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会自主学习的“家务机器人”来了,华人主创称“它还比较蠢”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17 09:53:00 来源:新京报

一个双臂机器人站在灶台边,用二指夹起碗边,“啪”,把虾仁往油锅里一倒。机器人左手持锅柄,右手操锅铲,翻炒起来。滋滋作响一阵后,机器人把虾仁装进一旁的盘子。这道煎虾仁就算做完了。

有别于过往机器人的复杂训练,这一机器人通过50次“遥操作”训练,就学会了全自主煎虾仁的技能。有科技博主解读,该机器人学习能力极强,“通过模仿学习,直接克隆人类行为,这能让它学会任意技能。”

这是斯坦福大学华人团队研发的“家务机器人”Mobile Aloha。除了煎虾仁以外,它还能够叠被、洗衣、浇花、使用吸尘器、上下电梯与人类击掌等等。当地时间1月4日上午,该团队成员将演示视频上传后,很快在中外互联网获得了极大关注,有关话题获得数百万浏览量。“老人可以被机器人照顾了”“把人从家务中解放出来”“机器人才是解决智能家居的最后一公里”,网友们纷纷热议。

据公开资料,该项目由两名斯坦福博士生主导负责,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Chelsea Finn任指导老师。

“上传项目资料是在美西时间早晨,中国在睡觉。过了十几小时后,发现微信朋友圈也有人在转。”1月10日,新京报记者联系到该项目科研团队的中国成员符梓鹏,他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在读生,主要研究AI及机器人领域。他介绍,Mobile Aloha是他与另外两名团队成员自主研发的一套操控系统,用以实现机器人全自动做家务。

符梓鹏解释,团队首次尝试将“遥操作”、AI算法“模仿学习”与“协同训练”管道结合,使机器人的学习效率和效果被大大增强,并且能够学会更多人类动作——首先,人类可以通过“遥操作”指挥机器人,即在一定距离外操作机器人的动作。比方说,人类做出倒虾、炒虾的动作,机器人跟着做。这样的“跟做”是一种训练,会产生相应的数据。而后,这些数据被AI算法利用、分析,供机器人模仿。随着“遥操作”训练的次数增加,机器人会学会特定的人类动作,继而能够自主操作。

其团队实验数据表明,同一个人类动作经50次以上的“遥操作”训练,机器人自主操作的成功率在90%以上。

“过去,人类可能需要写几万行代码来告诉机器人,走到哪里要停下,看到了什么,把什么东西递过来——有了‘遥操作’提供足够数据,再让AI算法加以分析利用,经过‘协同训练’,就可以得到一个能够自主操作的机器人。即使不是计算机专业的普通人,也能够进行‘遥操作’,训练机器人。”符梓鹏说。

据其团队发布的资料显示,这款机器人的制作成本约在3.2万美元;且其软件、硬件信息都已开源,有关数据被公布在团队成员的Github平台中。这意味着,依据免费的公开数据,任何个人和机构都可组装并研究自己的同款机器人。

会自主学习的“家务机器人”来了,华人主创称“它还比较蠢”

机器人在自主乘坐电梯。 受访者供图

机器人的时代是否就要到来了?就有关话题,我们与符梓鹏展开以下对话:

“眼下,机器人成功学习的都是简单的、短的动作”

新京报:什么时候开始这项研究的?有评论说,相比市面上的其他双臂机器人,Mobile Aloha的成本便宜很多,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符梓鹏:2023年暑假,我们就开始购买各种硬件。10月初,所有硬件到位后,我们开始组装机器人,并研究改进算法。

因为我们是自己买硬件组装,买的底盘和机械臂都比较实惠,也没有纳入设计、组装的成本,所以总成本并不高。

新京报:目前,机器人成功学会的人类动作有哪些?

符梓鹏:经过50次“遥操作”训练后,机器人目前可以自主煎虾、把锅放到碗柜里、使用垂直电梯。成功率在90%以上。

我们上传的视频中,机器人做的另外一些动作,比如敲鸡蛋、完整地做一顿晚餐,并不是它自主完成的,而是我们“遥操作”进行的。因为这类动作比较复杂,训练成本也太大,目前机器人还没学会自主进行。

眼下,机器人成功学习的都是简单的、短的动作。

新京报:有没有可能通过更多次的“遥操作”训练,把90%的成功率进一步提升?

符梓鹏:有可能,但会有边际递减效应。比方说,通过“遥操作”带着机器人煎虾,头20次、30次训练,能把机器人的自主操作成功率提高到70%;再训练20次,也就是总共训练50次,能把成功率提高到90%;再训练下去,训练到一千次、一万次,也就是煎一千次、一万次虾,可能就只能把成功率提高到95%到98%。

所以说,进一步提高成功率这件事,需要商业界来做。我们团队日常就两三个人做事,经费和时间都有限,很难在这方面突破。

新京报:这项研究的主要难点与突破有哪些?

符梓鹏:首先是硬件方面的难点。现在,大部分有“遥操作”系统的机器人,要么只能做简单的抓取、放下的动作;要么动作精细但不能移动,比如医疗机器人;要么能移动,但可进行的操作有限,比方说扫地机器人。我们想要打造一台多功能的机器人,可以涉及家务、办公室等场景的应用。但同时,又要控制成本。

另外是软件方面有突破,此次我们把“遥操作”产生收集的数据和AI算法结合,利用“协同训练”管道,进一步提高了机器人的学习效率,这是此前没有人尝试过的。

会自主学习的“家务机器人”来了,华人主创称“它还比较蠢”

符梓鹏在“遥操作”机器人。受访者供图

“对于这个项目,我们目前没有任何商业化的打算”

新京报:为什么选择开源这个项目?

符梓鹏:我们希望更好地推广这个项目,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共同研究。对于这个项目,我们目前没有任何商业化的打算。

新京报:你认为这款机器人目前可以投入生产、面向普通消费者吗?

符梓鹏:对于研究者可以,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还不行。研究者可以购买它用以自己的有关研究,但消费者如果要使用它进行家务劳动的话,首先需要对它进行大量的“遥操作”训练。比如说,你要它学会煎虾,你就得带着它煎五十次以上。这样的训练成本太大了。

要让这款机器人进入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得先简化数据采集的过程。这在目前来说是一个技术瓶颈。

新京报:Mobile Aloha的未来研究与改良方向是什么?

符梓鹏:首先是机器人的泛化能力。比方说,我教会它洗一个碗,它能不能够以此类推,直接学会洗盘子。以目前的研究水平来看,想一步到位地达成这个目标,这是比较难的。我们设想的方法是,我们教它洗碗,也教它洗杯子、洗锅具,洗尽可能多的不同的器皿。在这种情况下,它学会清洗一种从未见过的器皿的可能性会高很多。

也就是说,机器人做过的任务越多,它的泛化能力就越强。

另外,目前“遥操作”机器人,得有个人站在机器人后面。未来,我们希望实现通过视频等远程方式来“遥操作”机器人,这样训练起机器人来,会更方便。

会自主学习的“家务机器人”来了,华人主创称“它还比较蠢”

通过“遥操作”,机器人正在学习为人类剃须。 受访者供图

“拥有一个全能型机器人,或许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新京报:除了家务机器人以外,学界还在研究哪些应用领域的机器人?

符梓鹏:我所了解到的,还有医疗机器人、物流分拣机器人和生产线机器人等等。不同领域对于应用机器人的接受程度不一样。比方说物流分拣机器人,它对安全性、精确性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但比方说医疗界,其实很难接受由全自动机器人完整地进行手术,它只能作为辅助,帮助外科医生节省一定的手术时间。

新京报:机器人在未来能够自主地帮人类做所有家务吗?

符梓鹏:短期内很难。对于家务机器人来说,任务的变量太多了——不同款式的冰箱、不一样高度的桌面、不同材质的地毯,都需要机器人进行不同程度上的学习。所以说,要做一个能帮人类干一切家务、全自主的家务机器人是很难的。

反之,目前发展得比较成熟的自主机器人是自动驾驶机器人。有研究表明,自动驾驶机器人的水平基本高于人类普通驾驶员。因为交通实际是很固定的一个场景,机器人的任务只有一个——从A到B,不要发生碰撞。不管在什么地方开车,这个底层逻辑是一致的。机器人学习起来,就会相对容易。

新京报:你觉得在未来,机器人和人类的关系会是什么样的?

符梓鹏:其实现阶段的机器人非常蠢,它们能干的事情远远不如一个人类小孩来得多。它只能在某些领域,比方说开车,提高人类的效率。但你要说在方方面面,拥有一个通用的、全能型机器人,处理大部分事物的能力都比人类强的话,目前很难想象,或许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实现。

新京报记者 冯雨昕

编辑 陈晓舒

校对 王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7 1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炒菜、做家务的开源机器人来了,斯坦福华人开发、Transformer 架构驱动、造价 3.2 万美元
...CSDN(ID:CSDNnews)过去几年间,随着 AI 的发展,一个属于机器人的万亿级赛道正在火热开启,无论是 Google
2024-01-06 20:00:00
“眼里有活”的斯坦福机器人来一个?数十种家务全包 成本约3万美元
一个便宜、好用的家用机器人或许很快将会到来。大秀了一把厨艺后,斯坦福华人团队开发的机器人又在北京时间今日凌晨发布了新视频《Mobile ALOHA的一天》,展示了浇花、打扫房间、
2024-01-07 11:00:00
斯坦福家务机器人,看似全能,实际靠遥控
...辑|苏建勋近日,斯坦福华人团队的Mobile ALOHA“全能家务机器人”在网上爆火,它展示了做饭、铺床、浇花等多种家务技能,可谓是全复合“保姆人才”。它能够煮虾,可以擦拭桌
2024-01-08 10:27:00
马斯克擎天柱大将跳槽,在抱抱脸开源一套机器人技术:会做家务的大白,复刻低至1800
...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马斯克部下跳槽,把人形机器人技术开源了。不少创业公司的估值,一夜被打了骨折。最新成果已正式发布——它能像大白(●—●)一样,听懂并正
2024-06-11 13:57:00
懒人狂喜,会洗衣做饭的家务机器人来了
...出现,使家务变得更加便利和高效。例如,洗碗机、扫地机器人、洗衣机等电器可以帮助人们完成繁重的家务,减轻人们的负担。但是,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许多人都在忙碌的工作和社交生活
2024-01-09 11:29:00
研发者谈斯坦福家务机器人:泛化能力还不行,暂无商业计划
...,没法做到举一反三。你“眼里有活儿”吗?不然还不如机器人。比如,这位。视频里,一个双臂机器人站在灶台边,化身大厨,熟练使用锅铲、厨具,又是煎又是炸,烹制出了蛋虾仁、干贝烧鸡和
2024-01-23 09:41:00
全开源斯坦福Mobile ALOHA机器人,家务样样精通
...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社媒发布了一项突破性的新成果—机器人成功克隆人类行为和任务的能力。其双臂机器人通过模仿学习算法与静态ALOHA数据共同训练,仅用50个示教,成功实现了自主
2024-01-05 17:00:00
机器人又拿下一种家务:10小时学会煮咖啡,仅需观看人类演示视频
上周斯坦福炒虾机器人炸场之后,又火了一个煮咖啡机器人。它的厉害之处在于通过观看人类的示范视频,仅需10小时端到端训练,就能学会并完全自主搞定这一任务。当然,更准确地来说是操作咖啡
2024-01-08 13:55:00
研究人员研发出能听懂英语指令并执行家务的机器人
...-3Davinci模型,研发出了一款能听懂英语指令并执行家务的机器人,名为TidyBot。这款机器人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
2023-05-15 06:57: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大河网讯 9月6日,细雨蒙蒙,湿润的空气中带着淡淡的江水气息,山城重庆显得格外宁静。可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内却是另一番景象——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正在这里举办
2025-09-06 22:20:00
2025智博会“四链”融合对接暨“渝链通”发布活动成功举办 助力科创企业融资破局
大河网讯 9月6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四链”融合对接活动——智能产业股权融资专题对接暨“渝链通”服务方案发布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圆满举行
2025-09-06 22:20:00
从茶叶到瓶装茶,小罐茶高香无糖茶加速传统茶企转型
健康消费升级持续推动市场扩容,无糖茶赛道正迎来众多品牌加码布局。尽管消费场景细分和产品升级带动无糖茶市场与受众不断扩大
2025-09-06 15:51:00
大河网讯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9月5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长江之畔重庆开幕
2025-09-06 13:08:00
国家级5G工厂,钟经开+1!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25年5G工厂名录》钟楼经济开发区企业江苏电力装备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成为继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钟楼区第二家国家级5G工厂5G工厂是充分利用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
2025-09-06 06:08:00
从玻璃到微纳新材料 从企业更名看龙口一家民企的转型跃迁
大众网记者 林晓冬 烟台报道说起玻璃大家都不陌生,餐桌玻璃、门窗玻璃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在烟台龙口有一家企业多年来持续在玻璃上“钻研”
2025-09-05 09:08:00
科创泉城 智启未来| “硬科创”需要“软传播”,网络达人共话“出圈”新思路
9月4日下午,在济南市委网信办联合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举办的“科创泉城 智启未来”知名网络达人济南采风活动的对话沙龙上
2025-09-05 09:51:00
本报讯(记者雷嘉)围绕国产车规级芯片搭载应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会同北京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办公室
2025-09-05 11:08:00
河北新闻网讯(王丽英)“后厨不只是生产中心,更是服务体验的心脏。”“服务不仅仅是完成交易的过程,更是以关怀为主利他主义精神的体现
2025-09-05 11:08:00
海信冰箱五款产品通过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自动制冰性能认证
日前,经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严格检测与评估,海信冰箱旗下五款产品成功通过“电冰箱自动制冰性能认证”,并获颁认证证书。此次获证不仅是对海信冰箱自动制冰技术性能的肯定
2025-09-05 11:57:00
京东全球80+高校招聘 清华、剑桥等80校专场 现场面试拿offer!
9月5日,京东招聘公众号发文:全球80+高校!京东2026校园招聘进校行程发布。文中称:将在全球20+城市,80+院校
2025-09-05 12:10:00
花一万元植入DeepSeek,一场没有终点的流量游戏
文|邓咏仪编辑|苏建勋让你的产品在DeepSeek的答案里有一席之地,需要多少钱?答案是:数千甚至上万元。人在哪,流量就在哪
2025-09-05 14:56:00
爱尔眼科开启老视多学科诊疗新时代
9月4日,2025年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国际论坛(IRCS)暨第一届老视矫正MDT管理国际高峰论坛在杭州举办我国超八成60岁以上老年人正面临老视(老花眼)与白内障的“双重眼病困扰”
2025-09-05 15:18:00
获SIAL创新奖:诺啦格兰诺拉脆片让生活更美好  
消费日报网讯 9月1日,在2025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深圳)举办同期,第24届SIAL创新大赛获奖榜单正式发布。吉丽莎(广州)贸易有限公司选送的产品诺啦格兰诺拉脆片跻身TOP10
2025-09-05 15:18:00
桃李面包广告语引争议“五仁不好吃是你还年轻”官方账号发文:领导拍的板,这个锅只能他来背
近日,桃李面包一则电梯广告文案引发争议。社交平台上流传的图片显示,桃李蛋月烧产品的广告语写道:“有人说五仁不好吃,我们认为
2025-09-05 15: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