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以语言为桥 音乐剧《大状王》以岭南底色筑华语力量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8-14 16:53: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婷婷

自香港西九文化区启程,演出足迹踏至上海和北京;从2019年预演初露锋芒,到2022年在香港首演好评如潮,再到如今多地巡演……由西九文化区委约创作,与香港话剧团联合呈献及制作的原创粤语音乐剧《大状王》凭借实力收获无数好评。它不仅让观众主动“二刷三刷”、为两组演员阵容“集邮”,还以独特的岭南韵律打破语言隔阂,让不同地域的观众也能沉浸其中。

3个小时演出、19首原创曲目,离不开10年的匠心打磨和依据观众反馈不断修改。在该剧开始香港巡演前夕,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联系到香港话剧团,与其主创人员对话。编剧张飞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作品带着这样的真诚与力量走向舞台,自然能打动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

以语言为桥 音乐剧《大状王》以岭南底色筑华语力量

音乐剧《大状王》2025年巡演剧照。图片来源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及香港话剧团(夏冬摄)

“一个念头、一番宇宙”

“一个念头、一番宇宙”,《大状王》中的一句唱词,勾勒出了主创团队集结的过程。

10年前,在上海一间咖啡厅里,该剧作曲、编曲及音乐总监高世章和作词岑伟宗一拍即合,他们决定“一起做部清代公堂题材的音乐剧,而且要融合现代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

接到岑伟宗的邀请时,张飞帆立刻想到了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审死官》。不过几人讨论后认为,音乐剧的主人公不能单纯地复刻周星驰的风格,并且要传递出“救赎”的主题。

彻夜构思后,张飞帆决定舍弃传统的“状师宋世杰”视角,从“坏人方唐镜”的故事切入,讲述他从恶到善的转变,以及他与宋世杰相伴相生的关系。此后,《大状王》剧本经多年打磨,修改了数十稿,但这个核心立意始终未变。“有点儿像新酒装旧瓶,故事底色是传统的,但视角完全变了。”张飞帆说。

以语言为桥 音乐剧《大状王》以岭南底色筑华语力量

音乐剧《大状王》2025年巡演剧照。图片来源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及香港话剧团(夏冬摄)

“创作没有捷径,就是一群人朝着同一个目标慢慢磨合。”导演方俊杰说,“纯粹的专业信任”让这个团队从一开始就校准了统一的创作频率。这种信任贯穿了整个创作周期,让团队始终保持着“为故事服务”的初心。

谈及剧中的岭南文化细节,张飞帆表示,他出生于广州,在香港长大,20世纪80年代的港片、粤语流行乐、金庸小说构成了他的文化基因,“我写的每一个字,都带着岭南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这种“不刻意”成就了作品的真挚自然。

文化要独特,但价值观要共通。在团队的匠心与投入下,一个独特的“大状王宇宙”应运而生,它以清代公堂“打官司”为背景,音乐却巧妙糅合现代与传统,还以浓郁的岭南韵味,娓娓道来善恶较量与救赎之旅。

尊重观众的“减法创作”

如何平衡越剧韵律、说书人叙事与现代舞台美学的关系?如何做到既不割裂历史感,又让年轻观众倍感亲切?《大状王》主创团队表示,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团队“做减法”的勇气里。

2019年的预演版本中,团队做了一次大胆尝试:用现代视角讲述古代故事。“演员都穿现代服装,动作也很少有古典韵味,整体偏向现代感。”方俊杰回忆道。

然而,预演后收集的观众反馈让团队意识到,过度的现代包装反而让观众与古代故事之间多了一层隔阂。张飞帆坦言,每位创作者都想把最好的东西塞进去,结果,作品就像“佛跳墙”一样堆砌了太多元素,“什么都有,却失去焦点”。

大家一致决定,要回归故事本身。砍掉两个次要角色,简化叙事线;放弃现代服装设定,回归清代服饰与场景;简化为单一说书人串联,再让剧中角色“秀秀”以记录者身份形成闭环。“就像说书人在讲秀秀写的书,逻辑一下子清晰了。”方俊杰说。

以语言为桥 音乐剧《大状王》以岭南底色筑华语力量

音乐剧《大状王》2025年巡演期间,A组演员阵容中的“秀秀”扮演者丁彤欣。图片来源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及香港话剧团(夏冬摄)

这种取舍成就了《大状王》独特的东方美学:传统不再是沉重的包袱,现代也不是突兀的炫技,两者在故事的叙述中自然交融。

对每一位创作者来说,删掉自己眼中的精彩情节,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张飞帆坚信,创作不是炫技,每个元素都应服务于核心主题,“让故事呼吸”。

每场演出后,主创团队都会询问观众意见,在社交平台上阅读相关评论。有观众觉得个别台词不妥当,团队便修改措辞;非粤语观众对故事理解有障碍,就优化字幕与情节铺垫……

在上海和北京的巡演过程中,方俊杰观察到,内地观众看戏“细得惊人”,哪怕是演出中微调的一个小动作、一句台词,“二刷三刷”的观众都能精准捕捉。“他们对故事的投入,让我们更不敢怠慢。”

经过反复打磨调整,《大状王》最终呈现出细腻亮眼的演出效果,正应了那句“有几多邂逅会终生也未忘记”的唱词。

“观众说‘每次看都有新惊喜’,其实是我们在一点点贴近人心。”张飞帆感慨道。

寻找华语音乐剧的“根”与“路”

在张飞帆看来,当下是华语音乐剧“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如何坚守创作初心?如何推动中国优秀作品走向世界?这些都是创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香港影视和音乐作品在内地颇受欢迎。粤语原创音乐剧《大状王》引起跨地域共鸣,让人们再次看到了粤语文化的独特魅力,也生动诠释了优质内容打破文化壁垒的力量。

以语言为桥 音乐剧《大状王》以岭南底色筑华语力量

音乐剧《大状王》2025年巡演剧照。图片来源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及香港话剧团(夏冬摄)

“粤语台词自带音乐感,和音乐剧的唱段衔接时会更流畅自然。”方俊杰认为,粤语的“九声”特质具有天然优势,但他强调,自己更希望观众爱的是好故事,而不只是语言。

在剧中,方唐镜等人物跳出了非黑即白的扁平感,展现了人如何从恶走向善、又如何在善中挣扎的过程。被问及希望年轻观众从中获得什么时,方俊杰的答案简单而有力:“善良是一种选择。”他希望观众在角色的成长中看到自己的内心。

“香港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张飞帆表示,文化的交汇与融合,是这部音乐剧创作的根基所在;无论来自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观众都能在这个故事里找到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共鸣。借鉴西方音乐剧的形式讲述中国文化故事,或将成为华语音乐剧的出路之一。

从10年前的一个念头,到如今引起跨地域共鸣,《大状王》始终扎根传统文化土壤,坚守叙事本质,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之间,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8月14日,《大状王》香港巡演正式拉开序幕。对于观众期待的内地二巡,方俊杰虽未给出确切答案,语气中却透露着笃定:“好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看到。我们会努力推进。”

(感谢香港话剧团对本次采访提供的支持和帮助。)【责任编辑:王梓编辑:朱宏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5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托底保障+试错空间为原创新作护航
...梦之境》《聊斋之黄九郎》《冲出麦田》入围“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托底保障+试错空间为原创新作护航 《遗落梦之境》《聊斋之黄九郎》《冲出麦田》这三部“孵化计划”入围作品在呈
2023-08-14 04:06:00
音乐剧《粉丝来信》首演获好评
4月13日晚,有亚洲音乐剧口碑之作美誉的《粉丝来信》中文版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大剧院演出。(全媒体记者王畅彤 通讯员于洋摄)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畅彤 通讯员于洋)“除了故事本身,
2024-04-16 08:23:00
多位歌手报名!ALin黄丽玲娄艺潇等自荐参加《歌手2024》
...演著称,但她的音乐梦想同样炽热。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专业的她,自信地表示:“中国音乐剧演员可以申请出战吗,他们会的我们也会,他们不会的咱还会。”这种“花样综合”的实力,让
2024-05-13 14:37:00
上海的音乐剧市场为何跑出“加速度”
本文转自:文汇报原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下月回归上海文化广场。 ■本报记者 姜方“演艺大世界—上海国际音乐剧节”昨天落幕,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2023原创华语音乐
2023-05-31 05:36:00
音乐剧《大状王》主创揭秘十年匠心之作 加场开票引爆期待
2025年7月6日,横扫近30项大奖的原创粤语音乐剧《大状王》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办主创主演见面会。作曲及音乐总监高世章、香港话剧团助理艺术总监兼导演方俊杰、香港话剧团助理艺术总
2025-07-07 09:03:00
“初舞台”传续生生不息的原创力量
...汇报“初舞台”传续生生不息的原创力量2023“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收官■本报记者 宣晶在上海,音乐剧追梦人们有了一个交流汇集的广场、一个鼓励先锋的实验室。昨天,2023“
2023-12-15 05:46:00
跨界交响,光影流年 廖明飞《木漏火车站》用音乐剧叩响心灵之门
...点亮——著名音乐教育家廖明飞首次跨界担纲音乐总监的音乐剧《木漏火车站》连演五场,场场爆满。当演员们挽手谢幕,如潮的掌声在剧场内久久不息,观众们沉浸其中,流连忘返。这不仅仅是一
2025-06-30 11:01:00
聚焦音乐创作者成长 2024TME腾讯音乐人年终分享会举行
...要的》等金曲火爆出圈,还帮助刘欣宇成功参演小柯老师音乐剧《稳稳的幸福》。分享会现场,陈伟伦、陈牧荻等业内顶尖导师分享了与学员们共同创作的趣事。陈伟伦表示,今年制作人进阶计划挖
2024-12-21 14:40:00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上海国际音乐剧节开幕法语原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将来沪本报讯(记者 吴桐)昨天,“演艺大世界—2023上海国际音乐剧节”拉开帷幕,加速上海演艺市场复苏。这是中国首
2023-02-28 06:04: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背后》的故事像一面镜子:原来可以这样生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如何在理想与现实、自我与社会的重重矛盾中找到内心的安定?正在播出的文化访谈节目《背后》
2025-11-08 11:43:00
纪录电影《路易·艾黎在中国》斩获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
12月6日,第二十一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官宣结果,聚焦国际主义战士生平的纪录电影《路易·艾黎在中国》实至名归,在全球优秀影片的同台竞技中
2025-11-08 12:25:00
陈小霞2025“COMPOSER老翅膀”音乐分享会北京启幕,上演“年度最有温度现场”
2025年11月2日晚,北京的秋夜被一缕缕温暖的旋律点亮。继广州之后,著名作曲家、女歌手陈小霞2025“COMPOSER老翅膀”音乐分享会在北京蛙厂RMMF·798店正式上演
2025-11-08 14:43:00
满满的广州城市记忆,电影《日掛中天》广州首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11月7日,“首映在广州”——《日掛中天》优秀电影推介活动在广州举行。在映后互动环节
2025-11-08 15:44:00
11月7日,备受期待的电影《日掛中天》正式登陆全国大银幕,同时,影片“阳光普照 熠熠生辉”全国路演来到上海站。本片导演蔡尚君
2025-11-08 16:14:00
以英语为桥,向世界推介武当文化——首届“用英语讲好武当故事”全国青少年才艺展示大赛决赛圆满落幕
初冬的十堰,因一场青春的盛会而暖意融融。11月8日,备受瞩目的“用英语讲好武当故事”全国青少年才艺展示大赛决赛在十堰传媒中心2号演播厅举行
2025-11-08 22:09:00
海报|听好记者讲好故事
2025-11-08 20:45:00
大皖新闻讯 11月7日,由安庆市黄梅戏(地方戏曲)研究院精心承办的2025年黄梅戏剧本研讨会在安庆市成功举行。原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
2025-11-08 20:53:00
大咖来咯!这场朗诵会值得一看
多彩贵州网讯清诗三百年,王气在夜郎。承载着黔北文化瑰宝的遵义沙滩文化诗文名篇朗诵会,将于11月11日19:00在遵义大剧院璀璨绽放
2025-11-08 22:35:00
亳州市寓言作家王宏理获“金骆驼奖”最高奖——黄金奖
大皖新闻讯 11月8日,大皖新闻记者从亳州市作家协会获悉:第八届“金骆驼奖”颁奖典礼日前举行,安徽亳州市寓言作家王宏理的寓言集《小蜗牛登山》获最高奖——黄金奖
2025-11-08 17:22:00
北京文联推出小剧场青创计划 为喜剧青年提供成长平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11月7日晚,北京老舍剧院里笑声不断。7组青年创作者带来脱口秀、黑幕剧、素描喜剧
2025-11-08 19:45:00
吕剧芬芳进校园 文化种子润童心——东营市东营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大班组开展吕剧体验活动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传统文化在幼儿心中扎根发芽,2025年11月7日,东营市东营区吕剧保护传承发展中心专业演员走进幼儿园
2025-11-08 15:53:00
大把“撒糖”! 宜宾市总工会举办“会聚良缘·缘定宜宾”单身职工联谊活动
2025年11月6日,由宜宾市总工会主办、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与叙州区总工会承办的“会聚良缘·缘定宜宾”单身职工联谊活动在少娥谷研学旅行实践基地欢乐上演
2025-11-08 14:42:00
百姓看日报·记者节特别版2.0 | 记者是群什么样的人?
总监制:曹阳葵监制:刘成群统筹:郭伟 王博文案:赵丽肖手绘:王戬芬出镜:霍相博编导:高原雪摄像/剪辑:王木者
2025-11-08 10:11:00
9月27日-11月2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美术学院主办的首届青年雕塑作品展在河北美术学院展出
2025-11-08 0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