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2月4日,水星将迎东大距,这是水星在今年的最后一次大距。天文科普专家表示,届时如果天气晴好,当天太阳落山后,感兴趣的公众可借助双筒望远镜或小型天文望远镜找一找出现在西南方低空的水星。
由于距离太阳很近,水星在太阳风辐射下释放出大量钠离子,形成类似彗星尾巴的效果。这是北京星空摄影爱好者浦石2022年10月3日在北京十三陵使用高倍率天文望远镜以及滤镜拍摄到的水星“尾巴”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水星并不容易被看到,这是因为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从地球上望去,水星大部分时间都位于太阳附近,几乎与太阳一起升一起落,因此常常被太阳的光辉所淹没。只有在水星与太阳之间的角距离达到最大,也就是“大距”的时候,因受到太阳光的影响最小,此时才有可能被我们看到。
云南星空摄影爱好者梁长海2023年3月30日在湖南怀化拍摄到的水星特写
大距是水星、金星这种地内行星所特有的现象。大距发生前后,也是观赏地内行星的好时机。以水星为例,如果水星在太阳的东边,与太阳之间的角距离达到最大就是东大距,如果它在太阳西边,与太阳之间的角距离达到最大就是西大距。由于水星的公转轨道比较扁,每次大距时与太阳之间的角距离都不一样,会在18°到28°之间变动。
江苏星空摄影爱好者陈苏辉2020年11月9日在江苏南通拍摄到的水星特写
发生东大距的时候,水星傍晚会出现在西方低空,被称为“昏星”;西大距的时候,水星会在黎明时出现在东方低空,被称为“晨星”。
水星运行速度很快,围绕太阳运动一周仅需88天,因此,一年当中东大距和西大距会各出现3至4次。
北京星空摄影爱好者钟志强2021年10月24日在北京顺义拍摄到的水星特写
“尽管一年当中水星大距的次数不少,但并不是每次都适合观测,还要看太阳位于地平线上的时候,水星的地平高度有多高。水星地平高度越高,观测条件就越理想。”杨婧说。
今年水星共有6次大距,其中东大距和西大距各3次。本次大距期间,水星的亮度为-0.4等,日落时地平高度约为11°。
天津星空摄影爱好者王强2020年2月16日在天津拍摄到的晨曦中的水星
观测水星不限于大距当天。“本次大距后的几天,水星地平高度变化不大,仍然可以观测,此后便迅速下落,12月23日下合(即水星在太阳与地球之间)后开始转为‘晨星’,出现在黎明前的东方低空。”杨婧提醒说。
(来源:上海宝山)
图片来源由“上海宝山”授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4 2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