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绿”精灵的山水行丨安且吉兮,“鲵”我共享绿色家园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8-12 21:56:00 来源:杭州网

编者按:安吉小鲵、“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东方宝石”朱鹮……这些活跃在浙江山林、河湖间的“小精灵”,曾经是濒临灭绝的珍稀濒危物种,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已逐渐在“浙”重生,不仅成为了生态系统的“晴雨表”,更是浙江践行生态文明、推动共同富裕的生动注脚。

潮新闻讯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之际,浙江在线发起《“美丽中国从哪里来”——“绿”精灵的山水行》蹲点观察报道,记者跟随护林员、保育员一起走近“小精灵”的居住地,捕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展现浙江“向绿而行”的飞跃发展和喜人变化,共同描绘美丽中国的时代新画卷。

一大早,解海田又上山了。

从东关岗保护站出发,沿着右侧石阶拾级而上,行走半小时山路,一片被称作“千亩田”的沼泽湿地出现在眼前。这片湿地静卧于湖州市安吉县龙王山上海拔1350米处,是浙江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称“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茵茵绿草之下,栖息着我国特有的珍稀两栖动物——安吉小鲵。

安吉小鲵,人称两栖界“大熊猫”,上世纪90年代首次被发现于安吉,其外形像壁虎,“皮肤”光滑似泥鳅,因对栖息地环境要求严格,种群数量十分稀少。为抢救和保护它们,这些年,龙王山的高山上常年活跃着一群“守护者”——安吉小鲵护卫队,身为东关岗保护站护林员的解海田,就是其中一员。

精心守护两栖界“大熊猫”

“我们每天要去山里巡视两次,一次来回两小时左右。”脚下这条环绕“千亩田”的巡护山路,解海田已经走了6年,十分熟悉。

巡山并非简单走走,更多时候,解海田像是在打一场以湿地为原点的“游击战”,在巡护中既要提防野猪等山间动物误入湿地,又要避免上山的游客“吵”到安吉小鲵。

“安吉小鲵栖息地狭小,对周围环境变化又敏感,无意闯入可能踩踏、破坏它们脆弱的家园。”解海田解释。近年来,龙王山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不少前来徒步、露营的游客,劝返误入保护区的游客成了他巡护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节假日和冬季安吉小鲵繁殖期,他所在的护卫队还会加密巡护频次与力度。面对不理解的游客,他会耐心解释,有时还要跟随一段路,确保游客离开核心区。

盛夏时节,驻足“千亩田”,湿地已被茂密草丛覆盖,难觅安吉小鲵踪影。一起上山的保护区管理中心保护利用科科长、安吉小鲵护卫队队长汪贤挺,跟这群小家伙已经打了19年交道,深谙其习性。“它们世代生活在这片15亩的湿地里,平日深藏在底下的泥炭藓内,只有冬季繁殖时,才会出现在大大小小的水坑里。”此时,也是护卫队工作最繁忙和艰苦的时段,即使山上气温降至零下20℃,大家依旧要顶风冒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前来查看繁殖情况。

“绿”精灵的山水行丨安且吉兮,“鲵”我共享绿色家园

“千亩田”湿地 记者 陈雷 摄

这样的挂念与安吉小鲵的习性密不可分。安吉小鲵成体仅巴掌大小,天性胆小不爱动,在大自然中拥有鸟类、鼠类、野猪等诸多天敌。为躲避天敌攻击,它们选择在冬季交配繁殖,但也因生存环境狭小、食物有限,种群内出现“强吃弱”的现象,最终野外存活率不足5%。而比这更严峻的威胁,来自这片栖息地的变化。安吉小鲵对栖息地的土壤、水质、空气等均有要求,被视为人类生态环境的“报警器”。

“全球50%的安吉小鲵都生活在‘千亩田’,但这些年灌木等植物不断入侵,湿地在逐渐萎缩和退化。”汪贤挺忧心忡忡。

保护安吉小鲵,首要的是守护它的家。这些年,保护区通过强化日常巡护、增设防护设施、成立生态联勤警务站等措施构建起保护网的同时,还联合科研院所对安吉小鲵的家园开展长期监测和研究。“目前我们已积累海量生态数据,接下来会基于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制定出一套精准、科学的生态修复方案。”汪贤挺透露。

这些努力正惠及更多群山间的精灵。2017年7月,为加强对安吉小鲵及银缕梅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千亩田”所在的安吉县龙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省级到国家级,保护区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同步升级,安吉小鲵和“邻居们”迎来更安静的家园。如今,保护区内有维管植物1478种,脊椎动物278种,昆虫174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12种,是浙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安吉小鲵有了“精装房”

保护工作不止于野外。在“千亩田”不远处的东关岗保护站,保护区还为安吉小鲵搭建了一处“人工家园”。

走到保护站50米外的一处平房内,汪贤挺推开大门,数个玻璃缸映入眼帘。这座由保护站早期护林房改造而来的安吉小鲵小型孵化房,记录着团队早期对小鲵的人工保育探索。

“刚开始大家将采集回的卵袋放在玻璃缸里孵化,但我们发现,孵化后的幼体数量一直在减少。”疑惑的团队几经观察,发现了谜底:安吉小鲵幼体存在严重的互食习惯。“后来我们就用筛网把玻璃缸隔成‘单间’喂养幼年小鲵,阻止它们互食,这套装备还申请了国家专利。”汪贤挺说,为最大程度模拟安吉小鲵的“原生家庭”,保育团队还从山上引来山泉水喂养这群小家伙。

“绿”精灵的山水行丨安且吉兮,“鲵”我共享绿色家园

人工保育的安吉小鲵幼体 记者 陈雷 摄

度过危机四伏的“童年”后,这些安吉小鲵也将从“游泳池”搬家到“陆地”上。在保护站一楼内,汪贤挺将记者带到一个个透明的长方形盒子前。掀开盒内的黑色泡沫材料,指甲盖大小的安吉小鲵幼体趴在黑色土壤上,几乎与其融为一体。“这些是退了腮的小鲵,黑色泡沫模拟了泥炭藓里的环境,别看它们懒洋洋的,捕食时却很凶猛。”汪贤挺指着周边的扭动红虫介绍,这便是安吉小鲵的食物。

“绿”精灵的山水行丨安且吉兮,“鲵”我共享绿色家园

安吉小鲵幼体 记者 陈雷 摄

在保育团队的悉心照料下,安吉小鲵幼体得以安稳成长。但对它们而言,广袤的大自然仍是它们的最好归宿。为了使其更好适应野外,保护区在站内为安吉小鲵打造一处“精装房”——一座模拟“千亩田”湿地环境的生境池,既供其生活,也便于科研观察。“池内设有湖泊、泥炭藓、蕨类植物等要素,我们还培育了浮游生物、蚂蚁、蚯蚓作为食物,它们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后,回到野外也有生存技能。”汪贤挺说,保护区每年会人工保育50尾安吉小鲵幼体,待其长大后放归自然,补充野外种群数量。

“绿”精灵的山水行丨安且吉兮,“鲵”我共享绿色家园

生境池 记者 陈雷 摄

经过多年合作研究,如今保护区已建立一套稳定的安吉小鲵保育方案,将其成活率提升到70%以上。据统计,保护区累计人工保育安吉小鲵幼体约1500尾,并放归原栖息地。

生态红利激活乡村经济

当保护团队在寂静高山上守护着这群“精灵”时,与山顶的静谧截然不同,龙王山脚下的村落正洋溢着暑期的喧嚣与活力。

驱车穿行在龙王山脚下的村落间,多个漂流点热闹非凡,彩色的皮划艇在溪流中穿梭碰撞,游客的欢笑在山间回荡。“山里风景好,也没那么热,是避暑的好地方。”一位游客告诉记者。“夏天周末人多的时候,毛估估一天1万人有的。”在山脚下的一处漂流点,工作人员透露。

山水相融的自然生态,让龙王山脚下日益热闹。夏日,龙王山海拔500米处的安吉县章村镇长潭村,“山风竹韵”民宿的老板储春荣正忙着招待客人,当天虽是工作日,民宿的15间房却已满房。“夏天是我们的客流旺季,入住率在95%以上,很多游客冲着龙王山原生态的好山好水来的,也有很多来考察生物多样性的科研团队。”储春荣说。

这家民宿,是储春荣在自家宅基地上建起来的,早在2007年,瞄准进村客流,他就开起了农家乐,那时只提供简单餐饮,这些年,长潭村客人越来越多,他的农家乐升级成了民宿,他开始学着增加泳池、西餐、下午茶等服务。

“绿”精灵的山水行丨安且吉兮,“鲵”我共享绿色家园

储春荣开出的民宿 记者 陈雷 摄

令人欣喜的蝶变,源于当地生态保护带来的良性循环。从民宿二楼露台环视四周,青山叠翠,溪涧清幽,这里与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紧密相连,经过持续多年的生态保护与治理,村内的乱砍滥伐现象已销声匿迹,河道重现往日清透。

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资源,正转化为生态红利激活乡村经济。近年来,长潭村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村内开出了1家漂流和100多家民宿,全年旅游收入超1.5亿元。“过去村里的年轻人一心想往外跑,现在自然环境好了,游客多了,能在家门口赚到钱,小年轻都回来就业创业了。”储春荣细数着这本“生态账”,现在,他家的民宿年营收也较初期翻了几番。

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统一,重塑了村民们的自然保护共识。“大家都自觉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提到山上的安吉小鲵,储春荣告诉记者,“保护区宣传到位,大家都知道山顶住着珍贵的‘小娃娃鱼’,不能去打扰它们。”

夕阳西下,高山上,“千亩田”湿地渐渐融入苍茫暮色,安吉小鲵在家园安居,山脚下,错落有致的民宿亮起点点灯光,村民在家乡乐业,群山之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同繁荣的画卷正徐徐铺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2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广州海洋馆焕新升级 开门迎客
6月25日,广东广州,“绿色家园·守护深蓝”广州海洋馆开业活动在广州动物园内举行。全新升级的广州海洋馆建筑面积扩至约2万平方米,园区打造了雨林探秘、奇幻之境、精灵海湾、未来海四大
2024-06-26 09:36:00
本文转自:楚雄日报“绿色精灵”舞翩跹 飞出大山放声歌—— 楚雄州打造“绿孔雀之乡”纪实(下)楚雄日报全媒体记者丁忠泽当“大师兄”遇上“孔雀公主”,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2021年9
2023-02-25 11:03:00
“守护好一江碧水” 催生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厚重,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岳阳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山水田河湖林草自东到西、从高到低依次排开,生态形态多元,生态物种多样。岳阳临湘的药菇山是中药资源的宝库,“药菇山上中药全,只
2023-04-25 07:03:00
...把生态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发展优势,奋力打造蓝绿交织、山水交融的生态城区。坚持系统思维,持续织密生态绿网。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是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作为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
2023-08-23 10:13:00
守护蓝天精灵 共筑生态家园——平度公安开展“爱鸟周”宣传活动
鲁网4月23日讯(记者 潘亚妮 通讯员 庚汝沂)春风拂绿野,鸟语唤新晨。2025年4月23日—29日是山东省第44届“爱鸟周”,在我国爱鸟护鸟成为一种风尚,国家更是以固定的形式延
2025-04-23 15:58:00
...探访即将开放的生态美景。芳茂山生态修复项目以芳茂山山水资源为核心,腾退周边“危污乱散低”企业和民房,打造集风景旅游、文化体验、运动休闲、商业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山水客厅。
2023-06-14 15:48:00
...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用途管制制度全面建立并严格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功能重要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有效提升。《方案》强调,发挥科
2024-01-15 11:13:00
山水家园 甜蜜屏边丨万玉才:生命以痛吻我 我却报之以歌
本文转自:云南网在屏边回香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基地见到万玉才时,他正忙活着给猪仔喂食,并查看生猪长势情况。“我们的生猪基本都要饲养1年以上才出栏,主要用于加工油浸肉、红烧肉
2023-07-05 17:52:00
在这个绿色家园中,让身心得到全面滋养,焕发活力
...森林养生旅游的魅力,迈向更加美好的健康生活。在这个绿色家园中,让身心得到全面滋养,焕发活力。
2023-11-02 17:13: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连日天气晴好,不少市民利用周末时光,带着家人走进附近公园,或与好友相约登山骑行,亲近自然,享受这景致如画的深秋。11月1日
2025-11-02 12:57:00
制作香薰蜡片 感受温暖亲情
图为制作香薰蜡片活动现场10月31日,梧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香薰蜡片DIY”体验活动。社区中青年女性与家中长者共同参与
2025-11-02 14:30:00
广东一地有人在水库边放生大量猫咪 水库管理所回应:联系相关部门进行收容,往年也有类似情况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有市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广东清远迎咀水库旁有一伙人放生大量猫咪。11月2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就此事联系到迎咀水库管理所
2025-11-02 14:34:00
根据太原市气象台预报,本周我市以晴天转多云天气为主,受冷空气影响,11月7日前后有一次降水、降温天气。昼夜温差较大,需注意早晚添衣
2025-11-02 18:07:00
16℃!降温、大风、降雨马上抵达福州!接下来天气更刺激……
注意!晴好天气暂告一段落,冷空气扩散,福州即将迎来降雨和降温。资料图最高温将跌至18℃记者2日下午从市气象台获悉,受冷空气扩散影响
2025-11-02 19:11:00
把黄叶印到手帕上!郑州市区最大银杏林迎来“颜值巅峰”
大河网讯 天高云淡,金风送爽。郑州市区文博广场,再度被银杏的黄叶所点亮。一年一度秋风劲,六百银杏再度黄。这是郑州市区面积最大的一片银杏林
2025-11-02 20:50:00
随着气温降低、冬季即将来临,太原植物园、太原动物园、迎泽公园、龙潭公园、五一广场等处,积极开展精细化管护工作,通过树木修剪
2025-11-02 07:17:00
薄雾轻笼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远山裹着轻纱,滦河水如丝带般穿行其间,共同构成一幅诗意长卷。摄制丨王伟、王会文
2025-11-02 07:48:00
近日,小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阳光出行”社区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与生活场景,在观察
2025-11-01 17:21:00
建立古树的“影像档案”,纪录片《中华古树》开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10月31日,人文自然纪录片《中华古树》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
2025-11-01 19:45:00
森林的悄悄话丨森林话防火①
阅读提示:11月,河南进入森林防火紧要期,也是全省森林防火宣传月。为提升全民防火意识,大河网联合河南省应急管理厅策划推出“森林话防火”系列漫画
2025-11-01 20:49:00
近日,我市“煤海探秘”、晋祠天龙山、双塔博物馆、太原植物园、汾河二库、崛山围山博物馆等多家景区发布消息,调整对外开放时间
2025-11-01 07:34:00
金秋时节,在石家庄滹沱河畔的廉州云湖风景区,格桑花、波斯菊等花卉全面盛放、交织成锦。漫步其间,仿佛闯入一幅秋日限定的浪漫画卷。摄制丨郭贤芳、戎晓杰
2025-11-01 07:35:0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金秋时节的镇宁西南外环,连片银杏与街景相映,铺展成一幅“绚烂明快”的治愈画卷。这份秋韵既是时光的温柔笔触,更是城市角落藏不住的秋日惊喜。来源:安顺市镇宁县融媒体
2025-10-31 22:02:00
3.3万只人工繁育橄榄蛏蚌放流淮河
大皖新闻讯 近日,安徽阜南县在淮河阜南段橄榄蛏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集中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3.3万只人工繁育的橄榄蛏蚌和4
2025-10-31 22: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