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1993年,北京首次申奥,仅两票之差惜败悉尼,多年后落选真相揭开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15 17:41:00 来源:西风文史天地

很多人认为,我国的第一次申奥是在2001年的时候。

但其实,早在1993年的时候,我国就已经申请过奥运会,只可惜当时以两票之差惜败给了悉尼。

为了1993年的这次申奥,国家方面可谓是付出了许多努力,所以当失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负责此事的人员大多非常难过。

伍绍祖非常痛心,当时便找到了邓小平先生悲愤的说:“此次申奥失败,一定是有外力在捣乱。”

事实上,伍绍祖的猜测并没有错误,在多年以后,澳大利亚奥委会的主席主动承认,当年悉尼能胜过北京确实是用了不光彩的手段。

那么,1993年北京首次申奥究竟发生了怎样的黑幕?而北京在2001年再次申奥的时候,又是如何取得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呢?

1993年,北京首次申奥,仅两票之差惜败悉尼,多年后落选真相揭开

与第一次奥运擦肩而过

奥运会第一次举办是在1896年的时候,当时奥运会举办地点是在希腊,因为举办得非常成功,所以之后奥运会便成为了所有国家都渴望举办的盛会。

之所以如此,是大家都认为奥运会四年才举办一届,而且参加的选手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哪个国家能成为奥运会的举办地点,那对这个国家来说,不仅是地位的象征,还有利于发展当地的贸易与文化等。

可惜的是,想要成为奥运会举办国的国家里,并不包括当时的清政府。

早在1894年国际奥委会决定举办奥运会的时候,负责人顾拜旦就曾对清政府发出过邀请。

然而,当时清政府官员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为慈禧太后过生日一事上,哪有心思去搭理这个异国的盛会,因此清政府便这样错过了第一次奥运。

等到之后奥运会的名声变得越来越大,清政府想要再次参加的时候,也已经没有机会了。

1993年,北京首次申奥,仅两票之差惜败悉尼,多年后落选真相揭开

大国奥运梦

在清政府倒台,民国建立以后,国际奥委会曾再次向民国政府发出邀请,希望中国能派人参加奥运会。

因为国内的环境错综复杂,此事一直拖到了1932年的时候才得以实施,当时刘长春等人代表着中国,去到了洛杉矶参加奥运会。

虽然此次奥运会因为路程太远,而政府又未将此事安排妥当,导致刘长春最终取得的成绩并不是很好,但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一次了。

当然,因为当时的国家还处于战乱之中,连吃饱穿暖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所以无论是参加奥运会的刘长春,亦或者是奥运会这次盛会,都没被太多人知晓。

奥运会真正在我国出名,还是在1984年的时候,当时的奥运会再次在洛杉矶举办,而徐海峰等选手也是代表我国前去参加。

在这场奥运会中,中国选手一扫先前许多年的颓势,一举拿下了十五块金牌,彻底打出了中国体育的名声。

而该消息传回国内以后,大家也是为中国选手所取得的成绩而感到骄傲。

1993年,北京首次申奥,仅两票之差惜败悉尼,多年后落选真相揭开

正是从这次奥运会结束以后,我国便有了申办奥运会的想法,作为我国“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更是不遗余力地支持此事。

1990年7月3日的这天,邓小平同志来到了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进行视察,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伍绍祖则是在一旁陪同。

为了让伍绍祖有信心办好此事,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道:“我这次来这一趟,便是为了看中国的月亮圆,还是外国的月亮圆。我们国家发展到现在不容易,但有些年轻人还是认为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的要圆,这一点是非常不好的,一定要对自己国家有信心才是。”

在说完此话以后,邓小平又将话题引到了奥运会一事上。

他说道:“我们已经建设了这么多体育设施,如果不办奥运会的话,那不就白白浪费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吗?”

邓小平的一番叮嘱让伍绍祖下定了要办奥运会的决心,他在回去以后便向中央领导汇报了与邓小平的这番谈话,于是申办奥运会一事就这样开始了。

1993年,北京首次申奥,仅两票之差惜败悉尼,多年后落选真相揭开

在得知北京要进行申奥的时候,国际奥委会的主席萨马兰奇曾经友善地对我国申奥委负责人孙大光说道:“此次北京虽说有申奥的机会,但遇到的对手会有很多,你们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萨马兰奇说的确实没有错,此次北京的劲敌确实不少,除了德国柏林与英国的曼彻斯特实力不弱以外,澳大利亚的悉尼对北京的申奥之路也有着很大的威胁。

面对如此多的强大对手,中国申奥委也是莽足了劲,誓要从此次申奥中胜出。

为了让申奥的工作可以顺利完成,筹备此事的伍绍祖沿用了此前组织北京亚运会时就用过的计划网络图,如此一来,申奥工作得以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

为了改变此前外国人对中国发展的刻板印象,申奥委还专门邀请了他国的奥运会代表前来我国参观。

因为那个时代网络还没有如今那么发达,而中国的发展又是一天一个样,所以许多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二三十年前。

等到这些外国人来到北京参观以后,不禁为中国这些年来的变化感到震惊,他们纷纷感叹道:“看来在此次申奥中,中国北京也有着很大的希望。”

1993年,北京首次申奥,仅两票之差惜败悉尼,多年后落选真相揭开

首次申奥失利

事实证明,这些各国代表的想法并没有错,在1993年9月23日国际申奥会开始以后,北京很快便以40票力压悉尼与曼彻斯特。

其中曼彻斯特仅得了11票,毫无疑问已经被淘汰了,至于剩下的悉尼,虽然也得到了数量不少的37票,但目前各国代表剩下没投的票数仅剩11票,北京占据的三票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就在最后一轮投票结束以后,悉尼却比北京要多了两票。

看着这样的结果,中国代表的内心纷纷失望无比,他们客气地向其他国家的代表打了一个招呼以后,便匆匆地离开了。

在回到国内以后,伍绍祖立即便找到了邓小平同志,他对邓小平同志说道:“此次我们申奥失利,外因要大于内因,直接原因便是美国的捣乱!”

伍绍祖之所以会将矛头对向美国,是因为自从北京宣布要申办此次奥运会以后,美国就千方百计地对中国的国际形象进行抹黑。

1993年,北京首次申奥,仅两票之差惜败悉尼,多年后落选真相揭开

比如,在北京宣布申奥奥运会以后,美国众议院曾通过一个决议,他们在此决议中提到“中国是一个没有人权的国家”,想要以此来阻止中国申奥成功。

以整个美国国会来阻止中国申奥,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是非常荒唐的,但美国却还如此做了,可见其为了打压中国可以说是不择手段。

而除了此事以外,美国还制造了大大小小二十多起事端,企图以此来破坏中国的国际形象,说美国是造成中国申奥失败的外力因素丝毫不过分。

而美国做了这么多件事情,此次在中国申奥的过程中再掺和一脚,给中国添麻烦也不奇怪。

邓小平也赞成伍绍祖的猜测,他告诉伍绍祖:“当我得知北京申奥失利以后,第一反应就是有人捣鬼,但我们不能因为有外人捣鬼就放弃继续申奥,此次不成没有关系,我们要总结好经验,争取下次成功。”

事实上,邓小平同志的见解确实是深远的,申奥本就很难在第一次就取得成功。

1993年,北京首次申奥,仅两票之差惜败悉尼,多年后落选真相揭开

按照国际奥委会的惯例,往往要经过四五次或是五六次才能成功申奥,中国在首次申奥就略输胜者两票,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而在中国首次申奥失利以后,国际奥委会的考察团成员其实也将北京申奥较为不利的方面,告诉给了中国申奥会负责人。

首先,北京的环保问题就与悉尼有着很大的差距,悉尼本次申奥以“绿色奥运会”为口号,很好地将奥林匹克运动与世界的环境保护风潮结合了起来。

而北京方面虽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让北京环境符合环保的要求,但无论是当时的水污染,亦或者是大气污染,都让调查小组更加青睐悉尼。

除此以外,悉尼因为已经举办过三次奥运会了,所以悉尼当地的体育设施与体育馆都是非常完善的,而北京相关方面的设施,可能无法达到举办奥运会的标准与要求。

由此看来,本次申奥之所以会失败,不仅有着外力的影响,北京自身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两相结合之下,才会惜败给悉尼。

1993年,北京首次申奥,仅两票之差惜败悉尼,多年后落选真相揭开

真相大白,北京欢迎你

在这一次申奥失利以后,中方并没有就此颓废下去。

在伍绍祖等国家体育方面负责人的带动下,北京申奥委很快便走出了2000年申奥失利的阴影,积极地开始筹备2008年的奥运会申请。

为了给予其他申奥委成员足够的信心,伍绍祖专门将北京此次申奥的优势列举了出来:“北京这几年在综合治理方面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尤其是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交通设施方面,与过去都不可同日而语。除此以外,我们国家的体育选手也在各个国际大赛中拿下了越来越多的奖项,这证明我国体育事业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与第一次申奥相比,此次北京的环境质量与交通条件确实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拿环境来说,在1999年的时候,北京的大气质量达到了三级以上的天数,便已经占据了全年的四分之三以上,而河流的水质也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而在交通设施方面,首都机场的新航站楼已经正式投入了运营,这让北京的航空运输能力明显增强,不断增加的高速公路线路,也让北京与周边地区的往来更加地便捷。

1993年,北京首次申奥,仅两票之差惜败悉尼,多年后落选真相揭开

除此以外,北京在此次申奥还提出了“新北京,新奥运”的申办口号,为的便是突出此次奥运的三大主题“绿色”、“人文”以及“科技”,这一开放式、国际化的理念,可以让北京在奥运会前后有一个崭新的面貌,以此来对奥运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不得不说,此次申办奥运会,中国的底气是非常足的,但就算如此,申奥小组的成员们仍然不敢掉以轻心,在经过上次那样的教训以后,所有人都明白了在结果出来之前,一切意外都有可能发生。

于是,申奥小组的成员们便将当年北京申奥失利的全过程进行了复盘,就在成员们埋头苦干的时候,美国的媒体却突然向外界透露了一个惊天消息:美国在申办冬季奥运会的时候,竟然通过付出巨款来让投票人将票投给美国。

正当所有人都在讨论美国的无耻行径时,没想到1993年悉尼成功申奥的真相也被曝光了出来。

原来,当年澳大利亚为了能够在最后一轮投票中胜出,专门找到了手中各持有一票的肯尼亚与乌干达的代表。

1993年,北京首次申奥,仅两票之差惜败悉尼,多年后落选真相揭开

为了说服这两国的代表将手中的票投给悉尼,澳大利亚一共花费了7亿的美金。

就这样,在悉尼的金钱攻势下,肯尼亚与乌干达的代表违背了自己的本心,将手中的票都投给了悉尼。

要知道,他们在前三轮的时候,都是支持北京的这一方,而在最后一轮却突然变卦,这也导致了北京最终落后悉尼两票,不得不说是非常可惜。

虽然1993年的那次申奥确实存在着黑幕,但此事已经是过去式了,中方即使非常愤怒,也无法将时光倒流,只能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接下来的这次申奥之中。

事实证明,中方多年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就在2001年的7月13日,北京的第二次申奥成功了!无数怀着期盼与希望的中国人民也终于等到了北京申奥成功的这一天。

2008年,在北京鸟巢举行的奥运会,让全世界人民都看到了中国这些年的发展,也让更多人体会到了中国的文化,在那一刻,全国人民都发自内心地感到自豪。

1993年,北京首次申奥,仅两票之差惜败悉尼,多年后落选真相揭开

从首次申奥失利到第二次申奥成功,这其中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只有中国人民自己才清楚。

但幸好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中国人民凭借着自身的努力,最终换来了所有人都期盼的结果。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几个散落的记忆——记奥运会和亚运会往事》

中国知网《一票之差的背后——北京和悉尼2000年申奥口号评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京“两区”澳大利亚专场推介会在悉尼举行
本文转自:人民网-澳大利亚频道人民网悉尼4月12日电 北京“两区”(即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澳大利亚专场推介会于4月12日在悉尼举行,40余家
2024-04-12 22:44:00
庆祝北京体育大学成立70周年活动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悉尼10月21日电(记者 顾时宏) 庆祝北京体育大学(北体大)成立70周年兼北京体育大学澳大利亚校友会第四届理事就职典礼及“体育魅力杯”5项赛事颁奖典礼
2023-10-21 08:38:00
国航悉尼飞北京航班出现故障,返航悉尼!最新通报
...今晚,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曝料:飞机出现故障,全速返回悉尼!网友发帖称,飞了大概70分钟的时侯,机长广播说因为飞机出现故障要马上飞回悉尼。于是,飞机开始全速返航期间应该气流影响,
2023-12-30 21:45:00
2024年服贸会海外推介走进悉尼
...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海外推介会在澳大利亚悉尼成功举办。来自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澳大利亚贸易投资委员会、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澳洲会计师公会、澳大利亚北京商会、澳
2023-12-07 18:39:00
“中文日——中医健康”讲座在澳大利亚悉尼成功举行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悉尼4月19日电(顾时宏 王心怡)由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华侨华人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的“中文日——中医健康”讲座19
2024-04-19 16:16:00
国际奥委会媒体运行前总监:中国办赛的能力令人叹服
...车,自己曾看到一个巨大的电动车充电停车场,“比我在悉尼见过的任何一个充电停车场都要大”。作为一名资深摄影师,安东尼曾三次前往西藏拍摄。相关经历让他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度和广
2023-08-06 19:13:00
重庆至悉尼航线推介会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
本文转自:人民网-澳大利亚频道人民网悉尼2月23日电 2月23日,中国重庆机场集团联合天津航空在澳大利亚悉尼举办“重庆飞·重庆-悉尼航线推介会”。海南航空及首都航空参加推介会并介
2024-02-24 08:42:00
澳大利亚北京青年商会在悉尼举办盛大迎新春活动
中新网悉尼2月19日电(记者 顾时宏) 澳大利亚北京青年商会(简称商会)于18日晚在悉尼举办盛大的迎新春活动。来自澳大利亚商界、侨界等中澳友好人士约300人出席活动。当地时间2月
2024-02-19 10:51:00
东航“济南-悉尼”开航,中国航司首度开通济南至大洋洲航线
记者 白新鑫2023年11月27日下午15时,东航济南—悉尼直飞新航线首航仪式在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国际出发厅举行。在当天晚间18点35分,东航MU763航班从济南启程飞赴澳大利亚悉
2023-11-27 21:0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