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攀高峰图自强,“国家队”扛担当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1-16 05:5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麒麟科创园中科院分支机构交硬核成绩单——

攀高峰图自强,“国家队”扛担当

攀高峰图自强,“国家队”扛担当

面向6G卫星通信仪器仪表产业孵化的关键技术研发支撑平台。

□ 本报记者 李凯 通讯员 许胜

当“中科系”遇到“麒麟”,这些高端创新资源要素将产生怎样的变化反应?

培育中的信息高铁综合试验场等四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接连落地,形成“重器”集群;“源图2.0”构建起国内最大规模开源知识图谱与开源软件供应链漏洞库及感知平台,“问天1”类脑计算机领跑国内类脑超算;国科大南京学院与园区同频共振,周围1平方公里形成研发实力不俗的中科系科教资源聚集区……

自5年前陆续落户以来,南京麒麟科创园中科院分支机构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担当,瞄准原始创新与基础研究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打造一流科学家队伍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刚过去的2022年,麒麟“中科系”继续发挥科技创新“火车头”作用,在多个领域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交出硬核成绩单。

高起点布局,“重器”集结麒麟

在麒麟科创园,一列“信息高铁”正从这里驶出,未来将以南京测调中心为核心,形成与全国各站点协同连接的算力互联网,推动IT3.0信息基础设施进入“中国时代”。

这就是中科南京信息高铁研究院在建的“信息高铁综合试验场”项目,也是中科院在宁培育的四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项目正打造国内首个面向行业应用领域的“云、网、边、端”一体化大科学装置,为新一代“信息高铁”提供全方位实验环境支撑。截至去年底,已建成体系完备的信息高铁开放实验室,成功发布算力实验室、算力商店两大平台及核心产品“信息高铁算力网运营平台”,实现南京、北京、郑州、重庆等各大城市间数据中心算力并网。

在中科南京软件技术研究院,开源软件供应链重大基础设施于去年11月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对外正式发布升级版“源图2.0”,可管理超过1000万个主流开源软件,成果入选“南京市2022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优质应用场景”名单;在中科南京未来能源系统研究院,国际首套百兆瓦级储能验证平台重点开展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研发,目前已攻克宽负荷轴流—离心压缩机、高负荷轴流透平膨胀机等关键技术集成,完成核心部件的研制与测试;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建设的决策智能与计算创新平台也在加快推进,目前已实现企业级大数据决策存储架构及传输模式的短期目标节点,开发并部署了决策智能体分布式训练平台和决策智能实时进化环境。

自2017年中科院、南京市在江苏省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期间举办南京麒麟科技城创新发展恳谈会后,麒麟科创园在承接中科院南京分院“一院四所”迁建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对接中科院各研究所,陆续引进自动化所、巴斯德所、计算所、软件所、过程工程所、工程热物理所、微电子所等7家中科院研究所,先后成立8家中科系研究院,初步形成中科院“1+N” (国科大南京学院+多家中科院研究所)创新发展体系。

“国家队”入场,下“金蛋”孵“金鸡”

卸任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后,34岁的中科院学霸、博士冷聪“下海”创业。该院主导自主研制的世界首款低比特量化神经处理芯片成功流片后,他有了新使命——将成果尽快尽好落地转化成产品。他率领中科方寸知微(南京)科技公司,很快研发出“智鸢”系列运检无人机。

搭载这枚芯片的无人机可以“边飞边思考决策”,已在多地电网公司“上岗”。手握硬核技术,这家初创公司刚成立3个月即获机构投资数千万元。企业天使轮估值近5亿元,共申请知识产权43件,去年入选江苏省“千企升级”企业库及南京市第一批创新产品。

从埋头基础理论研究,到“下海”掌舵科创企业,这位“中科人”人生轨迹的转变,背后正是“国家队”顶尖科技成果转化在麒麟、落地在麒麟的缩影。

中科南京移动通信与计算创新研究院的孵化企业控维通信,依托在卫星通信方面长期的技术积累迅速实现产业化,打破国外垄断,成为国内鲜有的卫星通信系统提供商之一。短短5年,控维通信已成为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纳税超千万元的规上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公司目前已完成三轮融资,估值超8亿元,并计划于今年启动Pre-IPO融资,明年申报上市。

同样出自该院的孵化企业中科晶上通信,总经理是曾担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的胡金龙,他带领尖端人才团队,面向空天地一体化卫星移动通信开展核心器件、系统装备、行业解决方案等开展产品研制及产业化,去年销售额预计突破亿元并启动首轮融资。

5年多建设与发展,中科系8家研究院已先后完成南京市新研机构备案,6家先后入选江苏省新研机构(全市仅14家),3家自2019年起连年获南京市新研机构绩效奖励。这些科技创新“老母鸡”累计孵化引进企业121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3家,规模以上企业4家,孵化引进企业累计营收近10亿元。

麒麟形成的创新“磁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创企业和科技人才。借助“国家队”创新资源,越来越多硬核项目纷至沓来,在此扎下深根。

中科格励微科技专注于数字隔离器芯片研发和推广,是国内最早从事数字隔离器芯片研究的团队,相关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目前已在麒麟设立华东总部,打造辐射华东的车规级隔离电路的研发、封装、筛选基地;去年8月落户的南京模数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专攻高端模拟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在高精度ADC技术研发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应用领域涵盖仪器仪表、医疗电子、新能源、汽车电子等,目前已完成数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为未来筑基,崛起“创新高地”

好比一颗人造“大脑”,由600块类脑超算板卡组成,支持约5亿神经元规模仿真,可完成大规模可编程类脑计算……前不久,中科南京智能技术研究院传来的一则好消息令人振奋。该院主持研发的“问天1”类脑超级计算机已完成芯片流片,即将进入量产封装阶段,在国内类脑超算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这家成立于2020年的研究院,是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与麒麟科创园共同发起设立的新研机构,目标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问天”系列类脑超级计算机以及“神算”系列人工智能终端芯片,实现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支撑江苏省类脑超级计算机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地位。

在麒麟科创园,中科院分支机构发挥“中科系”品牌影响力,“青稞”青年科学家、创业青年沿着科技创新最前沿踏浪而行,为产业注入澎湃动力,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整体提升。截至目前,中科系研究院已集聚各类人才逾千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近九成,“双聘”院士13人、“双聘”杰出人才33人。累计申请知识产权813件,授权知识产权372件,园区新研机构知识产权创造总数在全市15个高新园中排名第二,显示出强大的基础创新能力。

科学研究的每个重大突破之前都要经过一段相当困难的沉默期。但麒麟科创园坚信,“0到1”的原始创新,一定会带来1到100的产业创新。坚持高举高打,“顶天立地”推进基础研究与应用创新,园区多年耕耘如今正集中释放创新“红利”,“中科系”科技成果开始从麒麟走进千家万户,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轻量化技术,为多家手机头部企业在超清拍摄等智能功能方向提供技术支撑,智能电力分析终端等产品助力多家国家电网单位智能化转型;中科南京软件技术研究院研发的开源服务器操作系统EulixOS,兼容国内主流的AI芯片板卡;中科南京移动通信与计算创新研究院“面向6G卫星通信仪器仪表产业孵化的关键技术研发支撑平台”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成功获批省、市工程研究中心;中科南京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成功开发针对游离核酸分子的通用超灵敏检测技术,自主研发的抗菌抗病毒新型纤维材料在医疗、服装等场景开展应用……

“在麒麟形成的创新高地,是科研‘国家队’厚植长三角土壤,在重大关键领域布局攻关,再反哺国家创新战略的典型样板。”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院长杨桂山表示。预计到2030年,汇聚在这一区域的研发队伍总规模将达5000名,初步形成学科集群、要素集中、空间集聚的中科院麒麟区域创新高地,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6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硬核”麒麟,点燃创新引擎
...果收录集;中科物栖万物智联开放生态平台启动,又一“国家队”主导项目落地园区……细数2023年科创“头条”,南京麒麟科创园收获满满,创新“节奏”越来越快。紧扣南京市委市政府确定
2024-01-08 04:27:00
攀“紫金之巅” 育“科创森林”——南京江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观察
...准国家战略、产业需求,更多“国之重器”落子江宁,“国家队”高端创新资源加速集聚。6.7平方公里的麒麟科技城核心区聚集了包括信息高铁综合试验场在内的4个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
2024-01-16 17:01:00
南京市江宁区:科创攀高峰  产业向未来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1日 第 13 版)科技型企业突破1万家,平均每天获50个专利授权,建成高端智能装备等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南京新型电力(智
2024-11-21 05:40:00
...的区域之一。目前,园区正紧扣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承载区”发展定位,聚力建设“创新策源活力之城、科技产业实力之城、生态宜居魅力
2023-02-20 04:47:00
...成近40个项目技术落地,成功实现产业化。”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总工程师、中科智汇工场总经理柳海永说,此次在麒麟科创园落地的中科智汇工场项目,是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2023-07-12 08:19:00
...业有何特点?又如何发挥“最强大脑”的创新资源,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地方创新发展战略深度对接?1月8日,记者前往麒麟科创园一探究竟。集聚160家,累计营收近35亿元加紧产品研
2025-01-09 08:23:00
...绿色低碳长寿命新型路面材料、工程仿真核心软件、桥梁国家标准体系等课题研究及张靖皋大桥、锦文路过江通道等项目攻关,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在中科南京软件技术研究院,学生们详细了解了“
2024-06-09 09:08:00
...完备的产业体系,智能制造装备、新型碳材料集群成为“国家队”,国内百强产业集群数量跻身全国前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数、工业大奖数均列全国地级市第一,6.3万家工业企业、6300
2023-08-06 06:49:00
“绿富美”,为宁而来
...条,实现能源科技新突破。 央企招引,让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产业发展的“排头兵”为宁而来,一批“央地合作”项目在南京落地生根,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携手同行,共谋突破。创新开发
2024-10-25 07:3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