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青岛迎来600多万人次的游客。美丽的海滨城市,也是理想的体育之乡。
“依山濒海,四季温和,在东亚屈指可数,为体育理想之乡。交通便利,可舟可车,商业发达,设施齐全,具备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诸多条件。就人和而言,青岛乃东夷之土,习六艺,尚悍勇,为现代体育之嚆矢……”
这段话出自宋君复。
1932年,在开封举行的第16届华北运动会闭幕式上,青岛队总教练宋君复发表了讲话,他的底气是青岛,他肩负着体育总会的嘱托,也是青岛人的希望。
宋君复何许人也?就在1932年7月,当中国短跑运动员刘长春站到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赛场上时,他的身边就有一位关键人物:教练宋君复。这一年,宋君复时任东北大学体育系教授,在美国洛杉矶,他时刻想着振奋中国的体育事业,随时考察洛杉矶奥运会的体育设施,回国时带来洛杉矶体育场的图样、资料和照片。而这些资料,在青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由于日本侵占东北,他和同时在东北大学体育系任教的郝更生、高梓夫妇一起来山东大学任教。
所以,他才代表青岛,在闭幕式上发言。其实,最初华北运动会没有将举办地定在青岛,在座的多数执委认为,按盟位的排次由山西太原承办顺理成章。宋君复慷慨激昂,阐述了青岛的各种优势:“年复一年的春秋两季运动会,使体育新人辈出。而青岛国术馆是政府创设的全国唯一官办武馆,为市民强身健体的公益体育事业,是其他省市所没有的。再者,青岛不仅有东亚第一的海水浴场,还有东亚第一的游泳运动员,特别女运动员大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诸位如有兴趣,可翻翻《北洋画报》便可对青岛的游泳运动有个大致的了解”(《1933:青岛之约》)。他还承诺,青岛如果能承办下届运动会,青岛市政府将在汇泉湾畔修建华北最大的万人体育场!如今反观宋君复的发言,他的承诺后来一一兑现,体育场建了,国术馆拿到了好成绩,游泳更是第17届华北运动会的亮点。
僵持过后,方案悬而未决。但有一句话要记录在案:如太原不能届期举办十七届华北运动会,则改在青岛。
事有凑巧,开封会议以后,山西不幸骤发大水,华北运动会的旗子流转到了青岛。
1933年,时任青岛市市长沈鸿烈为迎接第17届华北运动会,召集了教育、工务部门设计人员及体育专家,商议筹建青岛市体育场事宜。宋君复在筹建体育场的商讨会上,展示了带回的洛杉矶体育场图样,几经讨论研究,决定采用洛杉矶体育场的样式修建,青岛体育场按照图样的四分之一比例缩建。
场址选在山青水秀的汇泉村前,建成后的青岛市体育场枕山抱海,“体育场纵340米,横230米,内设田径兼足球场,环以看台15级,可容观众1.5万人……田径场系蓝曲式400米一周的跑道,直道8条,弯道6条,可谓当时国内第一流之体育场……花坛路端建立四座石柱,中间两根石柱较大,上刻‘青岛市体育场’六字,四柱顶端装有方形路灯。跨过文登路,即中山公园处。运动员、观众在休息时,可漫步中山公园。此场于1933年2月16日破土开工,同年6月底建成”(《沈鸿烈与十七届华北运动会》)。青岛市体育场堪称中国第一个“奥运场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9 06: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