录信息等,扫码点餐、扫码购票、扫码入园也同样是这个效果。我就是为了进去看一看,参观公园,但是你把我的个人信息全都拿走了,
2023-10-30 15:59:00
...,要求消费者授予诸如“读取短信”“读取相册”“读取通讯录”等手机隐私功能权限,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通过人脸识别支付或通过自动填写所接收的验证码自动扣款,扣款金额大多是79
2025-07-16 10:42:00
...件,拒绝扫描不明来源的二维码;安装时注意勿随意开放通讯录、相册等敏感权限;不轻易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等个人信息,注册时可使用“长辈模式”。为控制手机使用时间,可设置使用时长提
2025-03-20 06:18:00
民生银行临沂分行:关于防范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提示
...损或承担法律责任。(五)信息授权过度随意授权APP读取通讯录、相册等权限,或未及时注销不用的金融账户,导致信息被非法利用。二、个人信息保护五大核心措施(一)严守验证码防线不要
2025-09-08 17:04:00
...费者在办理贷款过程中提交的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号、通讯录等敏感数据,可能被不法贷款中介倒卖给第三方机构,用于电话骚扰、网络诈骗等非法活动,严重威胁消费者隐私与财产安全。“三核
2025-03-13 19:20:00
...遇核心业务功能受限”,“收集”最多的是“通话记录/通讯录/短信”“身份证号”和“手机号”,而“金融”和“视频”类平台被指“收集个人信息”最为普遍。网上平台或App服务提供商保
2024-09-22 10:25:00
“AI换脸”诈骗套路多多!我们该如何防范?
...注册非法的聊天软件,并在注册过程中非法获取受害人的通讯录、照片库等隐私信息;接着通过视频聊天截取受害人面部、声音等特征;最后伪造出带有受害人面部的色情视频进行敲诈勒索。记者注
2024-03-18 11:45:00
中消协消费提示:科学理性消费 远离网络购物陷阱
...务必清除或涂抹面单上的个人信息;三是谨慎授权APP获取通讯录、定位等权限,定期清理缓存数据。依法主动维权,共建诚信消费环境 当消费者遭遇虚假宣传、商品质量缺陷、拒不退换货等问
2025-03-04 10:34:00
...务必清除或涂抹面单上的个人信息;三是谨慎授权APP获取通讯录、定位等权限,定期清理缓存数据。五、依法主动维权,共建诚信消费环境当消费者遭遇虚假宣传、商品质量缺陷、拒不退换货等
2025-03-04 11:0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
“十四五”期间池州进出口规模翻番 首次进入全省前9位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1-11 11:39:00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