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44岁男子一吃凉的辣的就拉肚子,检查揪出2种癌变因素,其中一种一旦确诊全家感染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07 16:19:00 来源:红星新闻

44岁男子一吃凉的辣的就拉肚子,检查揪出2种癌变因素,其中一种一旦确诊全家感染

今年44岁的李想是一名传媒工作者,经常不按时吃饭,肠胃也因此落下了病根。

常年饮食不规律

41岁首次出现胃肠不适

大约三四年前,李想发现自己的下腹部时不时就会隐隐作痛,这是他第一次怀疑,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工作特点,肠胃有“意见”了?

他决定去医院把能做的检查都做掉,安慰自己就当作是一次“全面体检”。

当查到“胃肠镜”时,医生告诉李想,“你的胃部有炎症,并且伴有轻微的糜烂,肠道内还有一处0.8公分左右的息肉。”

这是李想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的肠胃状况,他回忆说,“当时医生告诉我,由于这处息肉的‘根部’太宽,不能在胃肠镜时直接处理掉,否则会造成较大量的出血,要另外安排手术时间。”

于是又过了几个月,在医生的帮助下,李想成功“告别”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息肉”,从此以后,他也养成了每隔一两年就做一次胃肠镜的习惯。

导致频繁腹泻的“真凶”

将近一半中国人都有

转眼到了2023年,大约三个月前,又是同样的下腹部,李想不敢相信自己的感觉,时隔三年这熟悉的“隐痛感”竟又一次找上门来,而且症状更加严重,疼痛更加明显。

李想说,“上一次出现这种感觉的时候,我还能吃一点中辣的、凉的、硬的食物,但是这一次只要稍微吃一点微辣的、凉的、硬的,甚至吃饱一点就会拉肚子!严重的时候一天要上四五次厕所,并且伴有明显的腹胀,总感觉胃里有东西消化不了。”

有了上一次就诊的经验,这一次李想觉得自己心里有数,并没有急于前往医院,而是选择控制自己的饮食。

大概过了一个月,李想发现自己的调整并没有让症状得到缓解,似乎还有加重的迹象,这个时候他意识到不能再拖下去了,于是在业内专业人士的推荐下,他来到了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潘文胜主任医师的诊室寻求帮助。

潘文胜介绍,“根据最新的《浙江省肿瘤登记年报》结直肠癌和胃癌在浙江的发病率分别位于第4和第5,如果是中晚期发现,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活过5年,但是如果早期发现,其5年生存率能够达到90%以上,因此鼓励老百姓在40岁以后主动做胃肠镜检查。”

在此基础上,潘文胜考虑到李想44岁的年龄又伴有明显的肠胃不适,便不假思索地为李想做了胃肠镜。经过检查,潘文胜发现李想的胃部有多处芝麻状的红色小点,这是炎症的表现。

此时潘文胜怀疑这或许和幽门螺旋杆菌有关,于是抓取了李想的胃部组织活检,并顺便让李想进行了“呼气”检测,事后两种检测结果都表明HP阳性,这印证了潘文胜的猜想。他说,“李想的频繁腹泻和胃肠不适,大概率是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导致胃肠部始终处于应激状态造成的。”

不仅如此,潘文胜在李想的肠部还发现了一处新长成的息肉,好在这次的息肉并没有“刁难”李想,潘文胜在胃肠镜过程中便帮他处理掉了,这也就杜绝了它日后癌变的可能性。

李想说,“吃了两个星期的药以后,胃肠部的症状就已经好了许多,如今一个月过去已经基本上好转了,甚至可以吃一点辣的了。”

如何防治幽门螺旋杆菌?

潘文胜介绍,幽门螺旋杆菌会导致胃黏膜炎症,严重的话会造成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长期胃部炎症还会造成萎缩性胃炎、肠化,进而演化成胃癌。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在我国人口中能够占40%-70%,这个比例在浙江还会更高一些,达到了50%-70%,因此中国人应该格外重视对幽门螺旋杆菌的防范和治疗。

检测自己是否携带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有5种,潘文胜说,分别是胃镜活检、抗体、培养、呼气试验、粪便抗原,其中李想采取的是胃镜抓取组织活检和呼气的方式来检测的,老百姓日常在家也可以选择购买抗原对自己的大便进行检测。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5种方式中,只要有1种指标提示阳性即确定携带幽门螺旋杆菌。不过,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严重程度和检测数值并无直接关联,患者症状越明显,甚至造成胃炎、感染、胃癌等,证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造成的影响越严重。

如果确诊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应第一时间找专科的医生制定治疗方案,一般来说,大部分幽门螺旋杆菌患者只接受药物治疗即可,用药14天,吃完药后1个月复查,若检查结果为阴性证明治疗成功,若检查结果依旧为阳性,则需接受幽门螺旋杆菌的耐药测定,重新调整方案。倘若幽门螺旋杆菌造成了胃部黏膜病变,则需要手术干预治疗。患者治愈后,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否则极易复发。

潘文胜表示,中国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和饮食习惯有关,每个人都是易感人群,如果一个家庭的饮食习惯不好,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几率就会增加,因此提倡就餐时尽量使用公筷,和不熟悉的人吃饭时甚至采用分餐制,避免交叉感染。

非萎缩性胃炎且没有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2-3年做一次胃镜即可;有萎缩性胃炎、肠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蛋白酶原下降、胃部萎缩、肠化的患者,1-2年做一次胃镜;如果有细胞的变异、不典型增生的,需3-6个月做一次复查。

如何防治肠道息肉?

潘文胜表示,我国接受肠镜的人中,有30%-40%的人发现有息肉,如果放任不管,其很有可能在5-10年间发生癌变。

因此,40岁以上的人群定期做肠镜非常重要!正常人如果没有息肉,可以每隔3-5年做一次肠镜;如果有1公分以下的息肉且次年复查没有新发,可以2-3年复查一次;如果有1公分以上的进展期腺瘤,需每年复查一次;如果息肉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需要内镜下切除或者手术切除治疗后,每隔半年做一次检查,3年后,每隔一年复查。

潘文胜介绍,5mm以下的息肉可以在肠镜下直接“冷切除”,如果息肉的表面凹凸不平,怀疑有癌变倾向的,建议住院以后用电凝电切切除,倘若已经发生癌变,且癌变的浸润深度超过1mm,这种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

目前没有科学表明造成息肉的具体因素有哪些,潘文胜说,学术界普遍认为可能和饮食、遗传有关,尽量少吃腌制、油炸的食物,一定不要吃霉变的食物!同时,长期的抽烟、喝酒、久坐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有造成息肉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精神压力和精神创伤较大的人群,患息肉的概率也较大。

肠癌和胃癌都是我国国民高发的癌症,对此,潘文胜建议,40岁以上或长期感到肠胃不适的人群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一般来说,一次肠镜10分钟左右,胃镜5分钟左右,如果选择无痛,术后大约20-30分钟后,苏醒即可离开。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患者为化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7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男子肺部多处结节面临癌变!医生:和这些因素有关,别大意
当人体内出现一种肿瘤已经是够糟心的事了,但如果一个器官里出现了多个肿瘤,而且还不好处理,又该作何感想。来自福州长乐的张先生就碰上了这种麻烦事儿,不过幸运的是,医生们仅仅用一根大针
2024-03-06 11:13:00
男子陪父亲体检顺便做胃肠镜意外发现自己也患上了肠癌
...其然,在检查中发现年轻人有一个巨大直肠息肉,已发生癌变,便及时进行了手术治疗。郑伯安(左)团队在手术中(受访者供图)与金大伯父子差不多时间来郑伯安主任专家门诊来复查的,是一对
2024-03-19 15:51:00
...查,肠镜显示,她的肠道内有密密麻麻的息肉,部分已经癌变。好在发现的早,经过手术治疗后回归正常生活。在治疗过程中,二女儿的主治医生浙江省肿瘤医院的陈伟平就认为,患者可能是家族性
2025-03-08 07:28:00
...成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多方因素。有家族史是胃癌的一个高危因素,对比普通人而言,有家族史的人发生恶性肿瘤的概率要高,也是胃癌早筛的重点人群,平时更要重点
2024-11-29 18:04:00
男子确诊癌症!20多年来身体一直在“报警”,却没重视!
...一道晴天霹雳——胆囊内长满大大小小的结石,疑似出现癌变,“我们通过增强磁共振等检查发现,患者胆囊壁出现不规整增厚,并且伴有影像上的强化,结合病史,高度怀疑患者胆囊除结石外还存
2023-12-26 14:53:00
因一颗烂牙,男子竟患上口腔癌!医生:这些习惯要改
...锋利的牙根反复摩擦,刺激我们周边的粘膜,导致上皮的癌变。 坏牙长期慢性刺激后有发生癌变的可能,尤其常见于舌癌。有统计表明,1/5的口腔癌患者在癌变部位有尖锐的刺激因素。另外
2024-04-26 10:43:00
37岁男子肠道长满200多个息肉,医生:有癌变风险!
...多的息肉?肠息肉不及时治疗可能诱发肠癌是真的吗?有癌变风险!37岁男子肠道长满200多个息肉近日,南京一家医院内镜中心收治了37岁的患者陈先生。肠镜下,医生发现他的全结肠密布
2023-07-30 21:52:00
42岁男子腹痛一周多,结果竟是结肠癌
...周多,结果竟是结肠癌医生提醒,早筛可提前干预,避免癌变台传媒记者罗家辉“如果能够早点来做肠镜筛查就好了,没想到是肠癌而且已经肝转移了。”近日,42岁的陆先生感到下腹疼痛,他觉
2024-01-09 00:59:00
一方被确诊为癌症,另一方就应提高重视
...,给疾病一定的发展机会,而越是到了后期的慢性肝病,癌变率不仅越会增长,即便是没有发生癌变,也可能给肝脏带来不可逆转的损伤!夫妻之间往往都有共同的饮食习惯,如果都喜欢吃一些除此
2023-11-11 18:4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手术前为何必须严格禁饮禁食?
手术前严格禁饮禁食对患者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极为重要,但不少患者及家属对术前禁饮禁食规定感到不解。笔者将从专业角度讲解手术前为何必须严格禁饮禁食
2025-11-04 07:09:00
儿童体检不能走过场!这些项目真不能省
儿童身高、体重以及发育情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定期体检不但可以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持续监测,了解儿童的生长轨迹
2025-11-04 07:09:00
血常规检查里的“小秘密”:从红细胞到血小板的健康信号
每次体检拿到血常规报告,密密麻麻的数值和上下箭头总让人一头雾水。其实,这张看似复杂的化验单,藏着身体最直观的健康密码。从运输氧气的红细胞
2025-11-04 07:09:00
糖尿病胰岛素注射:家庭操作的6个“坑”,你踩过吗?
对于那些需要长期依赖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掌握家庭注射技巧无疑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
2025-11-04 07:09:00
如何科学减重不伤身?代谢健康是核心!2025年十大减肥产品深度解析
在当今社会,“健康塑形”已然从一种个人选择,演变为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和普遍的社会需求。然而,这种需求的背后,也催生了巨大的“健康焦虑”
2025-11-03 14:33:00
认识“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是什么?
您可能听说过牙痛要命,但您能想象一种疼痛,如闪电划过脸颊、如刀割、如电击,让每一次微笑、每一次进食、甚至一阵微风都变成一场酷刑吗
2025-11-03 14:33:00
儿童DHA藻油推荐:客观解析诺特兰德等五款产品
在儿童营养补充领域,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因其对大脑和视觉发育的潜在作用而备受关注。面对市场上众多的DHA藻油产品,家长们往往希望了解产品的核心成分
2025-11-03 14:35:00
生诺泰:从“细胞根源”改写血糖管理逻辑——一款前沿控糖产品的全维解析
在全球范围内,血糖异常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杀手”。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数据,全球约5.37亿人患有糖尿病
2025-11-03 14:38:00
聚焦出生缺陷话题,达巢达精等品牌亮相河北省重点生殖会议
10月11日至12日,2025年河北省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医师分会、河北省预防医学会传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河北省数理医学学会、河北省康复医学会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联合年会暨河北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工作会议在石家庄顺利召开
2025-11-03 15:47:00
澜之教育基金会“关爱生命健康科普专项基金”在京启动
2025年10月31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上,由澜之教育基金会与健康中国50人论坛合作
2025-11-03 15:50:00
紫琪尔20周年:智慧科技成就女性健康之美
二十笃行,远“健”未来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廿载深耕,紫琪尔健康管理集团植根华夏大地守护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持续精研专业不断升级服务勇于探索创新矢志引领
2025-11-03 16:02:00
秋冬养肺正当时!济南南郊医院王言森教授提醒:肺结节人群需关注这些信号
进入秋冬季节,气温走低、空气干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对于肺结节人群而言,季节变化可能影响肺部健康状态,更需要科学管理
2025-11-03 17:02:00
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开展脑卒中科普义诊,守护居民脑健康
在第20个世界脑卒中日来临之际,为积极响应健康号召,提升居民对脑卒中的认知与防治意识,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对外医疗服务部联合神经内科卒中中心
2025-11-03 18:13:00
冬季干眼高发!南昌普瑞眼科:用专业守护,让双眼告别“干”熬
当凛冽寒风席卷冬日,空气变得干燥刺骨,不少人的双眼也开始陷入“干”扰——眼干、眼涩、异物感如影随形,看屏幕久了更是酸胀刺痛
2025-11-03 18:16:00
无惧时光守护银龄,十一月启冬护视界!南昌普瑞白内障防治指南:让「飞白」为清晰护航
当十一月的寒风渐紧,落叶铺满路径,不少长辈的视界也随季节更迭悄然“褪色”——白内障如同蒙在镜头前的薄雾,让冬日的阳光失了锐利
2025-11-03 19: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