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统种共富让村民的日子更有奔头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6-14 00:1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统种共富让村民的日子更有奔头

□本报记者 韩世伟 摄影报道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挣脱了朝雾的束缚,穿破云层照射在马阴山下希望的田野间,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万象更新。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昂思多镇德加村村民斗多杰才旦一大早便拿上农具朝着半山腰的农田走去。

“因为是在半山腰种植,从五月初,村里统种共富项目购买的机器就开始从低到高依次耕种,前些天刚把最后一片地种完,现在地势稍低的地里,已经冒出嫩芽了,特别好看。”斗多杰才旦边往山上走,边向记者介绍,过去家里人手不够,每年农忙时节总是花钱雇人来帮忙,现在村里推行统种共富,家里的田地都托管出去了,种什么、收成咋样、施肥除草自己都不用操心。他坦言,自从村里有了“大托管”服务,自己就当起了“甩手掌柜”。

实现规模化种植,土地聚拢是关键。“在小田变大田的过程中,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经营的优势尤为明显。”德加村党支部书记徐勇军告诉记者,“通过完成统管统种本村及周边村社土地3800亩以上,并按入股耕地亩数,将纯收益金的80%分红给入股村民,2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

一句平常的话语,一组平淡无奇的数字,背后却是德加村村“两委”班子付出的诸多心血和汗水。

德加村属于纯脑山地区,常年日照充足,耕地面积广阔,务农人口众多,主要农作物为青稞、小油菜、马铃薯和豌豆,年均种植青稞达333.33余公顷,青稞年产量90万公斤以上,具有种植青稞的农业基础。过去,村民们守着“一亩三分地”,辛苦一年但收获不多。

“山地、坡田本来条件就不是很好,加上村里劳动力变少,人工耕作效益不高,所以很多农田处于闲置状态。”徐勇军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村里外出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劳动力不足和农户承包经营地块零散等原因,致使撂荒的耕地越来越多。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要素。如何让撂荒地和临近撂荒的土地资源“活”起来?怎样才能让小而分散的耕地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为破解这两个难题,德加村“两委”、村党员干部下沉炕头、村头、地头,给村民讲政策、讲愿景、讲路径。“比起‘大道理’,老百姓更喜欢‘小算盘’,你帮他们把账算好了,他们就乐意跟着做。”徐勇军表示,一番宣传下来,村民们也开始理解和支持把乡亲们的土地并到一起,同时,统种共富采取依法、有偿、自愿原则,对于确实有顾虑、不想流转的村民,村委会不会以任何名义强制流转。

“我家里本来有21亩地,都入了股,希望今年通过村里的规模化管理,能有个好收成。”斗多杰才旦蹲在田垄边,指着刚吐绿的农田,开心地说道。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面对上千亩的集中连片耕地,村“两委”顶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化隆县财政局积极协调对接,争取2024年度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投资到农机采购上,用于购置拖拉机、液压翻转犁、旋耕机、播种机、烘干机等农机设备。

“过去种一亩地,一家人都要忙活半天,现在已经实现了土地成方连片,农机也能进田作业了,也不用担心家里人手不够,全交给村里打理,人也不累,也不用操心这个操心那个,有了机器就是方便。” 斗多杰才旦感慨道。

项目发展,联农带农,既是初心,也是目标。

徐勇军告诉记者,基于现在村里的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这一现状,留守村里的人员收入较少,为此村“两委”商议决定,春耕秋收时节雇用本村的劳动力,通过土地流转联农、劳务服务带农,优先面向脱贫户、监测户聘请管护人员参与种植、施肥、除草、收割等人工作业,既可以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土地流转租金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不定期邀请农业种植专家,对本村农户进行种植技术培训指导,提高种植水平,辐射带动更多农户掌握技术增加收入,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目的。

“现在在基地里打工,每天收入100元,一个月能多挣1000多元,收入比以前稳定多了。”德加村村民徐勇寿开心地说。

在德加村,像徐勇寿这样的工人还有很多,他们在青稞种植基地里务工,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变成了“产业工人”。

当谈到销售问题时,昂思多镇副镇长马生强信心满满地说道:“目前,我们暂时考虑在青稞长到中期的时候,加工一部分做成杂粮等产品销售出去,待到完全成熟,一部分供应给当地的化昂酒厂进行加工销售,大部分是当作粮食拿到县城及周边乡镇销售。”

“估计今年的亩产应该在600斤左右,我家的21亩地都入了股,应该能分到不少红利。”村民斗多杰才旦坐在自家的炕头上,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言语中满是期待和开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4 06: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等形式,人均收入达1.5万元。“现在村里基础设施好了,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大家都很珍惜现在的生活,新的一年,我们将锚定不断壮大产业发展提高村民生活质量这一目标,继续发展和壮
2023-01-18 22:54:00
茄子满枝头 日子有奔头
本文转自:安顺日报旧州镇新寨村:茄子满枝头 日子有奔头村民采摘茄子□本报记者 詹艳 文/图金秋十月,蔬果飘香。近日,在西秀区旧州镇新寨村的蔬菜种植基地,600余亩茄子迎来丰收,村
2023-10-10 01:52:00
“做强特色产业,日子更有奔头”(帮扶县驻村手记)
...打造精品民宿。”左松涛说,“做强特色产业,日子更有奔头。”《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05日 06 版)
2023-05-05 06:12:00
村里产业旺 日子有奔头
...业,特别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哈拉直沟乡魏家堡村,谈起如今的生活,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曾经的魏家堡
2023-08-01 00:03:00
“一把手工挂面”富民:村民变“股民” 好日子有奔头
... 题:“一把手工挂面”富民:村民变“股民” 好日子有奔头作者 高瑞峰 邓蓉“制作手工挂面要经过和面、揉面、醒面、摊开、划条、盘条等18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讲究技巧。”26日,
2022-12-26 19:05:00
【乡村振兴让日子更有奔头】河北阜平六大产业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报重点发展现代食用菌、中药材等【乡村振兴让日子更有奔头】河北阜平六大产业让村民腰包鼓起来《工人日报》(2024年02月01日 04版)本报讯 (记者李昱霖 通讯员魏岳奇)河北
2024-02-01 03:41:00
东五湖村西红柿种植有奔头
...:农村大众报能人带头,多方支持东五湖村西红柿种植有奔头西红柿丰收,种植户笑逐颜开。初春时节,乍暖还寒。2月8日,记者一行走进郯城县泉源镇东五湖村大棚西红柿种植基地,只见新栽棚
2023-02-22 14:15:00
德加村的“翻身路”
...017年,朱公保才旦回到村里,正逢村委会主任换届选举。村民们纷纷推举他担任村委会主任,但当时的朱公保才旦才29岁,面对这一重任,他不敢轻易接手。在经过村里老党员的一番思想工作
2023-08-04 00:03:00
新春走基层·牢记嘱托绘新景|顾家台村民宿小院主人顾彩霞:回村创业越来越有奔头
...并不算少,但村子的发展前景让她感觉回村创业越来越有奔头。事实证明顾彩霞的选择非常正确,去年“五一”、中秋国庆假期,她家的民宿天天客满。进入冬闲时节,她抽时间盘了盘账,结果让她
2024-01-29 08:3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