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我国科研人员实验室再现湍流磁重联触发太阳耀斑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1-17 18:3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记者 赵琬微)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在实验室实现激光驱动湍流磁重联物理过程,证实了湍流过程在耀斑快速触发中的重要性,为理解太阳耀斑高能粒子起源和加速过程提供重要依据。相关论文17日刊发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物理学》上。

太阳耀斑是一种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一次典型的耀斑爆发相当于数十亿枚氢弹爆炸。耀斑可产生多波段辐射,剧烈的耀斑会严重影响日地空间环境,乃至影响人类生活,因此认识和了解太阳耀斑意义重大。

我国科研人员实验室再现湍流磁重联触发太阳耀斑

带有日冕物质抛射的太阳耀斑示意图(受访者供图)

论文通讯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教授仲佳勇介绍,目前的理论认为磁重联导致了耀斑触发。磁重联是等离子体中方向相反的磁力线因互相靠近而发生的重新联结的过程,重联会将磁能快速转化为等离子体热能和动能。在天体物理中,磁重联模型还被广泛应用于恒星形成、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的耦合、吸积盘物理以及伽玛暴研究。

我国科研人员实验室再现湍流磁重联触发太阳耀斑

激光驱动湍流磁重联三维模拟图像(受访者供图)

依托上海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神光Ⅱ”装置,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在实验室实现激光驱动湍流磁重联物理过程。实验通过时空标度变换发现实验室湍流与太阳耀斑小尺度湍流结构一致,并且在电流片出流方向的电子能谱呈现非热幂律谱等特征,为理解太阳耀斑高能粒子起源和加速过程提供重要依据。

“利用国家实验室提供的高能量激光系统,科学家们能够在实验室中获得极端的物理实验条件,模拟多种高能量密度天体物理现象。”仲佳勇说,这种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来验证天文观测的理论模型,而且可以为发现未知的新物理过程提供途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网笃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19: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学了解到,我国科研人员依托上海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神光Ⅱ”装置,首次在实验室实现激光驱动湍流磁重联物理过程,并通过标度变换用于解释太阳耀斑爆发现象,实验证实湍流过程对
2023-01-18 02:32:00
2022年江苏交出这份“强科技”答卷
...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大会宣布重磅消息:位于南京的紫金山实验室发布国际领先水平重大原创成果——360-430GHz太赫兹100/200Gbps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系统
2022-12-28 05:31:00
...技术以及人工生态系统实验。采用导光管将阳光引入生态实验室,为作物生长提供阳光,并开发自动能源控制系统。“在溶洞内建设月球基地,还需要突破如何将大的建筑体密封以及如何远程操控机
2023-01-03 04:12:00
...堆和未来聚变堆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科研团队还在湍流驱动等离子体电流、偏滤器脱靶与高约束等离子体兼容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和《自然·通讯
2023-01-07 03:10:00
新时代年轮:2022中国科技风云录
...大实力,跑出了新时代中国航天的加速度。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天宫”在建造阶段已经进行了数十项在轨实验,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在国际上第一次完成了太空微重力环境下,水稻从种子到
2023-01-02 06:43:00
以心脏为灵感的管道液体能“顺流而动”
...湍流以心脏为灵感的管道液体能“顺流而动”研究人员在实验室研究管道。图片来源:奥地利科技学院 科技日报北京9月6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以脉动方式泵
2023-09-07 02:05:00
新研究成倍提升太阳能电池续航能力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实验室寿命超3500小时新研究成倍提升太阳能电池续航能力李崇文 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 冯丽妃近日,“90后”江苏小伙儿李崇文和他的博士生导师鄢炎发在《科学
2023-03-07 05:44:00
《自然》论文:以脉动方式泵送管道内液体或能提升效率降低能耗
...送的管流节能约9%。本次研究成果论文主要作者BjörnHof在实验室研究管道,图片来自(图片来自NadinePoncioniISTA)
2023-09-07 16:06:00
铸国之重器 攀科学高峰
...强磁场中心科研人员介绍,目前国际上有五大稳态强磁场实验室,分布于美国、法国、荷兰、日本以及中国合肥“科学岛”。在强磁场实验环境下,物质特性会受到调控,有利于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新
2023-09-18 00:2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