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谁在“为国生娃”?这是全国“最敢生”的地方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27 09:12:00 来源:搜狐城市

谁在“为国生娃”?

01

哪些省份人口还在增长?

近日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3》及各地最新的统计年鉴,披露了完整的生育数据。

谁在“为国生娃”?这是全国“最敢生”的地方

在内地31个省份中,只有11个省份自然人口仍旧保持正增长,而负增长的省份从去年的13个增加到20个,超过半壁江山。

而在11个正增长省份中,西部地区占了半壁江山,而经济大省只有广东、浙江、福建跻身其中。

无论是传统生育大省山东河南,还是最发达的江苏上海北京等地,自然人口都罕见落入了下降区间。

至于一向被视为生育风向标的东北,并无任何意外,从出生率到自然增长率,双双垫底,而黑龙江更以3.34‰的出生率位列倒数第一,这一数字已低于日韩等国家。

注意的是,这里涉及的都是自然增长人口,即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未考虑到人口流动带来的影响,为各地最大的人口基本盘。

众所周知,一省人口规模的变化,由自然增长人口与机械人口增量构成。所谓机械增长,指的是人口流动带来的影响。

过去10多年来,虽然“孔雀东南飞”的趋势有增无减,但几乎所有省份人口都保持正增长,背后正是高出生率带来的贡献。

一旦出生率走低,而死亡率随着老龄化率攀升而位居高位,自然增长人口陷入负增长区间,如果没有外来人口托底,常住人口也会陷入负增长。

所以,在不远的将来,抢人大战只会愈发白热化,而不会有任何缓解的迹象。

02

谁是“最敢生”的地方?

从出生人口来看,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河北的出生人口位列全国前五,其中广东是唯一破百万的省份。

与之对比,同为全国TOP5人口大省的山东、河南、江苏、四川,2022年出生人口分别为68.2万、73.3万、44.5万、53.5万。

自此,广东连续5年蝉联全国第一生育大省,且连续40年出生人口破百万,以占全国8.9%的常住人口,贡献了11%的出生人口,足以称得上“最敢生”的省份。

而在五六年前,山东、河南一度轮流问鼎生育大省之位,出生人口高峰时期多达170万之多。

广东的出生人口之多,超过了江浙沪“包邮区”的总和。

数据显示,长三角的江浙沪“包邮区”总人口规模高达1.76亿人,为广东的1.4倍,但出生人口合计仅有96.5万人,不及广东一省的体量。

出生人口的多少,既与敢不敢生有着密切关系,但也离不开人口总量的托底。

如果抛开总量来看出生率,谁又是全国“最敢生”的省份?

整体来看,西部地区出生率整体高于东部地区,内陆地区普遍高于沿海地区,欠发达地区明显高于发达地区。

谁在“为国生娃”?这是全国“最敢生”的地方

不难看出,出生率最高的省份——西藏、宁夏、青海、贵州,均位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历来都是生育率最高的地方。

不过,由于人口基数相对有限,这些地方的人口增长势头,难以对冲人口大省负增长带来的影响。

在出生率最高的10大省份中,只有广东一个沿海经济大省,而长三角三省一市整体位于中下游,江苏、上海、天津等地仅高于东北地区。

这种格局已经存在多年,未来或将长期存在。

03

广东为何最敢生?

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生活越富裕,城镇化程度越高,社会越开放,观念越进步,生育意愿就越低,发达国家的经历已经证明这一点。

在我国,西部省份与沿海省份出生率的悬殊证明了这一点,而江浙沪京津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走势验证了这一点。

然而,广东,却成了唯一的例外。

在广东,无论是广府地区,还是潮汕地区,出生率普遍都高于全国水平,深圳出生率位居各大城市之首,而汕头的出生率也稳居普通地级市前列。

汕头等地位居前列,得益于浓厚的生育文化。

潮汕地区,宗社制度保存相对完整。这种传统,在特殊历史时期,形成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机制,为生育政策提供了一定弹性空间,在当下又让“多子多福”的传统得以保留。

而深圳等地的遥遥领先,则不无“孔雀东南飞”带来的人口流入效应。

人随产业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广东成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和工业第一重镇,大量外来人口不断涌入。

这些人又以年轻人为主。在不断抬升人口总量的同时,还让广东保持着相对独特的人口结构。

七普数据显示,广东外来人口总规模高达2962万人,占总人口的1/4左右。

广东的人口虹吸效应,遍及整个“泛珠三角地区”,每8个广西人、每13个湖南人就有1个来到了广东。

谁在“为国生娃”?这是全国“最敢生”的地方

这些外来人口,尤其是年轻人,主要集中到了经济产业相对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带动这些城市成了全国外来人口最多、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地区。

根据最新发布的《广东统计年鉴2023》,广东60岁以上人口仅为13.45%,而全国已经接近20%,江浙沪地区普遍超过20%乃至更高。

得益于优秀的人口结构,广东不仅成了出生人口贡献最大的省份,也成为全国养老金调剂、财政转移支付净贡献最大的地方。

04

江浙沪地区,怎么了?

在《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中,我曾用“二十岁的珠三角,四十岁的长三角”来形象概括两地的人口格局。

长三角出生率过低,背后主要是经济发达、城镇化率高、人均预期寿命高的因素,这是国际惯例。

问题,珠三角与长三角相比经济同样发达,为何依旧保持人口高增长?

相比生育意愿,当地过去生育政策执行力度过严,无疑是重要因素之一。

20多年前的政策,足以影响到20多年后的生育格局,一个表现是江浙沪地区的育龄人口远远低于广东。

同时,发达的经济,让长三角地区的人均预期寿命领跑于全国,老龄化率居高不下。

根据《中国城市大趋势》一书整理的数据,全国最“老”的城市,不在东北,而在江苏。

根据七普,2020年,江苏南通老龄化率高达22.67%,超过东北所有地市,位居全国第一。

谁在“为国生娃”?这是全国“最敢生”的地方

不过,虽然自然人口负增长,但背靠强大的经济产业人口,江浙沪地区一直都是人口流入地,外来人口的涌入,弥补了本土人口生育的不足。

今年以来,江浙沪地区全力投入抢人大战。

浙江放开了除杭州市区之外所有地方的落户限制,江苏放开了除南京、苏州城区之外的落户限制,连一向门禁森严的上海也放下了身段。

而人口流失相对较多的安徽,更是喊出了“千方百计防止人才流失”的口号。

新一轮抢人大战,呼之欲出。

来源: 国民经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7 12: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了完整的分省市生育数据。去年,全国出生人口902万人,出生率为6.39‰。31个省份中,出生率跑赢全国的只有15个,而高于10‰的仅剩下3省。整体来看,西部地区出生率整体高于
2024-11-11 12:25:00
19省份迈过中度老龄化门槛,“最老”的是它
...口比例。 低生育率、高抚养比除人口流动外,老龄化与出生率也有着密切关系。最近几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2023年,全国出生率仅为6.39‰,出生人口902万人,连续第二
2024-11-15 06:39:00
人口突破1.27亿!中国第一大省,强势翻盘
...者指的是人口净流入。不同省份的人口增长,或得益于高出生率的贡献,或受益于外来人口的涌入。前者的代表是海南、贵州,两地的出生率在全国遥遥领先,本地的自然增长人口是主力。后者的代
2024-04-02 11:20:00
GDP20强省市,谁的人口竞争力更强
...5省份常住人口实现正增长。人口要实现自然正增长,高出生率是最直接的推动力。数据显示,这些省份的人口出生率都在6‰以上。其中,广东出生率最高,达8.89‰,已连续7年蝉联“最敢
2025-04-29 12:15:00
长三角越来越“老”,影响有多大?
...童少了,老龄人口占比自然不断提升。2024年,广东人口出生率高达8.89‰,位列全国第7位,是唯一跻身前十的经济大省,排在前面的都是西部省份。与之对比,上海、江苏、浙江分别只
2025-05-22 10:26:00
新城市志︱人口第一大省,也开始“催生”了
...深圳等城市,人口结构比较年轻,一直维持着较高的人口出生率。2022年,广东的出生率为8.3‰,超过绝大多数省份。加上人口基数庞大,广东的出生人口数也是遥遥领先,近几十年来基本
2023-06-10 16:10:00
广州去年净增15.1万人,人口吸引力全国第二
...大省。广东人口的高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其高出生率源于独特的人口结构——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66.38%,远超全国平均水平5.46个百分点,年轻群体构成生育主力
2025-03-28 10:26:00
...5.91%,比上年末提高0.49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13万人,出生率8.89‰;死亡人口66万人,死亡率5.20‰
2025-03-26 12:16:00
今年新出生人口可能不足800万?媒体称建档孕妇数量确实在下降
...22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比2021年减少10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比2021年下降0.75‰。《中国慈善家》梳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发现
2023-05-19 16:2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本报讯(记者王薇)“双十一”网络购物促销活动来临,为引导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规避购物陷阱和购物风险,昨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11-04 14:45:00
10月30日,88岁的罗官章在五峰牛庄乡安详离世。这个沉默奉献的共产党人,留给世人的是38.83元的银行卡余额,以及一生的无悔与坚守
2025-11-04 14:51:00
10月30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罗官章带着对大山的眷恋、对乡亲的牵挂,走完了88载人生历程。跨越49年的坚守,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生动诠释
2025-11-04 14:51:00
中国联通多项品牌建设成果亮相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
鲁网11月4日讯在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指导、中国质量协会承办的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品牌建设平行论坛上,中国联通多项品牌建设成果集中亮相
2025-11-04 15:05:00
辛集市一“老头乐”逆行撞上劳斯莱斯
据观察者网,10月31日,有网友爆料河北石家庄辛集市一老年代步车逆行撞上劳斯莱斯,事故造成劳斯莱斯损毁严重。目击者任先生介绍
2025-11-04 15:07:00
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首届火炬论坛将于2025年11月6日至7日在河北省雄安新区举办
2025-11-04 15:10:00
安阳:当古老文字遇上现代科技 一场跨越三千年的创意对话
大河网讯 当古老的甲骨文在数字世界中“活”起来,当汉字创意与全球智慧相碰撞,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安阳,正以一场关于文字未来的对话
2025-11-04 15:11:00
寻味“食”光 穿越千年的味蕾对话——广州酒家携手民航幼儿园共启广府饮食文化传承新篇章
金秋送爽,千年商都广州正洋溢着喜迎体育盛会与传承优秀文化的浓厚氛围。11月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盛大启幕之际,广州酒家与广州市白云区民航幼儿园共同打造的“儿童茶楼”项目揭幕仪式在广州市白云区民航幼儿园隆重举行
2025-11-04 15:21:00
陕西省第21届摄影艺术展览开幕
光影定格时代,镜头镌刻山河。11月1日下午,由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陕西省摄影家协会承办的陕西省第21届摄影艺术展览在长安画派艺术中心开幕
2025-11-04 15:30:00
10月31日,由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法润山河——王子彬法治主题艺术个展”在重庆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以“艺术诠释法治精神
2025-11-04 15:46:00
“车长有没有?16号车厢一位孕妇即将生产,请速到16号车厢!”11月3日凌晨2时26分,由沈阳局集团公司长春客运段值乘的吉林开往到西安方向的K1573次列车运行在天津至任丘间
2025-11-04 15:51:00
8万元黄金要寄给“陌生网友”!芜湖民警及时劝阻,守住群众“钱袋子”
大皖新闻讯 “您好,有位顾客要花8万元买黄金寄到外地,我们想起之前的反诈宣传,担心她遇到诈骗!”11月2日,芜湖市公安局弋江分局马塘派出所接到辖区某商场金店工作人员的紧急来电
2025-11-04 16:28:00
鲁网11月4日讯“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些攒了十几年的零钱,没想到你们真的帮我清点兑换好了!”近日,客户张姐怀着激动的心情向耐心帮助他们清点兑换10万余元零钱的柜员们表达诚挚谢意
2025-11-04 16:59:00
大皖新闻讯 “双十一”购物狂欢开启、“双十二”接踵而至,年终购物季已全面拉开帷幕。不过,低价促销、满减活动背后可能暗藏消费陷阱
2025-11-04 17:03:00
交通银行信用卡“百县万店惠民生”:30万元消费券落地邹平,新户享100元专属权益!
鲁网11月4日讯交通银行信用卡“促消费惠民生”福利重磅来袭——30万元消费券已登陆邹平圣豪悠乐里。新户核卡即可解锁100元专属场景权益
2025-11-04 17: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