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2月18日晚,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组织专家对甘肃积石山附近地震活动进行研究分析,此次地震位于甘东南地区,距离最近的断层拉脊山北缘断裂约3公里。初步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此次地震为逆冲型破裂。
国家发展改革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做好能源电力和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工作,积极指导电网企业抢修受损电力设施,组织应急供电,全力保障民生和重点用电需求。组织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第一时间就近调拨棉帐篷、棉被、棉大衣等救灾物资,目前部分物资正陆续抵达。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协调有关部门和企业,密切关注并跟踪一线灾情,切实做好保障工作。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向甘肃、青海两省预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2亿元,其中,甘肃1.5亿元、青海0.5亿元,支持地方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和影响。
甘肃积石山县地震已致超百人遇难,救援正在进行。图/视觉中国
19日下午2时许,九派新闻联系到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甘河滩村经营砂石料厂的何先生。他回忆,自己家住9楼,昨晚他正在睡觉,地震发生时就像有大卡车撞过来,晃动十分严重,持续了四五十秒后,房子内的吊灯和电视等家具全部掉落、砸得粉碎。
自己和家住17楼的侄子、侄女只穿了衣服,什么都来不及带,便立即通过楼梯跑到小区外的空地上,开车到空旷、安全的地方避险,直到现在都没回去。
“刚刚还经历了一次余震”,他还称,昨晚至今起码经历了几十次余震,躺在车上时,大震、小震不断,车不停地在晃,自己和家人一整晚都没敢睡。现在小区已不让回,成了“危房”,损失估计好几万。
中国地震台网公布的此次地震余震统计显示,截至12月19日12时00分,共记录到余震306次,其中3.0级及以上9次,3.0级以下297次;目前最大余震4.1级,距主震约14公里。
他介绍,虽然目前食物和棉被都买不到,但村委会在广场上设置了临时安置点,搭了几十个帐篷,发放少量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由于受灾群众太多,安置点住不下,有车的人便都在车上避难,将帐篷让给无处可去的人。
幸运的是他避险的位置在自家厂房附近,厂里有些应急物品、设施。中午和家人在村里广场上的安置点领了方便面和水,用厂里的热水泡面,就这么凑合一顿。
他还称,昨晚几乎镇上的所有人都在外面过夜。从小区开车到厂房附近的空地避难时,一路上看见很多人。他还看到山体塌方、道路出现明显的裂缝,受灾尤其严重的是民房,有许多房子几乎完全坍塌。
何先生告诉九派新闻,昨晚地震结束后,镇上的医院就断电了,由于担心余震,医院将病床都拉到医院门口,直接在室外进行救治。由于镇上医疗设备和水平有限,目前很多伤者都转到县里的医院进行救治,镇上受伤的群众较少。
令他和村民们安心的是,昨晚消防人员和蓝天救援队便已赶到村里,目前供水、供电也已恢复。凌晨四点左右,从兰州赶来的救援队带来油,给救援队的车辆补给完后,也免费让其他车辆加油,车主们排队加上油,能够再撑一段时间。但现在要等外面的物资进来才能加,以消防车、救护车等救援力量优先。
何先生对九派新闻说,村民们自发帮助救援队进行搜救,外地赶来地救援队不熟悉村里的情况,大家便为他们指路、帮着寻找坍塌的房屋、受灾的群众,以便他们及时救援。
“虽然地震事发突然,但大家都一起帮忙,希望能早日共渡难关。”他说。
据《央视新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孟潭分析称,这次地震灾害主要的特点是严重破坏的区域不是很大,但是破坏力非常强,震中位于历史上地质灾害多发的区域,震后要特别警惕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地震发生时正是隆冬季节,这对埋压人员的存活和人员的施救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前期已向甘肃灾区调拨4.25万件中央救灾物资基础上,向甘肃省紧急增调第二批4.75万件中央救灾物资,包括棉帐篷2500顶、棉大衣(防寒服)2万件、棉被5000床、折叠床5000张、防潮垫1.5万张、场地照明设备30台。
截至19日9时,相关部门已累计向甘肃、青海两省地震灾区调拨中央救灾物资11.15万件,全力支持灾区做好受灾民众临时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0 12: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