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太原轨道交通项目实施时间不长,但起点却不低。定于2月22日开通运营的太原地铁1号线,从列车运行到乘客服务,随处可见高科技的应用。
安全地将乘客送抵目的地是交通工具的首要任务。为了保障安全营运,1号线积极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运营安全保障体系,为乘客打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俗称信号系统,是列车的“大脑”,控制列车安全高效的运行。1号线信号系统创新性地采用了基于智能感知的列车自主运行控制系统,不仅为列车装备了“聪明大脑”,更是配备了“智慧眼睛”。中国铁建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公司建设管理部工程师韩鹏威介绍,该系统相对于传统全自动运行系统,通过车与车之间的直接“对话”,使列车变得更加聪明,具备了自主运算、自主规划、自主决策的能力,突破了传统“车—路”分离控制模式,通过“车—车”“车—地”的协同控制,实现列车自主运行。
同时,1号线所有列车均配置了安全性最高等级SIL4级的智能感知系统——“列车鹰眼系统”,利用人工智能,通过雷达、摄像机等设备实时探测列车运行前方障碍物信息,并根据实时探测信息控制列车运行,为司机“增添”了一双眼睛,避免了列车撞人撞物风险。韩鹏威说,“列车鹰眼系统”在直线区段探测距离约300米,当发现前方有异物侵入或人员误入轨道时,会及时报警并自动控制列车降速停车,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保障列车安全运行不仅涉及车辆本身,还与轨道、供电等系统息息相关。韩鹏威介绍,1号线采用先进的智能运维系统,实现对列车、轨道、供电等关键设备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有效提升运维效率,保障运营安全。他说,列车智能运维系统通过安装在列车上的传感器,实时采集列车运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对列车关键部件的状态监测和故障预警,有效预防列车故障的发生。轨道智能巡检系统利用轨道检测车和轨道巡检机器人,对轨道几何尺寸、钢轨表面状态等进行自动检测,并生成检测报告,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轨道隐患,保障列车运行安全。供电智能监控系统对地铁供电系统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确保供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1号线运营公司秉持“创新、绿色、智慧、平安”建设理念,将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城轨交通深度融合,聚焦全生命周期智能建设运维。在节能降耗上,采用行业领先的数字化供电技术,配合制动能量回馈及分散式无功补偿系统,提高了电能质量和节能效率。在车辆运行上,搭载了网轨检测等五大在线监测系统,给乘客提供更安全的乘车体验。在车辆检修上,采用智能巡检机器人,配合智能化运维系统,提升了列车检修效率。
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发生,1号线各种安全措施都有备份。“就拿列车自动驾驶为例,1号线采用的列车可完全实现自动驾驶,但车上还有随车司机。”韩鹏威说,1号线一期车辆采用全自动驾驶最高自动化等级生产研发的A型车辆,具备高效重载、绿色智能、安全可靠、数字节能等特点。列车最高时速80公里,最大载客量2500多人。列车具备自动唤醒、自动运营、自动休眠、远程控制等多种功能,在照明系统、空调系统、智能运维系统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升级,提高了乘客乘车的舒适感和体验感。
硬件先进,服务乘客1号线也不落后。1号线各车站设置有智能导乘系统、智能客服机器人等设备,为乘客提供信息查询、路线规划、票务办理等服务,提升乘客出行体验。1号线开通后,运营公司还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挖掘运营数据,为运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1 2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