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223年,63岁的刘备奄奄一息,躺在病榻上:“要是听庞统的话,何愁不能恢复汉室,还都洛阳。”庞统阵亡,引起连锁反应,折断了刘备的梦想。
208年,赤壁之战,庞统给曹操献“连环计”,周瑜才得以破敌,取得赤壁之战胜利,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庞统足智多谋,与诸葛亮并列,人称“卧龙凤雏”,但东吴不重用他,便转而在鲁肃推荐下跟了刘备,从此得以建功立业。
211年,庞统认为:“荆州久经战乱,又是四战之地,民生凋敝,不是建立霸业的地方,应该夺取益州、汉中,效仿刘邦的经验。”
“进取益州”方案并没错,但刘备的一次错误选择,葬送了这一切。刘备、刘璋闹翻之后,双方兵戎相见,庞统提出三条计策,刘备太过谨慎,导致庞统败亡。
第一条:率领精兵,昼夜兼行,奔袭成都,擒拿刘璋,这是最佳计策。
第二条:假装返回荆州,派精兵袭扰杨怀、高沛,吸引他们追击,消灭刘璋的精锐部队,然后再夺取成都,这是中策。
第三条:返回白帝城,与荆州相连,稳扎稳打,蚕食益州,这是下策。
刘备缺乏魄力,为人谨慎,故而采取中策,先消灭刘璋的精兵,再夺取成都。但是,刘备带来的士兵并不多,作战并不顺利,庞统在进军途中,被乱箭射死。
“凤雏、卧龙,得一人就得天下”。庞统阵亡,对刘备打击很大,进军受阻只是其一,其引起的连锁反应,最终让刘备含恨而终。
庞统阵亡,刘备立刻把镇守荆州的诸葛亮、张飞、赵云调入益州,关羽则留下来守卫城池。关羽轻敌大意,虐待部将,虽说襄樊之战中水淹七军、擒拿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却暗含失败危险。
关羽在荆州时,拒绝东吴使者的求婚,直言:“虎女焉能嫁给犬子”,丝毫不给孙权面子。关羽又轻视吕蒙、陆逊,结果被吴军“白衣渡江”,身首异处,丢失了荆州。
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腹背受敌,从樊城撤军南下,而镇守荆州的刘备小舅子麋芳却投降了。麋芳是刘备的“赞助者”,徐州派系,因不满关羽欺负,且妹妹早已逝去,跟刘备也没啥感情,为了前途着想,便投降东吴。
麋芳投降,关羽后路没了,兵败被杀,首级送给孙权、曹操。关羽败亡,镇守上庸的孟达、刘封惶恐不安,两人相互内斗,孟达一怒之下投奔曹操。刘封作战失败,丢失了上庸,导致汉中与荆州联系中断,为夷陵之战惨败埋下隐患。
刘封跑回成都,刘备大怒,又担心刘封(刘备养子)威胁到刘禅的地位,便采纳诸葛亮的意见,处死刘封,结束了几十年的父子之情。刘封临死前,直言:“要是听了孟达的话,早点投降曹操,岂能有今日之难。”
刘备、关羽、张飞亲如兄弟,誓同生死,岂能放过东吴呢?张飞请求出战,灭了东吴,但对待士兵比较苛刻,要求他们三日之内准备好丧服,否则就拉出去斩首示众,结果被部将刺死,首级送给东吴。
关羽、张飞、刘封,这些能独当一面的悍将,都相继殒命,但刘备为了安抚荆州集团,还是力排众议,坚持御驾亲征,讨伐东吴。结果都知道,刘备在炎热的夏季,放弃水上扎营,全军登岸,夷陵之战被陆逊一把火烧了。
夷陵之战惨败,刘备集团阵亡数万将士,具备统帅才华的马良、傅肜等猛人殒命沙场,黄权无路可退,又不愿意投降东吴,转而投奔曹魏。黄权有能力,但刘备没重用他,是此战失败的重要原因。
如此,黄权投降曹魏,刘备非但不责怪,还善待他的家人。263年,黄权的儿子黄崇追随诸葛瞻作战,在绵竹与邓艾率领的魏军交战,阵亡沙场。
六十多岁的刘备,被小将陆逊追杀,一路逃回白帝城,狼狈不堪,心情也十分郁闷。223年,刘备郁郁而终,临死前给诸葛亮托孤,含恨离开了人世。如果采纳庞统的“上计”,直接奔袭成都,将再无三国鼎立。
庞统阵亡,是刘备走向失败的起点,引起的连锁反应不容忽视。庞统不死,诸葛亮继续镇守荆州,则东吴无机可乘。益州、荆州、汉中控制在手中,一旦天下有变化,刘备就可以践行“隆中对”方案,两路北伐,则汉室还都洛阳。
参考书目:《三国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1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