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
2月21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近日,烟台图书馆尼山书院院内欢声笑语,墨香弥漫。二十余组亲子家庭齐聚一堂,参与“拓纸成画”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家长与孩子们亲手触摸千年拓印技艺,在方寸纸墨间感受中华文明的匠心传承。这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不仅让家长与孩子们收获了知识与乐趣,更让传统非遗在喜庆氛围中焕发新生。
一纸一墨,聆听拓印的前世今生
“拓印始于东汉,盛于隋唐,是古代保存金石文字的重要技艺。敦煌藏经洞的经文、碑林的书法瑰宝,皆因拓印而流传千年。”活动现场,手作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解了拓印的历史脉络,将这项“古代的复印术”与现代科技对比,引得孩子们惊叹连连。
活动现场展示了传统拓印工具——宣纸、拓包、朱墨,以及珍贵的汉画像砖、瓦当纹样等模板。通过实物观摩,参与者直观感受到拓印技艺在记录历史、传播文化中的独特价值。
亲子共拓,方寸间镌刻团圆记忆
动手环节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家长与孩子分工协作:刷清水、覆宣纸、轻敲打、蘸朱墨……每一步都需耐心与默契。稚嫩的小手紧握拓包,在家长的指导下小心翼翼拍打着,逐渐显露出祥云瑞兽的轮廓。
“原来古代人是这样‘复印’文字的,我要把这张‘青龙’贴在家里!”一位小朋友兴奋地举起自己的作品。家长们也感慨道:“和孩子一起动手,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度和匠人精神的可贵。”
文化传承,让生活更有韵味
本次活动是烟台图书馆尼山书院“新春国风雅集”系列文化活动之一,旨在以传统技艺为载体,让市民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在体验中亲近中华文化根脉。现场,参加活动的家庭完成的作品被精心装裱,成为独一无二的“礼物”。
“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老古董’,而是活在当下的生活美学。”未来烟台图书馆尼山书院将持续推出剪纸、彩绘葫芦等传统民俗体验活动,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融入市民生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1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