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图/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上下学家长志愿者站门口,中午午休家长值班,晚自习也要家长值班,这届家长太难当了。”近日,记者听到部分家长反映,他们参与了如“家长护校队”“家长讲堂”等许多校园事务。其中,部分活动有利于发挥家校力量,促进孩子全面成长,部分活动则太“费家长”,易引起家长“疲劳感”。如何让家校发挥各自优势,达成教育合力,真正促进学生成长?记者听取了来自家校的不同声音。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欣潼、魏丽娜
家长声音
部分家校协作任务“太费家长”
上下学高峰时段,学校门口的秩序维护和交通疏导工作十分重要。记者获悉,广州不少学校利用家长资源组建“护校队”,即每天由家长轮流在校门口值班,催促车辆即停即走,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事故。在发挥家校力量护航学生安全方面,护校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长期下来,家长难免“疲惫”,参与人数逐渐减少,护校队员的征集成了难题。记者采访多位家长了解到,在轮岗方式上,目前有的学校以家长自愿报名为主,有的则实行班级轮流制;在轮岗时间上,有的学校护校队长期需要家长轮流“站岗”,有的学校只需家长在特定时段值班。
“我家孩子所在学校组织了家校护卫队,每位家长大约每个学期轮岗一次。学校早上7时30分开门,家长要从7时30分起值班到学生都进入校园。因为时间比较早,不影响上班,我们大多数家长都能接受。”孙女士的孩子在越秀区一所小学就读。在她看来,校门口路况复杂,尽管学校有保安,但家长也愿意协助承担一些工作,共同目的在于保障孩子的安全。
“一学期一次的护校队活动是可以接受的,唯一不方便的是时间。孩子下午四点左右放学,但这时还没到常规下班时间,对像我一样工作地点距离学校较远的家长来说,需要专门请一下午假去维护孩子放学时段的安全,比较难协调。”赵女士的孩子也在越秀区就读小学。由于该校家长报名护校队的意愿不高,学校便依据学生的学号要求家长轮流参与。
作为家委代表,赵女士十分认同家校协同育人的理念。在时间合适的情况下,一般她都会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家校协同活动。“但是,目前孩子所在班级的老师把很多统计工作也交给家委代劳,甚至包括家长会PPT和期末的学生手册评语,这就超出了家委的职责范围。”赵女士坦言,面对这些要求,家委一般都不好意思拒绝。
除了护校队,“家长讲堂”也是目前家校进行协同育人的普遍方式之一。小学家长钱女士介绍,孩子的班级每周都会开展“家长讲堂”活动,即由家长结合自身职业特点和经历,到学校给学生讲课。虽然活动以自愿为原则,家长们的参与意愿也较高,但在钱女士看来,一周一次的频率有些高。
钱女士坦言,作为双职工家庭,她与丈夫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到校参与活动。老师在开家长会时呼吁家长参与活动,让她倍感压力。“学校组织‘家长讲堂’等家校协同活动的初心很好,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只是我希望活动频率适度降低,让家长能以更灵活松弛的方式参与。此外,像上下学维护秩序、午休看管、‘家长讲堂’等活动都在工作日开展,双职工家庭实在分身乏术,难以参加。”
一线经验
学校发挥主导作用 家校不缺位不越位
“午休看管、护校队值班……家校协同育人,某种程度上成了‘家长帮忙’‘费妈费爹’。”有受访家长指出,在护校队等事务中家长所反映的“疲劳感”,来源于家校协同育人工作流于表面,成了家长负担。学校如何发挥好家长的作用,增强家校之间的良性互动,让家校合作真正达到应有的育人效果?
“我们不会硬性要求家长参与任何活动,但所有的活动,我们学校都首先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勇挑大梁,也鼓励有意愿、有条件的家长共同参与,发挥价值,感染和带动更多家长。”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校长赖海虹介绍,在家校共育活动中,该校发挥主导作用。例如,该校护校队以校内教师为主力,在上下学时段值班,安排定期演习和培训。家长只在下午放学时段,以自愿报名为原则,协助教师共同保障放学繁忙时段的学生安全。
除了放学时段的护校队,该校家长参与较多的活动还有午餐陪餐工作、“家长闪光课堂”等。赖海虹介绍,由于许多家长关注食品安全,为了让家长更安心,学校每天邀请一位自愿报名的家长,进入教室陪学生共进午餐。“家长的参与度非常高。我们还邀请家长一起参观和遴选午餐供应服务商,尊重家长意见,让家长成为学校管理的好帮手。”
此外,该校通过引入家长、社会资源,丰富学校教育内容。例如邀请有专业特长的家长进校开展主题讲座,形成家长课堂资源库;引入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街道派出所、社区卫生指导中心、消防宣传体验中心等单位的资源,开展自然生态教育、防拐教育、健康教育、消防教育、财商教育等,让学生拥有更多元的实践体验。
“家长走进校园,成为孩子和其他同学的一束光,这是学校邀请家长协同共育的初衷。”在赖海虹看来,学校应在校家社协同共育中发挥好主导作用,在尊重家长意愿的同时,积极发挥他们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为家校合作提供专业指导,同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获得价值感和成长。“家长以言传身教为孩子做好示范,这是老师无法取代的教育效果。”
赖海虹也建议道,学校应关注家长参与校园事务的感受和建议,及时感谢家长们的付出,同时推动家长更新教育理念,了解校家社共育内涵,获取更多专业的育儿知识。此外,要打造更优质的育人环境,针对部分事务,学校可引入社会力量和社区资源,例如带领学生走入社区,开展献爱心、安全、研学等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彩的学习体验。
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老师唐蔚雯指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终极目标是促进孩子的成长。在这一目标面前,家长和学校各司其职,既不缺位,也不宜越位。双方应互相给予足够的信任,畅通家校沟通渠道。“相互信任和宽容,营造和谐的家校关系,我们理想中的家校协同育人应该是有心、有爱且温暖的,让每位家长和老师都在其中获得价值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9 0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