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4.7,这就是张颂文的新剧《猎冰》的豆瓣开分数值,随着打分人数的增加,目前已跌至4.5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豆瓣开分当天迎来了大结局点映,在腾讯付费畅销榜上,这部剧排在了第一位。
口碑引起争议,可热度居高不下,低成本制作居然比同期的S+剧集都能打,这也成了剧集市场上的焦点。
作为《狂飙》之后,首部推出的张颂文作品,《猎冰》可谓先声夺人。连续多日拿下腾讯热度日冠,最高市占率超过20%,腾讯视频的热度峰值也达到了29930,距离跨入30000大关只有一步之遥。
各种数据都实打实地显示出这部剧的热度,然而就在《猎冰》热度持续走高的同时,一些围绕这部剧的争议也在逐渐扩散,焦点主要集中在女主演技以及剧情上。形成了一种有意思的现象:争议伴随着剧集的热播同步发酵。
2月28日,主演张颂文为此专门发了一条微博,除了感谢大家的关注和喜爱之外,也表示了“每个观众对一部影视作品。都有喜欢的理由和不喜欢的权利,这是正常的”。
3月1日,姚安娜也发了微博,其中回应了演技争议,“接受善意的批评与建议,尊重所有的喜欢与不喜欢。来日方长”。
当然了,在网上发声和闷头追剧的观众可能并不是同一批人。作为几乎同期拍摄的剧集,《猎冰》没能复制《狂飙》的成功,而豆瓣开分4.7的成绩,似乎也说明这部剧出了一些问题。
立足收官回头望,不黑不吹,《猎冰》究竟成色如何?
1
打造中国版“绝命毒师”
张颂文堪称最大亮点
《猎冰》讲述了一个关于缉毒警察与毒贩的故事,可以看成两条主线:一条是以赵友男(姚安娜饰)为代表的缉毒警察,千方百计想要将贩毒分子缉拿归案,另一条则是以黄宗伟(张颂文饰)为首的毒贩,处心积虑地逃脱法律制裁。
一正一邪,斗智斗勇,从结构上看这部剧倒是很工整。在前期宣发的时候,曾强调过这是中国版的“绝命毒师”。
这部剧的原型据说是大毒枭刘招华,这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自学成才,投身制毒行业,立志把毒品卖给外国人……这个真实的毒贩,其经历比电视剧还要曲折。
张颂文演这样一个人,能成吗?
根据播出后的效果来看,网友们拿出了《狂飙》热播时的评论:“建议查查,不像是演的。”
爱学习的人,走到哪里都要捧本书。在《狂飙》里,张颂文饰演的高启强看起了孙子兵法,到了《猎冰》中,他饰演的黄宗伟又看起了《高等有机化学》。
黄宗伟决定制毒贩毒的动机很简单,经济压力,他有着幸福美满的家庭、稳定的工作,但是抚养三个孩子的压力非常大,而他又是一个在化学方面极有天赋的人。
当一个高智商的人试图走上违法的道路,其破坏力一定是巨大的。
黄宗伟有着忠厚的外表和缜密的心思,反侦察能力极强。为了获取制毒的办法,他去忽悠海大的化学教授。为了不暴露自己,他谨慎地把毒品小批量投入到国外。
狡兔三窟,他也早早在外地置好了房产,以备不时之需。
对于这样狡猾的反派,观众自然是喜闻乐见的,因为越是高智商的犯罪,对抗的戏剧性越强。最难能可贵的是,张颂文演出了黄宗伟身上的矛盾性。
作为从村子里走出来孩子,有钱让黄宗伟成为了崇拜的对象,他也对这种崇拜颇为自得,可正是这种洋洋得意让他付出了代价。
明知道扩大生产会暴露自己,但巨额的利润让黄宗伟无法停手,于是他找到村长,提出要承担村长家孩子的学费,以此来笼络人心,让村长成为工厂招人的帮手。
对于妻子和孩子,他有着深厚的感情,可是不得不提前嘱托妻子对自己的事业进行切割,在面对警察询问时推说不知情。既是为自己遮掩,同时也不想家人卷得太深。和高启强类似,张颂文把黄宗伟这个角色的立体感演出来了。
也许是因为男主张颂文的表演过于出彩,观众自然而然对全剧产生更高的要求,关于作品、演技的争议,随之指向女主姚安娜。
2
女主角演技拉胯?
问题不全在她身上
作为一个年轻的演员,姚安娜和张颂文搭戏,精彩程度肯定不及《狂飙》里张译和张颂文演对手戏。
可是当舆论一边倒地抨击女主演技的时候,又有些过犹不及了。一部剧终究是集体产物,一个演员的表演可以为它增色,也可能对它的质感有损伤,但肯定无法承担所有的责任。
那么姚安娜的演技真的有那么差吗?
应该承认,姚安娜的演技是生涩的。根据导演高群书的解释。选择姚安娜出演赵友男这个角色,看中的就是她没受过表演训练,身上有一种质朴感。
姚安娜饰演的赵友男是一名警察,在剧中的亮相颇有颠覆感。黄色假发粉上衣,黑色墨镜大红唇,也是够拼的。
姚安娜的演技确实缺乏层次感,但演员气质其实跟赵友男这个角色还算贴合,小警察初出茅庐的莽撞恰好撞上小演员略显蹩脚的生涩表演。客观来讲,该角色身上的槽点,很多是设定和剧本本身的bug带来的。
比如在追捕毒贩的过程中,赵友男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在警察画像师都无法搞定的问题面前,简单粗暴地锁定了犯罪分子,主角光环过于强烈。
这种细节失误不光是主角身上有,其他角色那里也存在。
像卧底是很危险的,特别是缉毒警察,可以说命悬一线,稍有差池就可能暴露牺牲。但是剧中的卧底有很多不合逻辑的举动,按理说会招来怀疑,但是毒贩却始终未能起疑,这种细节上对反派的降智,很影响观剧体验。
抖音上还出现了“模仿姚安娜演戏发现不好演”的热搜话题,虽然有着较强的娱乐属性,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些情况:有些戏份缺乏表演经验的话确实不好驾驭。
除了表演上的失误外,姚安娜的身份也是被讨论的重点。
作为任正非的二女儿,她一直被网友戏称为“华为二公主”。对于这样一个缺乏表演经验的人担纲女主角,各种揣测始终不曾停歇,尽管导演澄清这部剧跟华为并无关系。可见,对于姚的很多批评,属于一种情绪上的发泄,脱离了对剧集本身质量的分析。
演技归演技,身份归身份,还是应该搞清楚剧集质量和发泄情绪之间的区别,将整部剧的问题归到一个人身上,既是思维上的偷懒,也偏离事实。
3
不是《狂飙》第二
观剧期待务必降低
《狂飙》目前的豆瓣评分为8.5,而《猎冰》是4.5,单看分数,差距悬殊。
两部剧真的差这么多?未必。
《狂飙》和《猎冰》的拍摄时间相隔不远,张颂文的表演没有大的变化。演员层面来说,新人演员不如老戏骨,这是不争的事实。
另外最重要的差距就在成本和时间上。
关于《猎冰》的成本,导演高群书曾表示这是“近十几年来最缺钱的戏,天天愁钱”,4000万的资金只能算是低成本制作。
这部剧的时间设定是上个世纪90年代,因为有压缩成本的需求,所以一切都是因陋就简,倒是跟年代气质很接近。只是这种服化道的粗糙和简陋,让看惯了精致作品的观众实在出戏。
黄宗伟回乡宴请乡亲们的那场戏,按理说应该摆排场显阔,但根本没展示具体的菜品。剧中东南亚毒枭招待贵客的豪华大餐,仔细一看都是水产市场很便宜的小海鲜。
剧中的场景涉及到一些昂贵的洋酒,可无论XO还是皇家礼炮,都只是瓶子,而且连空瓶都数量有限。导演也在微博上透露了,摄影、美术、造型……都是没有拍过大戏的新人,多方因素,造成了全剧如今的质感。
《狂飙》的剧本打磨时间很长,实际拍摄用了4个月的时间,而《猎冰》只拍了55天。有限的资金造成了时间的紧迫,赶工问题不可避免。
《狂飙》有39集,而《猎冰》只有18集,篇幅的有限注定了它不能走《狂飙》的路线,剧集的长短更是影响着口碑的发酵,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作品。
如果抱着欣赏大制作的心态去看这部剧,那肯定是货不对版,因此怒打一星的观众恐怕不在少数。适当调整心态,看这部剧的效果自然也不同。
比起这部剧的投资,它带来的热度和商业转化超出预期。
一路追下来,剧中广告招商也是肉眼可见的增多,甚至小米的投放都占据腾讯视频《猎冰》的广告位,考虑到两位主演的身份,“华为二公主追击小米代言人”甚至被玩梗上了热搜。这充分说明在商业上,《猎冰》的表现是可以的。
应该可以这么说,《猎冰》有着合适的集数,有戏骨级别的演技,也有年轻演员的生涩表现和简陋的服化道。限于投资和时间,成品没有最初预想的那么精彩,但算经济账,其回报确实可观,以小博大,是一匹商业上的黑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2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