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马超达:脚踏河边土只为水清岸美
——保护母亲河·河湖长在行动系列报道之二
□本报实习记者 朵玉雪
初秋时节,秋风送爽。走进海东市平安区小峡街道,只见湟水河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河两岸花红柳绿,让人心旷神怡。
“作为一名河湖长,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履行好守护一方山水的职责,只为让这片土地水清岸美。”8月31日上午时分,小峡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河湖长马超达穿上护河服、带上扫帚、记录本等,开启了一天的巡河护河工作。
记者了解到,小峡街道有3.8公里湟水河干流、10.8公里小南川河、19公里小峡渠和4.8公里硝沟4条河道。目前,小峡街道已实现辖区河长制管理全覆盖,现有镇级河湖长3名、村级河湖长5名、河道巡查员9人。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作为一名河湖长,马超达每周至少要开展3次巡河护河工作,每日护河里程达5公里。在人员活动频繁的区域,马超达坚持每日一巡,详细了解河道内外的排污、垃圾清理、非法采砂等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目前,小峡街道已开展巡河8次,村级层面开展巡河17次,并组织保洁员、河道巡查员集中开展小峡渠清淤专项治理行动,共计清理沟渠两侧树木杂草、枯叶枯枝、淤泥20立方米。
据了解,为有效促进辖区河道水质改善,小峡街道从责任落实、常态管理、集中整治、宣传培训等多个方面入手,狠抓河长制责任落实。从去年开始,小峡街道及时更换“河长制”公示牌10块,明确河长姓名、联系电话、职责事项、整治目标等相关内容,划清任务、压实职责。
马超达告诉记者,目前小峡街道实行河湖生态治理网格化,全区一张网,区、乡镇、村、单元格四级管理,将河道采砂、乱占河湖岸线、乱排乱堆、乱倾乱倒、水域及岸线、生态流量、水质情况监管及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层层细化单元格,把河湖管理涉及的所有工作一格划定、一网打尽。
长久以来的巡河护河工作让马超达对管护责任内的河流情况了如指掌,每一处河道上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这些年湟水河明显变清了、变净了。我们在巡河时会经常看到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鸟儿,在这里栖息、觅食、翩翩起舞,为这里增添了不少乐趣。这说明我们的生态越来越好了!”湟水河缓缓流淌,听着熟悉的水流声,马超达难掩激动之情。
马超达告诉记者,在小峡街道,默默坚守在护河岗位上的不止他一个,河湖保护有很多人参与其中:河湖长、民间河长、警城联勤、专职巡查员、河段保洁员……水环境越来越好的背后,是每个人的不懈努力。
“每天出去捡捡垃圾,打扫河道卫生,对自己的身体也是一种锻炼,而且看到河水越来越清,环境越来越好,我们自己心里也高兴。”69岁的田玉山是一名河道保洁员,能为河道治理出一份力,他感到很自豪。
记者采访了解到,小峡街道还有专门的“智河”App,它能准确及时呈现各级河湖长的巡河轨迹。对巡河中发现的问题,河湖长随时可以定点发送照片和文字材料,对全平台进行公开反馈。马超达每天用App进行巡河,及时填写巡河日志,每月巡河天数不少于25天,在巡河过程中发现有偷倒垃圾行为的,会第一时间协调并组织处置。
在小峡街道,还有很多像马超达和田玉山一样的人在一线守护着这片河湖。他们默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用平凡而又无声的付出装扮着小峡街道的河湖和沟沟壑壑,用他们小小的身躯筑起了守护河湖生态资源和群众美好生活的第一道防线,也为人水和谐的斑斓画卷添上了一笔属于自己的色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2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