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央媒看太原 | 《光明日报》刊文《游并州 寻文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7 07:01:00 来源:太原日报

央媒看太原

8月25日,《光明日报》“光明文化周末·文荟”专版整版刊发文化学者、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廖奔的散文《游并州寻文脉》。文章通过“晋祠叙事”“天龙山佛泪”“双塔与文脉”三个章节,诠释古老的并州大地,或许能告诉我们自己是从哪里来,回答我们华夏文明延续五千年而不绝的内在动力是什么。

“晋祠叙事”讲述了由周成王“剪桐封弟”传说到晋国跻身春秋五霸、列入战国七雄的桀骜历史。

今天的晋祠占地1696亩,参天古树中掩映着宋元明清各朝历代建砌的殿阁楼台、坊亭桥榭百余处,层次丰富、形态各异,似皇室苑囿,如私家园林,既开敞堂皇又曲折幽邃,向南来北往的熙熙游人无声叙说着它悠长的历史,它完整的时代序列则显示出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技术的演变脉络。

晋祠作为一国之祠堂,在各地遗存的宗祠家祠里也算祠殿之最了吧。徜徉于晋祠园林里,处处古迹留踪、沧桑遗痕,最为世人称道的是周柏唐槐、木雕盘龙、泥塑侍女、唐太宗碑。一座晋祠,述尽了一部中华文脉赓续史。

“天龙山佛泪”则是一个传世文物劫后余生的故事。公元532年,东魏高欢杀灭盘踞在晋阳的尔朱氏,开始在天龙山上建避暑宫,并开凿佛窟。以后北齐、北周、隋、唐、五代相继在此开窟,时间纵跨400多年,留下各代石窑27座,里面凿有神佛造像1500余尊,绘有飞天、藻井壁画1144幅。

1924年,一个叫山中定次郎的日本人心怀叵测地悄悄来到天龙山,摸清了石窟的分布及环境,拟定了一个周密的盗凿计划。1926年10月,61岁的山中定次郎领着4个年轻助手,带着凿石工具、满袋金钱和两辆牛车,再次潜入天龙山。他先来到摩崖下面半山腰处的圣寿寺,找到了住持和尚净亮,亮出12根金条,又以武力威胁,要其帮助自己盗窟。山中定次郎从天龙山一次性盗走了造像和佛头45尊,大部分高价卖给了日本以及英美的博物馆。

2021年7月24日,流落近百年的一尊天龙山唐代石雕佛首终于回到了故土——天龙山第8号石窟。而佛首凝结的那束闪烁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之光,重新照耀华夏。

“双塔与文脉”讲述的是接续文脉的故事。古往今来,“凌霄双塔”成为太原八景之一,被誉为“晋阳奇观”。附近百姓祖祖辈辈有一个传说:宋太宗赵光义979年平灭北汉、焚毁晋阳城后,在旧址东北三十里处重建太原新城。新城西北高于东南,阻断了文脉。历史上曾经长期“郁郁乎文哉”的太原,从此重贾轻文,人才凋零。傅山的祖父傅霖从山东布政司参议任上退返太原后,有感于太原文运不昌,率领当地士绅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在新城东南建起一座文峰塔,希望能够“文起八代之衰”。9年后,僧人福登又在旁边建起另外一座宣文塔。文峰塔高54.76米,宣文塔高54.78米,皆为八角13层空心砖塔,二塔并肩如笔,人称“文笔双塔”。太原双塔从此耸立在东部,俯视着这座城市的兴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7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5月13日,市园林局公布第一批《太原市历史价值公园保护名录》,迎泽公园、文瀛公园、碑林公园、双塔博物馆—双塔公园、龙潭公园、狄仁杰文化公园、晋祠园林中心7座公园上榜。作为人们休闲
2024-05-16 06:53:00
8月19日,光明日报客户端以《山西太原:书香满城共享阅读盛宴》为题,对太原市第三届“增强文化自信建设书香太原”图书巡展活动作了报道,称该活动为推动全民阅读、加强文化建设、再现“锦
2023-08-20 06:50:00
...人设”塑造越跑越偏 “炫富”当止】财联社11月8日电,光明日报刊文指出,从流行网络文学到热门影视作品,“富豪人设”成为近年来文艺创作尤其是爱情题材塑造人物时的热门选项。随意打
2023-11-08 09:39:00
央媒看太原8月12日,《光明日报》在三版“暑天里的感人瞬间”栏目中,以《太原市:“四送”解暑又贴心》为题,报道太原市巡游网约车工会在炎炎夏日为网约车司机送上解暑福利。报道介绍,近
2024-08-15 10:35:00
3月12日,光明日报客户端以《太原市晋源区:璀璨焰火耀晋阳》为题,对太原晋阳湖畔“二月二”民俗盛会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当晚7时55分,在万众期待中,上千架无人机如点点繁星在夜
2024-03-16 07:23:00
央媒看太原12月1日,《光明日报》光明文化周末版《中国故事》栏目,刊发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的散文《天龙八窟》,讲述太原天龙山石窟故事。文章讲述称,佛首从东瀛归来,世人才发现天
2023-12-08 08:10:00
...+融媒聚势+技术赋能”为路径,让千年文脉与数字浪潮在并州大地激荡共鸣,充分彰显主流媒体在书香太原建设中的使命和担当。策划先行 以顶层设计提升传播质效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是一次高
2025-05-17 07:13:00
龙舟百丈争奇捷 水韵悠长传文脉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作者:《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0日 04版)6月9日,在安徽省芜湖市三山经济开发区峨桥镇,龙舟队选手在峨溪河竞渡。肖本祥摄/光明图片6月9日,龙舟队在
2024-06-10 02:36:00
...“引才、育才、留才”桥梁,吸引4000余名高校学子扎根并州实践,助推实习实训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让青春力量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专班护航全链条精准服务让学子安心留舒
2025-09-12 08: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