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96岁北大教授夫人,患癌后自行断食断水,离世前遗言惹人深思!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30 10:30:00 来源:艺述史

2017年,北大著名教授赵宝煦的夫人陈司寇逝世,享年96岁。

96岁北大教授夫人,患癌后自行断食断水,离世前遗言惹人深思!

临终前她意识清醒,却选择自行断水断食,最终离开这个世界。

儿女们痛惜表示,

母亲重病时态度坚决不肯进食,“撬开我的嘴我也不吃”。

如此行为让人很是不解,

然而去世前,

她留下一番话,引发无数人的共鸣,

也让人更加理解她最后的选择。

陈司寇为何要这么做呢?她又留下了一句怎样的话?

1、

2012年,北大著名教授赵宝煦去世,有记者问陈司寇:“你打算怎么度过晚年生活?”

96岁北大教授夫人,患癌后自行断食断水,离世前遗言惹人深思!

在大部分人印象里,失去老伴的独居老人都会被寂寞包围,日子并不好过。

陈司寇对此不以为然,“我都超过平均年龄了,现在想走的快一点。”

儿女们想要将母亲接到自己家中居住,担心她会沉浸在父亲离世的悲伤中不能自拔,但陈司寇也拒绝了儿女们的邀请。

活过半个多世纪的陈司寇,早就拥有了自己的一套人生哲理:

96岁北大教授夫人,患癌后自行断食断水,离世前遗言惹人深思!

习惯了依赖别人就会变得懒散,而老人一旦失去劳动能力后,身体素质就会下降。

老人是弱势群体,身体弱,精神也弱。

人到了70岁以后,身体每况愈下、活动范围越来越小,很容易跟社会脱节,尤其是独居老人,90%都患有忧郁症。

所以陈司寇认为,不能在潜意识里当做自己是老人,更不能让自己闲下来,否则就会很难过,容易出毛病。

她自己买菜做饭刷碗,衣服也是自己洗,每天过得都很充实,从来不给自己胡思乱想的功夫。

96岁北大教授夫人,患癌后自行断食断水,离世前遗言惹人深思!

每天早上6点,她就开始忙碌,先是做按摩、做早操,再边看电视边准备早餐。

吃完饭后她开始读报纸看书,拿着笔记本勾勾画画——这是她和丈夫多年形成的习惯,一直没有放下。

闲下来的时候她也会像年轻人一样追剧,跟着剧中人物的悲与乐走,反正没人看见,想哭想笑都行。

2、

子女们总是担心她一个人在家孤独,每隔几天就要回家看看,反倒是陈司寇自己觉得挺不耐烦:

我忙着呢,你们自己没事干吗?

私心里她也有自己的打算,一方面自己确实老了,天天和孩子们腻歪在一起,到时候自己走了,他们心里很难适应。

96岁北大教授夫人,患癌后自行断食断水,离世前遗言惹人深思!

另一方面在于,她还是不希望别人把她当成“弱势群体”。

一个人生活是常态,儿女们来看她,那是福分,不是他们理所应当的事情,她完全有照顾自己的能力与义务。

后来女儿张罗着要给她请个保姆,她也不喜欢,觉得与别人共处一室不舒服。

最后母女达成一致,保姆一周只来两次,负责收拾家里的卫生就好,其他的事她自己干。

这种充实的生活与积极的心态,养出了陈司寇坚韧的身体素质。

96岁北大教授夫人,患癌后自行断食断水,离世前遗言惹人深思!

她退休之后,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没时间乱想”的状态,天天让自己忙的像陀螺。

相比其他热衷吃保健品、调养药物的老伙伴,反而是她最少得病。

所谓“是药三分毒”,频繁吃药会降低耐药性,等以后真有病情需要用药时,效果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且很多药物还会产生副作用,本来老人身体的新陈代谢就比较慢,如果再受到副作用影响,那反而对身体更加不好。

96岁北大教授夫人,患癌后自行断食断水,离世前遗言惹人深思!

这当然不是说鼓励老人患病不就医吃药,而是希望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好心态,不要万事都往负面想。

心理学和医学研究表明,快乐的情绪可以降低内分泌的压力激素水平,提高免疫系统能力,对身体产生积极影响。

陈司寇认为,人上了年纪,应该懂得一些健康保养的方法,而不是小病小痛就乱投医。

她退休后患过皮肤瘙痒症,白天难受晚上尤甚,钻心的瘙痒感常常令她夜不能寐。

她去医院拿了药膏,涂抹了很久都没效果,于是她决定自己给自己看病,亲自寻找解决方法。

陈司寇开始阅读健康养生方面的书籍,改变了饮食习惯,又学会了穴位按摩,解决了自己的皮肤瘙痒症。

甚至后来她还靠着坚持按摩穴位,顺利治好了她腰部的问题,加上配合着适当的腰部活动,一直也没有再犯过。

“养生、学习、保持好心情,别有事没事往医院跑吓唬自己。”

3、

与其说陈司寇是做好了离世、死亡的心理准备,不如说她是调整好了心态。

这种心态不论在哪个年龄段,都能发挥积极作用。

当年陈司寇还是个年轻女孩,五岁丧母,贫困至极,只能暂住在别人家里,行动看人眼色。

重男轻女思想泛滥的年代,陈司寇每一天都过的很艰难,她不喜欢这种生活,拼命想换个活法。

恰逢西方新思想涌入中国之际,她拼命学习知识,在外做小工赚取学费,勤工俭学、每天苦读。

一步步靠着汗水往上走,陈司寇一路考进了北京大学。

至此,她的人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得到了升华,立志要成为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为祖国奋斗,为自己的美好生活奋斗。

96岁北大教授夫人,患癌后自行断食断水,离世前遗言惹人深思!

在这里,她接触到了许多志同道合、学识渊博的人,也结识了与她相守一生的爱人赵宝煦。

赵宝煦参加过学生 运动,对这个性格直爽、独立自由的女孩很是欣赏,两人结成伴侣,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成了对方最信任的依靠。

新中国成立之后,赵宝煦回到北京大学任职,成了北大的政治系主任,陈司寇也在北京的一所中学担任老师。

才子佳人,柴米夫妻,两人相伴多年,一直到2012年1月,90岁的赵宝煦老先生因为癌症离世。

96岁北大教授夫人,患癌后自行断食断水,离世前遗言惹人深思!

这之后陈司寇就开启了自己的独居生活,她很思念丈夫,但并没有一味沉溺其中。

她很高兴能陪丈夫走完这最后一程,也很庆幸,丈夫走的并不痛苦。

少了一个人的陪伴,她想尽办法让自己过得充实,每天读书看报,洗衣烧饭,从不让自己闲着,偶尔身体出点小毛病也不肯轻易去看医生。

在陈司寇的认知里,即便是老了也要活得体面,不能成为颓态的弱势群体,更不能因为贪生畏死而活在恐惧与臆想里。

96岁北大教授夫人,患癌后自行断食断水,离世前遗言惹人深思!

“我已经活够本了,人固有生死,没什么可怕的。”

4、

2015年,陈司寇出现了尿血情况,她冥冥中感觉到自己到了生命尽头。

这一次看书按摩不能解决问题了。

在子女的劝说下,她去医院做了检查,发现左肾上有一个肿瘤,医生说很可能是癌症,必须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陈司寇最终还是不肯接受治疗,她对子女们说,自己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与其做手术承担不必要的风险,不如坦然面对。

96岁北大教授夫人,患癌后自行断食断水,离世前遗言惹人深思!

没人拗得过她,这个九十五岁的老太太离开医院回到家里,选择用自己的“治疗方法”保养身体。

她调整饮食,不再吃酸性的鱼肉,改吃碱性的蔬菜,每天依然忙碌着看电视看书,一粒药也不肯吃。

不知是肿瘤确实不严重,还是这种积极心态起了大作用,整整两年里陈司寇身体没再出现毛病。

世人都愿长寿,千古一帝秦始皇都修丹炼药想要长生不老,更别说普通人了。

然而在陈司寇看来,生命更重要的是厚度而非长度,人吃五谷得百病,如果每天掰着手指数自己还能活几天,那真是生不如死的煎熬。

这种自我修养的平静日子,终于还是被病魔打破。

96岁北大教授夫人,患癌后自行断食断水,离世前遗言惹人深思!

两年后,97岁的陈司寇再度进了医院——那颗如定时炸弹一样的肿瘤,终于爆炸了。

这次病魔来势汹汹,短短半年,陈司寇就到了无法下床的地步。

但她依然不肯吃药,直到病症发作都没有到医院复查过,子女们轮番劝说也不顶用。

她只说了一句话:“我的年纪已经到了,现在只希望走得快一点,不给孩子们和社会添麻烦,自己少受些罪。”

这句话让孩子们无法反驳,也令人我们深思——在生命尽头,到底是该多挽留,还是该体面离别?

2017年10月17日,在生命的倒数第四天,陈司寇开始断食。

她的头脑特别清醒,但除了饮水其他一律不吃。

生命的倒数第二天,她断水断食,把饭放在她嘴边,她也会用手捂住嘴,“撬开嘴我也不吃。”

96岁北大教授夫人,患癌后自行断食断水,离世前遗言惹人深思!

10月21日,4天水米不进的陈司寇安详的闭上了双眼,给她坚强、从容的一生画上了圆满句号。

她走的干脆利索,带着自己最后的尊严,没留下任何遗憾的事。

人总是无法决定如何来到世界,但可以决定如何离开。

不是每个人都有陈司寇这样的勇气,活着的时候用尽全力,死了也不带遗憾,只留下一句饱含哲理的遗言任后人思考。

中国早已迈入老龄化阶段,60岁以上人口越来越多,近乎占据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96岁北大教授夫人,患癌后自行断食断水,离世前遗言惹人深思!

关于“养老”、“老年人精神状态”、“老年医保”等词条,一直是社会上热议的问题,但对于所有老年人来说,最绕不过的一个话题其实是“死亡”。

这是一个未知领域,在生命力不断流逝的事实面前,老年人难免感到恐惧。

畏惧是必然的,但是畏惧过后,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做到陈司寇一样淡泊通透,毕竟还是难事。

尤其是独居、丧偶的老年人,如果子女不在身边,很容易会感到孤独与无助,他们的心理状态往往更值得我们关注。

这些老人最需要的,往往就是陪伴与爱。

人总会老去,我们如今让老年人老有所依,相信未来我们的老年生活也能温暖美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96岁北大教授夫人,断食断水4天结束生命,留下一句话引人深思
...的生命。临终前她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至今都令众人深思。那么陈司寇为何要这么做呢?她又留下了一句怎样的话? 2陈司寇的丈夫赵宝煦出生在一个贫穷的知识分子家庭里,10岁时才进
2023-04-30 13:27:00
北大教授夫人陈司寇:丈夫去世后笑对生活,96岁选择断食结束生命
...吧!我想很多人都听说过北大教授赵宝煦的名字,而他的夫人陈司寇估计有些人也略有耳闻。但她为何96岁选择了绝食结束自己的生命呢?我们一起来寻找其中的原因吧!一、丈夫逝世后,陈司寇
2024-11-22 14:55:00
厉以宁的传奇人生:同学代填高考志愿选择经济系,曾是北大资料室“扫地僧”
...究的文章《波兰经济新面貌》。这篇文章显示了一位好学深思的青年在学问上的抱负和独立探索的精神。据文汇报报道,1955年厉以宁毕业留校,在经济系资料室工作。当时的资料室除了向老师
2023-02-28 09:16:00
“北大天才”许晨阳,弃美回国6年后再次返美,留下3句话令人深思
...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许晨阳的三句话也值得人们去深思反省。许晨阳最初放弃所有只身回到祖国,这已经很能证明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但再度赴美的决定也是那般令人感慨,我们该去改变,我
2023-02-25 08:26:00
“北大天才”许晨阳,弃美回国6年后再次返美,留下3句话令人深思
2012年“北大天才”许晨阳从美学城归来,投身中国学界,满载赞誉。2018年在北大任教六年后,毅然出走,国内骂声一片。许晨阳从“北大天才”到“毁誉参半”,是什么原因让许晨阳放弃自
2023-05-09 13:09:00
...家一起分享电影的戴锦华教授,她以一部惹人发笑又引人深思的法国喜剧电影《一出大戏》和现场2000多名观众重逢。《一出大戏》是埃马纽埃尔·库科尔导演的成名作。在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
2023-02-24 04:17:00
屠岸贾与其夫人孟姜的结局如何?由阎建钢执导的大型历史剧《赵氏孤儿》日前正在浙江如火如荼地热拍。剧中,徐露扮演大奸臣屠岸贾的夫人“孟姜”,天性单纯简单、温婉善良,有着与其夫截然不同
2023-10-22 21:00:00
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只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孤今病危,不能再与众卿相叙大事,特以家事相托。孤长子曹昂,刘氏所生,不幸早年殁于宛城;今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
2023-09-03 15:51:00
北大教授3分钟的演讲,赢得无数掌声,曾直言:院士围着处长赔笑
...毅教授只用了236秒(3分多钟)的时间将讲出来一个引人深思的事实。演讲中,饶毅教授先是为即将毕业的学生们进行祝福,但话锋一转,饶毅教授也讲出来一个“现实”:有的人成功是丧失良
2022-12-26 07:0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