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聚焦“国之重器”发出一线声音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2-18 06: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中子科学部副主任孙志嘉委员:

聚焦“国之重器”发出一线声音

聚焦“国之重器”发出一线声音

孙志嘉。陈庭辉 卓杰 摄

从事国家大科学装置科研工作20多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中子科学部副主任孙志嘉有了一个新身份:全国政协委员。对此,这位“理工男”直言:“责任在肩,压力很大。”

科学家善于用数据说话,近段时间,孙志嘉加大调研和数据收集力度,主动向科技界的前辈求教,结合中国散裂中子源的运行实际与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进展,提案建言的方向逐渐明晰。“要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统筹协调和一体化建设,使之真正发挥集群效应。”孙志嘉说。

●南方日报记者 卞德龙

与“大咖”对话打开履职视野

在科学研究与前沿探索领域,46岁的孙志嘉已是一名“老兵”。

位于东莞松山湖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是首个落户珠三角的国家大科学装置,它的建成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脉冲式散裂中子源的国家。该项目从酝酿筹备到建成运行历时10余年,孙志嘉见证并参与了全过程。如今,他带领一支约30人的核探测技术团队,开展中子探测器研究。

“散裂中子源是观察微观世界的‘超级显微镜’,中子探测器就像这个大科学装置的‘眼睛’,用来发现样品的微观结构。”孙志嘉形象地比喻道。

“十年磨一剑”,孙志嘉带领团队经过艰苦攻关,突破一项项理论和技术工艺难题,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子探测器,性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孙志嘉则是“新人”。他坦言自己最初有些“紧张”,“全国政协委员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建言献策,对履职的要求很高”。

就像在科研中解决难题一样,孙志嘉为扮演好新角色制定了科学的计划:理论政策学习、数据收集、走访调研……他还有一个“秘诀”,就是向科技界的诸多老前辈请教: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新民,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主任陈延伟……在与“大咖”们多次交流中,孙志嘉被他们的使命感所触动,同时感到自己的视野打开了,“能够跳出自身专业,从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全局去考虑问题”。

关注大科学装置的优化布局

如何在全国政协会议中发出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声音,为国家科技创新建言献策,孙志嘉已有明确规划。他将围绕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主题,提交关于推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布局与建设的提案。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通用型、平台型的大科学装置,从原始创新到产品升级,能够提供全链条的服务,对地区的发展非常有利。”孙志嘉在多年科研工作与调研中发现,中国散裂中子源能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他举例说,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而中子对锂元素十分敏感,“借助中国散裂中子源,我们可以研究锂电池的寿命、能量密度等关键指标,为提升电池综合性能提供参考”。

通过收集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的科研数据,并结合与科技界前辈的深入交流,孙志嘉明确了建言方向。他认为,应当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优化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使作为“国之重器”的大科学装置发挥最大效应。

“大科学装置是技术高度密集型的国家重大项目,不能‘一窝蜂上’。”孙志嘉说,要坚持体系化发展,完善空间布局,避免低水平重复,以充分发挥集群效应,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

履职刚起步,孙志嘉已经将更多的实地调研纳入计划。他说,自己将牢记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将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相统一,为建设科技强国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言献策、努力奋斗。

记者手记

“理工男”的新身份

孙志嘉自称“理工男”,更善于技术钻研与科学探索。但当站在中国散裂中子源靶站谱仪大厅,讲起每一台中子谱仪的作用,他滔滔不绝,如数家珍,打起比方来妙语连珠,颠覆了“理工男”不善言辞的刻板印象。

在和孙志嘉对话的过程中,我时刻都能感受到他对科研事业的热情,并且这份热情已潜移默化地“注入”他全国政协委员的新身份。在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他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大量收集数据、提炼观点,将履职的视野从自身专业扩大到整个科技事业。

科技发展需要久久为功,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的履职也刚刚开始。正如孙志嘉所说,科技进步是我国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接力干出来的,他必须跑好自己手中这一棒:不仅要攻克更多关键技术,也要用好政协平台,为科技创新贡献更多思考与建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8 0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多年奋战科研一线 吁建大湾区大科学装置群
...所东莞研究部中子科学部副主任孙志嘉:20多年奋战科研一线吁建大湾区大科学装置群孙志嘉 汤铭明 摄羊城晚报记者 罗仕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求学之旅,从北
2023-02-25 07:05:00
大国重器|1亿倍速率加速!中国散裂中子源助力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为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大国重器|中国散裂中子源,探索微观世界的“超级显微镜”大国重器|我国是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脉冲式散裂中子源的国家
2023-12-30 07:57:00
2023我们一起走过 国之重器开启“加速跑” 结出累累硕果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在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紧邻高速公路,有一片依山而建、造型独特的建筑群,山坡上矗立着“中国散裂中子源”几个大字。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组成,原子核又包含
2023-12-30 07:57:00
超4000人打卡“国之重器”
...源(CSNS)第七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举行超4000人打卡“国之重器”孩子们近距离打卡“国之重器”,感受科学魅力。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马骏 通讯员松湖、张玮摄影报道)记者昨日
2024-05-21 04:01:00
大国重器|中国散裂中子源,探索微观世界的“超级显微镜”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物质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核包含中子、质子。中子不带电,穿透性强,能分辨氢元素、同位素和近邻元素,是科学家探索微观世界的“理想探针”。当中子与被研究对
2023-12-30 07:54:00
大国重器|我国是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脉冲式散裂中子源的国家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2023年,中国散裂中子源运行超过5000小时,在新能源、合金、高分子、信息材料等领域创造出一批源头创新成果。为了满足更多、更高用户需求,中国散裂中子
2023-12-30 08:02:00
科学大咖讲述国之重器的攻关破局故事
...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陈延伟参与和见证了“国之重器”中国散裂中子源,从蓝图到建成,到跑出科研“中国加速度”的全部过程,它的建成填补了国内脉冲中子应用领域的空白。 散裂中
2022-12-24 21:57:00
种下神器 升起高地
...国家。近日,记者探访位于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的“国之重器”——中国散裂中子源。它的核心关键设备经过24小时无故障运行,已顺利通过验收。至此,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关键加速器核心
2024-01-08 06:14:00
探索微观世界的超级显微镜(开卷知新)
...能把这张网的组成精确地描绘出来。 大科学装置是国之重器、科技利器中子其实在我们周围到处都存在,但这些中子都被束缚于原子核中,无法自由运动。我们要用中子做探针,就需要自由的中
2024-03-12 10:1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10月1日,从太钢获悉,今年以来,太钢不锈进料加工团队以“精准备案、高效协同”为核心,在进料铬铁镍铁资源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10-02 17:3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记者昨日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获悉,该公司打造的“鼓浪屿AI伴游”服务已正式上线。市民和游客只需打开“鼓浪屿元宇宙”微信小程序
2025-10-02 08:57:00
“中国脑机谷”落户新奥新智感知产业园 政企研协同构建脑机接口产业新生态
河北新闻网讯(张新)9月26日,脑机接口产业联盟首届“脑机接口50人论坛”暨天津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会举办。会上,由新奥集团旗下的天津新智感知科技有限公司
2025-10-01 08:40:00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守护灯火庆华诞 主动运维显担当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检修人员及时更换损坏器件并调整传动系统并完成设备修复及全套试验。(纪长添 摄)东南网10月1日讯 9月28日
2025-10-01 09:19:00
9月26日,由华东政法大学与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星瀚杯”走进企业的法律课公益大赛正式启动。腾讯云作为大赛的技术支持单位
2025-10-01 09:56:00
平望实小承办吴江区骨干教师(数学)讲学团活动
为进一步发挥吴江区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升教师教学业务能力。2025年9月24日,由苏州市吴江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2025年吴江区骨干教师(数学)讲学团活动在平望实验小学举行
2025-10-01 09:58:00
AI技术让抗战文物“活起来”,人民日报数字传播联合百度推抗战文物智能体
9月30日,由人民日报数字传播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百度文心大模型、百度百科联合出品的《80年,80件》智能体和3D文物词条正式上线
2025-10-01 10:00:00
新时达2025工博会圆满落幕 | STEP 2.0战略引领智能制造新篇章
2025年9月23日至27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举行。新时达以"智拓无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
2025-10-01 10:00:00
从课堂到产线,河北工大学子开展智慧物流与“地狼”系统自动化技术实训
河北新闻网讯(胡广涛)组装调试机器人、体验智慧仓储系统、探索自动化技术前沿……近日,河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2022级自动化专业全体学生在廊坊分校
2025-10-01 11:12: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9月30日,由湖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湖州市音声数据挖掘与智能服务重点实验室主办的“1617系列明代魏氏乐虚拟乐器音源”全球发布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
2025-10-01 14:11:00
“智慧武当”给游客带来数字文旅新体验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汪伟 周琼 耿宇)“一部手机游武当”预约购票、AI导游、《入境武当》VR大空间、问道武当数字客厅……国庆假日
2025-10-01 18:35:00
津云文旅电商版块上线 首发“笑漾海河”优选线路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1日,天津鹏欣水游城14周年庆暨津云新媒体“笑漾海河”文旅电商线路首发仪式成功举办。近年来,随着“文旅+电商”模式的快速发展
2025-10-01 18:55:00
陕西数字贸易闪耀第四届数贸会 数字贸易合作成果丰硕
9月29日,为期5天的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贸会”)在浙江杭州大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此次盛会,陕西代表团表现亮眼
2025-10-01 18:58:00
高德扫街榜国庆提醒:全国十大吃货友好高铁站看这里
2025年国庆节与中秋节叠加,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19亿人次。赶高铁如何吃饱吃好?今天,高德扫街榜发布“十大吃货友好高铁站”
2025-10-01 20:19:00
能效提升15%,山东港口日照港顺岸式全自动化码头再迎新突破
9月29日,在山东港口日照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随着A23自动化轨道吊精准将集装箱吊起、转运,标志着日照港研发的新一代双悬臂轻量化轨道吊投产试运行
2025-10-01 23: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