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
本报记者 张慧膑
“种完瓜菜种水稻,既能赚钱又有口粮,现在农民的日子也不差咧!”站在田埂上,崖州区城西村村民陈增伟感慨着。
不远处的镇海田洋,一场“钱粮双丰收”现场会正在举行。随着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排排绿色的秧苗为田洋披上了新的“绿装”,也种下了新的希望。
这种种完瓜菜种水稻的模式,在崖州区很受“追捧”,受益群体也不断扩大,一场稻菜轮作3.0版本的“战役”也打响了。
多种轮作模式
促进增产增效
为保障粮食稳产增产,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三亚着力在“钱粮双丰收”上下好先手棋,充分利用国家南繁硅谷的创新优势,以科技驱动农业转型升级,探索通过“菜+稻+绿肥”轮作,实现增产增收。
2022年2月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红波调研崖州区时提出“选用优质南繁水稻品种,采取集中连片方式,将崖州打造成为高产水稻种植示范基地,进而扎紧‘粮袋子’,撑起‘钱袋子’”。崖州区结合冬季瓜菜产后耕地撂荒、南繁育制种夏秋季耕地闲置等情况,连续3年探索运用耕地“菜+稻+绿肥”等多种轮作模式,打造千亩良种良法示范基地,助推南繁科技成果转化,有效解决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土地闲置撂荒等问题,实现农民增收、粮食提质、土地增效。
与此同时,崖州区积极探索运用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的有效组织形式,落实粮食生产责任。积极推动金融资本参与,建立保险保障,有效提高农户种粮抗风险能力,为稳定粮食生产保驾护航。夯实利益保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立产销对接,实行订单生产,按市场价兜底收购,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作为一家专业化种植企业,我们推进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把粮食单产和品质提升上去,推动实现‘钱粮双丰收’。”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范庆军说,今年将在崖州区种植水稻1000余亩,其中在镇海田洋打造200余亩良种示范基地,重点试种海南好米品牌。
崖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阳超介绍,崖州区推行南繁用地“分时托管”与农户土地“分时出租”,实现政府、南繁单位、平台企业、农户(合作社)多主体效益最大化。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提供政策、资金、资源支持,保障粮食生产任务顺利完成。平台公司承担粮食生产任务,得到政策资金、资源支持。农户方面分阶段提供土地资源,获得租金收益和免费地力提升。合作社方面负责整合闲置土地资源,落实粮食生产任务,获得租金保底和收益分红。
持续迭代升级
产量再创新高
“稻菜轮作”模式是否真的好?答案在农民的笑容里,数据也最能“说话”。
2023年,崖州区完成水稻种植面积3.38万亩,同比增长1328亩,产量增长约500吨,增加农民收入约300万元。其中“南繁+稻+绿肥”轮作模式推广面积约8000余亩、“菜+稻+绿肥”轮作模式推广面积约2.5万亩;
2023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52元,同比增长8.3%。采用机械化插秧、统防统治等方式,节约生产成本200元/亩;通过规模化种植,发放各类种粮补贴,净收益增加超过500元/亩。释放出来的劳动力可通过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平台公司返聘脱贫户统一管护农田,可增加务工收入2500元/月;
2024年,全区种植水稻面积3.5万余亩,预计同比增产4000多吨,增加产值1800余万元。
该模式也得到认可,“推广稻菜轮作模式蹚出粮食绿色高产新路子”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名单。
产量“三连增”、收益”三级跳“、土地“三次收”……持续迭代升级,积极打造“稻菜轮作”3.0版本,今年崖州区的目标也更清晰:通过五大新路径,实现三个总目标,促进“钱粮双丰收”。以挖掘“非粮化”整改地块、南繁用地潜力,守牢耕地底线;推广绿色化、标准化、机械化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探索“花+稻+绿肥”“果+稻+绿肥”等多样化轮作模式;实施鱼稻共生、蛙稻共生等综合种养业态;打造品牌、质量、销售多维支撑体系5个具体举措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为三亚高质量发展贡献崖州经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30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