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太行第一集”火了!走进石家庄南佐感受“新老碰撞”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08 11:59: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农历十月初六,石家庄元氏县南佐一个平常的集日。上午10时,大集上已经挤满了熙攘的人群。他们从老街两侧涌入,分散在各个摊位前,或挑拣货物、或与摊主讨价还价、或埋头享受热气腾腾的小吃,将喧闹与闲适融合得恰到好处,演绎出冬日大集的千姿百态。

两元一个的肉饼、二十元一双的千层底布鞋、十元七斤的橘子……集市上五花八门的货品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南佐大集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朝,因商户众多货品丰富,在民间有“太行第一集”之誉。2023年,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南佐大集又在网络平台结结实实地火了一把。当百年大集遇上网络新机遇,走进南佐,沉浸式体验“新老碰撞”的魅力……

“太行第一集”火了!走进石家庄南佐感受“新老碰撞”

无人机照片,充满烟火气息的南佐大集。 纵览新闻 赵荣昊 摄

乡村大集遇上新顾客

南佐大集农历逢一逢六(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开集,不仅供当地村民采买生活必需品,还吸引了很多来自市区和周边各县,甚至外省的游客前来打卡。

直径约一米的大锅里炖着熬菜,面摊主人手脚麻利地压着饸饹面,大集上还有散货零食、现炒干货……

“手工茶面,八块一斤!”大集一角,南佐镇西北街村村民董彩茹正在向顾客推销着自家的茶面。茶面是当地的特色产品,它是将小米洗净晾干后压成面,再炒制而成的。

董彩茹今年53岁,从小在南佐镇生活的她,对大集有很深的感情,介绍起来也如数家珍:“这边是卖山药、小米、蔬菜这些农产品的,那边是小吃摊,到了中午都排着长队。”现在除了赶集卖货,董彩茹还在村里开了个门市,售卖日用品、馍馍和饼干等商品。

在董彩茹的印象里,自从石家庄市区到元氏县的1003路公交车开通,大集上的人就越来越多。“现在收入大概能增加一半,”她说,“之前到下午三四点就结束了,公交通车以后,集市延续到天黑才收。”

“太行第一集”火了!走进石家庄南佐感受“新老碰撞”

南佐大集上,村民董彩茹在展示自家制作的茶面。纵览新闻记者 闫漪 摄

不仅公交车的开通给南佐大集带来了新顾客,还有一些人是通过观看网络视频产生了到南佐大集“打卡”的想法。

50岁的王女士从短视频平台看到南佐大集的信息,专程从石家庄市区开车来南佐逛集,不是为了购买什么必需品,而是喜欢这种氛围。“现在物质十分丰富,想买什么买不到?就是喜欢小时候那种感觉,喜欢怀旧。”王女士笑着说。

一群爱好骑行的年轻人,通过网络了解到南佐的“网红大集”,骑行一个多小时来到这,围在小桌前,有说有笑地品尝着当地小吃。领头的骑手晴儿说,“我们是特意过来的,因为大集正好碰上周末也很难得。”

这群年轻人尝过了十几种小吃,吃光了两斤散货零食,说集市给他们的印象是很有烟火气息、有过年的感觉。“我们有些人也是第一次见面”,十几个人的骑行队伍,集市给他们提供了彼此熟悉的空间。

网络和交通的进步,让南佐大集遇上了新的顾客,集市也从村民采买生活物品的场所,演变成了新鲜的旅游打卡地。

“太行第一集”火了!走进石家庄南佐感受“新老碰撞”

南佐大集上,摊主正在制作拉面。纵览新闻记者 王青峰 摄

老手艺遇上新机遇

早晨8点多,曹洁琼和父亲推着三轮车到集上摆摊售卖挂面。三轮车不大,但每次也能拉下两百多斤挂面,一般到下午能全部卖完。曹洁琼说,从爷爷那辈算起,她家中已经有三代人制作、售卖挂面了。

挂面是纯手工制作,需要经过和面、醒面、擀面、搓面、割面等多道工序,整个过程只添加水和盐,用这种方法制作的挂面口感筋道,煮熟后不容易糗。曹洁琼一家人早晨五点半开始制作挂面,忙活到下午四五点,一天能制作六十多斤。

曹洁琼一家在南佐大集摆摊已经十多年,据她回忆,以前是由父亲开着三轮车到周围村庄流动售卖,“现在集市人气旺了,也不需要去别的地方卖了”。

曹洁琼的父亲是一个脸上挂着朴实笑容的男人,他用当地方言认真地和顾客介绍自己做的挂面:“我们的挂面都是空心的,有粗细两种。”不一会的工夫,小摊就卖出了十来捆挂面。

“太行第一集”火了!走进石家庄南佐感受“新老碰撞”

印有南佐大集Logo的广告牌。 纵览新闻记者 于在洋 摄

如今,手工挂面这个老手艺遇上了新机遇。

一次偶然的机会,2023年农历腊月,在南佐大集附近执勤的东南街村党支部书记李豪发现,有很多网红来集市上拍摄短视频。作为一个85后,李豪觉得机会来了,几个村干部开始申请注册“南佐大集”商标,共注册了十大类商标,几乎覆盖了与食品相关的所有类别。

李豪说,把手工挂面、酒曲馒头这些特色农副产品进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是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未来,这些南佐大集上的特色产品,还将销往全国各地。

“太行第一集”火了!走进石家庄南佐感受“新老碰撞”

南佐大集上,市民正在购买散货零食。 纵览新闻记者 于在洋 摄

传统风俗遇上网络平台

赶集是一种传统的民间风俗,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市场的形式变得多种多样,但在农村地区,集市不仅是当地居民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场所,也成为颇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根据县志,南佐大集始于明朝嘉靖年间,当地有一句俗话说“赶过南佐大集的是见过世面的人”,如果遇到什么纠纷,就“让赶过大集的人来评评理”。

据李豪回忆,在他小时候,南佐大集以散摊的形式存在,位于村子中心的交叉路口,供当地百姓售卖、交换自家农产品。2008年,为了整合集市、疏解交通,东南街村注册成立了兴龙山货市场,大集自此有了固定的位置。2022年,东南街村对南佐大集周围的道路进行了硬化翻新,把两侧门市进行改造,统一设计了牌匾。目前,南佐大集上的商户共有1000多家,沿街排开一公里多,除了附近村民,还有来自周边县区甚至保定的商户专程来南佐摆摊。

传统风俗遇上网络平台,也给当地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南佐大集作为一块天然招牌,售卖的是当地的农产品,展示的是充满活力的乡村日常。自从南佐大集在短视频平台火了之后,李豪觉得“大集上人流量明显增加了,说普通话的人也多了”。这也让东南街村这届85后村干部嗅到了新的机遇,目前,东南街村正在筹办“山货节”,为南佐大集提供更多的曝光度,以期引来更多的客流量。

今年9月,南佐大集农产品店已经在石家庄市区试营业,而这只是南佐大集“走出去”的第一步。

与集市相隔一条窄街,南佐大集的电商直播间也初具雏形,直播间的货架上展示着手工挂面、手工馒头和茶叶等商品。未来,东南街村将抓住网络机遇,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把村里的农副产品推向全国。(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 闫馨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8 1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春走基层|“太行第一集” 焕发新活力
...力。“太行第一集” 原生态聚人气南佐大集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南部20多公里的元氏县南佐镇东南街村。2月5日上午9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南佐古镇的牌楼下挤进人群熙攘的集市里
2024-02-07 15:04:00
“太行第一集”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本文转自:石家庄日报□新华社记者 齐雷杰上午9点多钟,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南佐镇东南街村的南佐大集上已是熙熙攘攘,人流如潮。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羊杂汤、油炸糕、糖炒栗子等
2024-02-03 07:23:00
新春走基层|太行山区农村大集的老传统和新变化
...着泥土的蔬菜,提篮、背篓、布鞋等手工制品……67岁的石家庄市民钱文慧来到了有“太行第一集”之称的元氏县东南街村南佐大集,各式各样的商品让她产生了强烈购买欲。钱文慧说,以前在农
2024-02-25 09:33:00
爱上石家庄·海报|烟火大集里看乡村振兴新图景
...距离感受一方风土人情沉浸式品味地道乡土味道……位于石家庄市元氏县东南街村有着“太行第一集”美誉的南佐大集每逢农历一、六开集琳琅满目的“好品好货”热气腾腾的烟火气藏着原生态的吸
2023-12-20 14:33:00
河北新闻网讯(张思梦、田野)近日,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公布2025年石家庄市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栾城区冶河镇南留村与柳林屯乡东牛村成功入选。南留村位于石家庄市区东南部,太行
2025-06-15 17:55:00
...“峭壁行者”,沉浸式感受岩壁探险的无限乐趣。而位于石家庄井陉县的九莲洞飞拉达项目体验区,游客们手握钢扶手,在500米长的钢索栈道上一步步挑战自我、突破极限。在邯郸东太行景区海
2025-09-09 07:57:00
为更好宣传石家庄近年来自然生态保护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由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石家庄市林业局指导,阿拉善SEE太行项目中心主办,石家庄太行野生动物救护站承办的《自然生态保护绘画作品
2024-06-17 11:08:00
石家庄又上央视了!City Ride,Night Walk,Rock…本周末继续嗨~
...韶涵“天籁之音”在庄里激情碰撞嗨翻天际让网友们齐呼石家庄,你太City了!又到周末石家庄的欢乐引擎再次启动周末狂欢不停歇精彩继续升级赶紧约上小伙伴咱们石家庄不见不散石家庄环城
2024-07-19 23:14:00
石家庄南二环东延快速连通工程全速推进
11月14日,石家庄市南二环东延(仙台街至太行大街)快速连通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加速推进工程建设。南二环东延快速连通工程建成后将为石家庄市拉开城市框架促进东部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
2023-11-15 06:5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花样茅箭·如诗生活——2025十堰市中秋诗月雅集” 温情上演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张欣 喻波)10月6日晚,“花样茅箭·如诗生活——2025十堰市中秋诗月雅集”在十堰文化广场主会场温情启幕
2025-10-06 21:49:00
重磅福利!天柱山对合肥等三地市民推出“终身免费游”
大皖新闻讯 10月6日,天柱山景区天气格外晴好,巍峨的天柱峰更显雄奇壮丽。尽管国庆、中秋八天长假已悄然过半,天柱山景区内还是人头攒动
2025-10-06 18:54:00
太阳下与游客互动,滕王阁景区一保安火了 本人回应:还在读书,假期兼职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景区的保安公关能力有多强?“我知道大家都在晒太阳,这是我们工作的失误,但是上面已经人挤人了,没有办法
2025-10-06 20:40:00
三个路段合肥方向的车都是缓行!淮南西高速入口临时关闭
大皖新闻讯 10月6日下午4时许,大皖新闻记者从淮南交警部门了解到,因受“大流量”影响,淮南西高速公路入口临时关闭,请广大驾驶人选择其他路线绕行或调整出行时间
2025-10-06 18:17:00
河北日报纵览新闻作品“看!洋学生在杂技老家解锁新技能”入选中国记协“我的代表作”
10月6日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我的代表作”栏目第七十七期入选名单揭晓河北日报纵览新闻创作的《看!洋学生在杂技老家解锁新技能》成功入选作品探访外国留学生在河北吴桥学习中国传统杂技技
2025-10-06 17:36:00
这些发生在假期的“细节”太暖心……
“转弯没注意,一下开进路面深沟时真的慌了,没想到交警和附近派出所的民警火速赶来!”“住店时老板帮我们规划的路线,比导航还精准
2025-10-06 17:08:00
安徽货车司机宋亚飞向千里之外发出“生命种子专递”
大皖新闻讯 “能救一个人,这趟‘活儿’比跑再多运输都有意义!”躺在床上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宋亚飞向工作人员说道。近日,一场跨越千里的“生命种子专递”在安徽省亳州市完成
2025-10-06 14:14:00
“月是故乡明——2025海峡两岸(漳州)中秋晚会”举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10月5日(农历八月十四)晚,“月是故乡明——2025海峡两岸(漳州)中秋晚会”
2025-10-06 12:40:00
固安县图书馆:8项“双节”特色活动赋能文化新场景
河北新闻网讯(陈放、姚君楠)金秋“双节”至,书香满固安。10月1日起,固安县图书馆以“家国同欢·美德共传”为核心主线,拉开8项特色文化与健康活动帷幕
2025-10-06 10:12:00
秋染太舞小镇
10月5日,游客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小镇游玩。国庆假期秋意渐浓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小镇层林尽染层层叠叠的树木染上五彩斑斓的色彩漫山遍野的白桦林与枫叶染就了层次分明的金黄与绯红如画的秋色吸引来众多游客打卡游玩10月5日
2025-10-06 07:50: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陈宝云)10月2日上午,北京游客王珊在承德避暑山庄丽正门外,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最新上线的AI数字人导览
2025-10-05 08:26: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访谈|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
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访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近日,本届杂技节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在接受记者采访。 刘子恒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艺术节之一
2025-10-05 08:33:00
“快来韭菜坪,一起吹吹风”
纵情韭菜坪,撒野二台坡。海拔2300米的草原上,那条被网友称为“大地波浪”的13公里公路——车辆驶过连续起伏的坡道,时而冲上“浪尖”
2025-10-05 16:43:00
国庆假期第五天,景德镇“鸡排大道”人气超高
大皖新闻讯 江西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走红后,引发全网关注,每天被各类镜头“围观”。9月30日深夜,大皖新闻记者赶赴景德镇
2025-10-05 16:50:00
进入国庆中秋长假,太原文旅绽放异彩,吸引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体验,全市旅游市场人气非常火爆。1日至3日,晋祠、北齐壁画博物馆
2025-10-05 18: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