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扎根基层 为农牧民服务(艺近人和)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2-12-22 05:5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乌兰牧骑——

扎根基层 为农牧民服务(艺近人和)

本报记者 翟钦奇

扎根基层  为农牧民服务(艺近人和)

图①:阿拉善盟乌兰牧骑演出剧照。

图②:阿拉善盟乌兰牧骑演员金格日勒(右一)下乡演出。

图③:2022年8月,土默特左旗乌兰牧骑在基层演出。

以上图片均由翟钦奇提供

制图:赵偲汝

扎根基层  为农牧民服务(艺近人和)

牧民在观看阿拉善盟乌兰牧骑演出。

图片由翟钦奇提供

核心阅读

在地广人稀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牧民的聚居点动辄距离上百公里,乌兰牧骑队员们往往一下基层就是十几天甚至几十天,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

几十年深入基层,让金格日勒印象最深的,就是许多农牧民群众看到印有“乌兰牧骑”字样的红旗时雀跃的样子。

大漠夕照,胡杨如金,一顶蒙古包升起袅袅炊烟。牧民们围坐一圈,两名舞者在其间翩翩起舞,马头琴声回荡在天地之间。舞姿飘逸,乐声悠扬,歌声空灵,远方仿佛传来了阵阵驼铃……这里是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的阿拉善盟。此时,阿拉善盟乌兰牧骑队员们正为牧民表演舞蹈《金驼梦》。

一舞终了,掌声雷动。这支舞蹈的创作者、阿拉善盟乌兰牧骑演员金格日勒,终于可以坐下来,为我们讲述乌兰牧骑的故事了。

“你们来了,就像干旱的草场迎来了雨”

1986年,17岁的金格日勒成为一名光荣的乌兰牧骑队员。36年来,他累计行程26万多公里,走遍了阿拉善31个苏木乡镇、100多个嘎查村,最多时每年演出240余场,一年中1/3时间都在农牧区下乡演出。

乌兰牧骑,意为“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是适应草原地区生产生活特点而诞生的文化工作队。在内蒙古自治区,共有3500多名乌兰牧骑队员,他们与金格日勒一样,从草原到戈壁,从兴安岭到黄河岸,常年活跃在基层一线。

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是乌兰牧骑的常态。金格日勒是土生土长的阿拉善人。这里气候干燥,常年风沙大,下基层演出时,风大阻路、车陷沙中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地广人稀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牧民的聚居点动辄距离上百公里,乌兰牧骑队员们往往一下基层就是十几天甚至几十天,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常年深入基层,个中艰辛难以想象。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们始终默默坚持,哪里有牧场,歌声和舞蹈就到哪里。

十几年前的一天,金格日勒和队友来到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演出。牧区没有像样的演出场馆,他们就把大巴车作为背景,露天表演。演出进行到一半,风突然大了起来,裹挟着黄沙,吹得人睁不开眼睛。“有队员问我,要不要停下来?”金格日勒知道,这风一刮可能就是一天一夜,如果推迟演出,难免会耽误后面的演出进程。看着牧民们期待的目光,他当即决定,“坚持!”乌兰牧骑队员们迎着狂风放歌起舞,风沙越疾,他们的舞蹈越刚劲有力,风声越大,他们的歌声越高亢动情。金格日勒回忆:“演出结束,大家身上像是穿了一件沙子做的衣服。”

今年初春,阿拉善盟乌兰牧骑小分队来到阿拉善右旗,一演就是半个月。26岁的小分队队员布日德,从小在城里长大,这是他第一次深入牧区这么久。时间一天天过去,网络不畅,路途漫长,年轻的队员有些吃不消。“平均每天演出四五场,每场之间几个小时的车程,连续十几天,不疲惫是不可能的。”同在小分队的金格日勒看出了布日德的不适应。他告诉布日德:“这是每个乌兰牧骑队员都要经历的。下次演出时你仔细观察,牧民们的眼神中有一种力量,会驱散你的疲惫。”

渐渐地,布日德明白了金格日勒所说的这种力量。“我们来到一个老牧民家里演出,我们刚下车,天空就飘起了雨点,这在春天的阿拉善盟是很少见的。”这位牧民居住的地方,方圆几公里只有他一家人。布日德至今还记得老牧民见到他们的第一句话:“你们来了,就像干旱的草场迎来了雨,这是我最幸福的一天。”那天演出,布日德格外用心。演着演着,老牧民的眼中泛起了泪花。看着流泪的牧民,布日德也鼻子一酸,歌唱的嗓音也变得哽咽。布日德说:“环境越艰苦,就说明这里的人越需要我们,我们就越要把欢乐和艺术带到这里。”

“直到今天,那奶茶的香气还留在我的心扉”

多年过去了,队员们第一次在牧民家中过夜的情景,金格日勒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个冬天,演出结束后已是傍晚,距离下个演出点还有约6个小时的路程。“老额吉执意留我们住下来,我们几个队员在一个蒙古包里挤着睡。”夜深了,蒙古包外寒风呼啸,老额吉把炉子烧得旺旺的。第二天清晨,老额吉熬了一锅热热的奶茶。“直到今天,那奶茶的香气还留在我的心扉。”

队员们临走时,老额吉提出了一个请求,她想听一首传统的蒙古族民歌。但此时小分队中的歌唱演员正在另一个嘎查村演出。“老人说,我们走后,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相见。”看着老人期盼的眼神,舞蹈演员出身的金格日勒拿起话筒,和队员们齐声高唱起来。“唱完后,老人拉着我们的手,不住地说‘我们的乌兰牧骑’!”

群众需要什么,乌兰牧骑就要演什么。自1957年第一支乌兰牧骑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成立以来,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这支“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不变信条。为满足群众多样的文艺需求,“一专多能”成为乌兰牧骑队员的必备素质。金格日勒说:“能唱能跳,能演会排,懂器乐会主持,这是我们对每名队员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演员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演出时不留遗憾,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曾有人质疑:“如今网络发达,给牧民的线下演出还有必要吗?”金格日勒认为,只有到最基层,才能与农牧民产生更直接的交流。“对乌兰牧骑队员而言,演出是情感的沟通、心灵的沟通。对居住极为分散的牧区群众而言,面对面的演出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文艺演出,每次下基层,乌兰牧骑队员们还会积极参加志愿服务,送书送药放电影,修车喂马剪羊毛。“乌兰牧骑不仅是文艺队,也是宣传队、服务队。”

不深入基层,不了解基层,就无法创作出鲜活的好作品。广阔天地,既是乌兰牧骑队员们喜爱的舞台,也是创作灵感的无尽源泉。骆驼的步态,胡杨的摆动,牧民赶羊的动作,都是动人的舞姿。风吹动沙丘,牧民挥动鞭子的声音,都是美妙的音符。通过将专业知识与农牧民日常生产生活相结合,近年来,阿拉善盟乌兰牧骑创作了音舞诗画剧《天赐阿拉善》、民族音乐剧《阿拉善传奇》、蒙古剧《萨吾尔登情缘》、话剧《东风呼啸起》、舞蹈《卫拉特舞韵》《美丽的科泊尔》《美》、原生态器乐组合《戈壁汉》、歌曲《爱的承诺》《爱在阿拉善》《再唱赞歌》《等你回家》、小品《心锁》《空巢老人》等一系列优秀作品,深受当地农牧民的喜爱。

“我会坚持把好作品送到农牧民身边”

演出之余,金格日勒经常带着年轻的乌兰牧骑队员看望一位老人,今年79岁的罗莫日根。罗莫日根曾是阿拉善盟乌兰牧骑的前身——阿拉善盟民族歌舞团的团长,也是金格日勒加入乌兰牧骑后的第一个老师。

“我经常带他们下乡。”那时,小儿子尚在襁褓之中,下乡演出时,罗莫日根就把孩子带在身边,“演出忙,队员们就轮流帮我带孩子。有一次实在忙不过来,演出结束后,发现孩子靠着手风琴睡着了。”

罗莫日根年轻时,下乡演出的条件比现在要艰苦得多,“团里只有一辆卡车,还总坏。我们下乡时,都是队员骑着骆驼,马车上装着乐器,一走就是好几天。3月份开春时出发,8月份才能回来。”在罗莫日根的记忆中,很多牧民此生也许只有一次机会看到乌兰牧骑演出,所以队员们都特别卖力,能多演一场就多演一场,能多走一家就多走一家。

“老团长对艺术的追求深深影响着我们”,金格日勒说,“连续几十场演下来,歌声不减弱,舞姿不走样。老团长常说,要把每场演出都当做第一场。”

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金格日勒担负起了培养人才的任务。额日登塔娜,是金格日勒最得意的学生之一。2007年,额日登塔娜从阿拉善盟右旗乌兰牧骑来到阿拉善盟乌兰牧骑,开始跟着金格日勒学习舞蹈编排。

“年轻队员对艺术的理解也在影响着我们。”金格日勒说,“现在演出条件好了,队员们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也多了,每个人提升的速度都特别快。”

额日登塔娜告诉我,现在,年轻的乌兰牧骑队员在坚持深入基层的同时,也会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比赛,提升业务素质。“有时候,老师还要跟我请教呢!”2016年,额日登塔娜前往国外进修,研究方向是民族舞蹈理论。“我希望,乌兰牧骑能够走向更辽阔的舞台,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形象,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如今,她已经成为阿拉善盟乌兰牧骑编创室主任,与金格日勒共同创作的《美丽的科泊尔》等节目获得诸多奖项。

几十年深入基层,让金格日勒印象最深的,就是许多农牧民群众看到印有“乌兰牧骑”字样的红旗时雀跃的样子。“多年前,乌兰牧骑的前辈们骑着马、赶着勒勒车,从一个蒙古包到另一个蒙古包,所到之处,观众们也是欢欣雀跃。”

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正式颁布实施,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乌兰牧骑的事业发展。从勒勒车到卡车,再到为所有乌兰牧骑统一配备的大客车……如今,乌兰牧骑的演出条件越来越好,演出形式越来越丰富,覆盖的农牧民数量也越来越多。“罗团长那个年代,几个月才能跑遍的区域,我们现在半个月就能覆盖到。”额日登塔娜说。

近年来,在金格日勒的指导下,阿拉善盟乌兰牧骑推出的大型民族歌舞晚会《驼乡的祝福》《金色阿拉善》等已成为阿拉善盟文化艺术领域的“金字招牌”。此外,金格日勒还多次担任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使者,将民族文化传播到世界舞台。

“无论身在何方,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心一直牵挂着茫茫瀚海,牵挂着戈壁上生活的农牧民。我会坚持把好作品送到农牧民身边,一直到我走不动的那一天。”金格日勒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2 06:12:5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近人,农牧民,基层,服务的资讯:
专家来了,农牧民家门口取经问道
...市杭锦旗开展“万名专家人才服务基层”行动,帮助当地农牧民解决实际困难,受到一致好评。“您看看我给绒山羊喂的饲料配比对不?”“我给牛喂了那么多精饲料为啥就不上膘呢?”……从杭锦
2023-05-05 03:07:00
内蒙古科协: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取得新成效
...康义诊、农业技术指导等形式多样、贴近生产生活、契合农牧民群众需求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围绕产业振兴,深化“科技小院”模式建设。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大力推
2023-03-07 12:15:00
...社达到2089家,行政村覆盖率达到50.3%,供销社领办创办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736家。县以上联合社建立规范“三会”制度
2024-01-23 00:48:00
本文转自:内蒙古晨报40余年如一日服务基层庄艳珍: 农牧民健康的“守门人”◇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40余年如一日,她一直坚守在高日罕镇基层医院,她不仅是农牧民的健康“守门人”,也是
2023-02-02 08:37:00
四川石渠:积极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基层党建协作机制 引领高寒农牧区协同发展
...土地纠纷,又带动了边界地区经济发展,得到了边界地区农牧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当年玉树地震时,大批救援物资人员运往玉树,第一支救援力量,就来自石渠。而当石渠遭受特大雪灾时,玉树
2023-06-15 17:25:00
全心全意服务农牧民
...文转自:经济日报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全心全意服务农牧民今年以来,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积极组织全员进村入户,为农牧民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截至2月底,内蒙古分行累计走访1
2024-03-27 05:42:00
青海省农村信用社:
走特色化经营道路 强化支农支小力度
...三不做”的发展定位,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工作,为农牧民提供了坚实而温暖的金融需求。银行通过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投放,落实利率优惠、额度提升、期限延长等普惠政策,为全省7
2024-01-23 05:20:00
...范基地数量70个,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875人次,培养高素质农牧民13829人。(来源:青海日报)
2023-02-20 21:53:00
人民建议|乡村振兴如何“振”?内蒙古积极采纳网友建议 加强农村牧区工作
...采纳,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为广大农牧民服务。”配备农业技术员开展技术指导 回应:将不断提高农技推广服务质量和效率“现在农牧在科学种田、果树蔬菜种植以及养殖方
2024-04-22 10:5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曹智)11月15日11时54分,河北省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受从蒙古东移南下冷空气影响,16日至18日
2025-11-16 08:10:00
记者走访20处地铁站和公交站实地体验适老化无障碍情况有的公交站没有无障碍通道有的地铁站口没有下行电梯记者走访20处地铁站和公交站■这些挺不错
2025-11-16 07:58:00
11月15日,山西应用科技学院举行第三届“小发明小创造节”总结表彰大会,684项学生创新发明作品获表彰,这也是目前该校影响力较广的学生科创品牌
2025-11-16 07:22:00
11月13日,2025年太原市网约配送员职业技能竞赛在杨家峪花卉市场落幕。本次竞赛由太原市总工会主办,市总工会财贸工委
2025-11-16 07:22: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生产线上的“加速度”!宿州高技术制造业增速连续三月领跑全省
大皖新闻讯 智能搬运小车来回穿梭,数据实时跳动,一块块精密电路板在产线上快速流转……在安徽英特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
2025-11-15 11:48:00
中国网11月15日讯 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支持和引导平台经营者有效防范反垄断合规风险
2025-11-15 11:55:00
童年燃起来!江汉区北湖幼儿园举行第十五届体育节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叶菁)晨光熹微,朝暾初露,正是运动好时光。11月14日,江汉区北湖幼儿园聚焦“竞技”核心
2025-11-15 12:03:00
江汉教育在思政课中讲好“中国故事”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王金晶 实习生严呈欣)上好思政课,做好引路人。11月14日,“讲好中国故事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活动在武汉市第十九中学举行
2025-11-15 12:03:00
田野课堂 山坡中学十公里徒步开启思政实践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张君)11月14日,江夏区山坡中学210名师生踏上前往天子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十公里徒步旅程
2025-11-15 12:03:00
运动悦心 这堂“心理课”在运动场开讲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肖利霞 徐维)11月12日,神龙小学子林分校举办“趣味无界 运动悦心”阳光心理趣味运动会
2025-11-15 12:03:00
科技赋能幼教新生态 数字融合点亮童心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宗曼钰)11月12日,武汉市幼儿园融合教学评比活动第一场在汉阳区德才幼儿园举行
2025-11-15 12:03: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走进凌家滩遗址 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大皖新闻讯 凌家滩文化作为长江下游文明进程的重要节点,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11月14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南线采访团来到凌家滩遗址博物馆
2025-11-15 12:21:00
福州新闻网11月15日讯(记者 颜澜萍)14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市委宣讲团赴福建海峡银行开展宣讲。市委宣讲团成员
2025-11-15 12:40:00
合肥“大外环”高速建设取得新突破
大皖新闻讯 近日,S18宁合高速合肥段全面进入路面施工新阶段。与此同时,S90芜合高速肥东支线上跨淮南铁路立交工程也取得重要进展
2025-11-15 12:59:00
向新而行 动力澎湃|山西孝义:“氢”功“练”得棒,文旅做得“靓”
大皖新闻讯 一座传统的资源型城市,不仅“氢”功“练”得棒,文旅也亮点频出,工业强市与文旅富民“双轮”并驱释放澎湃转型活力
2025-11-15 12: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