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新华社述评:货币政策发力稳增长怎么看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12-07 22:32:00 来源:瘦子财经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 题:货币政策发力稳增长怎么看——当前中国经济问答之五

新华社记者赵晓辉、吴雨、李延霞

如果说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货币政策则是血脉稳定通畅的“调节器”,对宏观经济运行有深刻的影响。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频频打出“组合拳”,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站在当前的节点回顾和展望,货币政策的支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明年的货币政策方向又会如何?

(一)

今年以来,信贷增速放缓,人民币贷款从过去两位数以上的较高增速放缓至个位数;广义货币(M2)增速有所回落,一度降至6.2%的历史新低。

这不免让人担忧: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减弱了吗?

“质”和“量”构成了最基本的观察坐标系。在不少专家看来,目前单看金融总量增速已不能全面反映金融支持经济的力度。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既要看增量,也要看存量,既要关注量的合理增长,更要关注质的有效提升。

理解今年以来货币政策的发力点,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切入分析。

——数次实施货币政策调整,金融总量平稳增长。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1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并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开展国债买卖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在这些政策工具推动下,今年M2余额突破300万亿元,10月末增至309.71万亿元。

货币供应的稳定增加,意味着企业和个人能更容易地获得资金,从而促进投资和消费。目前,我国银行体系贷款余额超过20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余额突破400万亿元。庞大的总量规模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底气、注入活力。

——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当前,我国金融总量已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盘活存量资金是今年货币政策的一项重要任务。

有市场机构估算,前三季度主要金融机构贷款发放量超过110万亿元,比2023年同期多近8万亿元,比2022年同期多近20万亿元。

这超110万亿元贷款中,有新增,也有盘活的存量——银行将到期贷款收回后,可以投向其他更高效的领域。这些被盘活的存量贷款,通过“有减有增”的结构调整,能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信贷增速要像过去一样保持在10%以上是很难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上,要着力规范市场行为,盘活低效存量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畅通货币政策传导。

——畅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经济转型发展。

信贷只是社会融资渠道之一。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完善,直接融资的发展和融资结构的变化对货币信贷总量、金融调控产生了深层次影响。

以债券市场为例,2023年10月以来,企业和政府债券新增融资达到12.4万亿元。

当前,房地产等领域信贷需求明显放缓,而与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动能更加适配的直接融资需要加快发展。

据统计,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企业占比近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一半。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八成以上投向绿色低碳、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

可以说,货币信贷总量增速的变化,实际上是我国经济结构变化以及金融供给侧结构变化的客观反映。这有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支撑。

(二)

看货币政策效果,不仅要看总量,更要看结构。

结构指的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钱的流向。今年以来十几万亿元的新增信贷资金都去哪儿了?从结构看,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实打实的数据里有答案。

今年前10个月,我国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59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八成以上,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超七成。

这意味着,贷款资金主要流向了实体企业,特别是企业非常渴望的中长期资金。

今年8月,青岛一家创新型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项目对接机制,从当地中行获得了6500万元贷款授信,顺利上线了新的生产线。

自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设立以来,相关贷款签约和投放规模不断扩大。截至11月15日,已有1737个企业和项目与银行签订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合同近4000亿元。

这是着力畅通企业融资渠道的缩影,也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努力实现“精准滴灌”的注脚。

近年来,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越来越多金融活水流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支农支小再贷款、抵押补充贷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适配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箱与时俱进、日益丰富,目前已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近20项。

这些工具效果如何?

10月末,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6%;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17万亿元,同比增长21%;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3万亿元左右……

在机器飞转的车间,在瓜果飘香的田间,在人潮如织的商圈,金融活水正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滋养和动力。

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围绕实体经济发力,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助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新动能加快形成。

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金融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支持,有着重要意义。

应该看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还有不少空间:如何更好满足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资金需求,普惠金融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农村金融需求如何充分挖掘……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将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对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动态平衡的适配性和精准性。

围绕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瞄准高质量发展方向,金融业将不断优化资金投向,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三)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也是货币政策调控的核心。

今年10月,一家东部沿海的家具制造企业,从银行申请了一笔400万元的贷款,由于贷款利率下降,较去年可以每年节省利息支出2万多元。

在广州工作的黄女士,眼见房贷利率逐步下降,200万元的房贷能节约总利息近10万元,决定不再观望,准备买下工作后的首套房产。

今年以来,无论是企业融资,还是居民买房、消费,贷款资金成本更低了。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5%左右;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15%左右,均处于历史低位。

经过数年的实践探索,我国已基本建立起市场化利率调控和传导机制。2019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完善以来,我国利率传导机制进一步打通。

今年以来,1年期LPR已累计下降3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已累计下降60个基点。在此带动下,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

拉长时间维度,我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从2019年的“5”时代,来到2024年的“3”时代。

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这意味着什么?

作为贷款利率定价的主要参考基准,LPR的每一次调整,都直接影响企业和居民的融资成本。

以房贷为例,10月末,绝大部分存量房贷利率完成批量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平均下降0.5个百分点左右,每年减少家庭利息支出1500亿元左右,惠及5000万户家庭。

年内三次LPR下降有利于激发信贷需求,让稳增长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社会融资成本的下降,有助于减轻企业和居民利息负担,激发企业投资意愿,增强居民购买力,提振经济增长动能。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围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明确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规范手工补息等。

专家认为,一系列举措有利于完善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不断疏通利率传导的堵点,助力市场化的利率“形得成”“调得了”,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质效。

(四)

当前,正是谋划明年政策的关键时期,货币政策走向备受关注。

不少业内专家的观点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仍然将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

这背后的逻辑是: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困难和挑战,外部不确定性也在上升,需要货币政策持续发力,畅通实体经济血脉。

在《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中国人民银行谈及下一阶段的思路时,强调了坚定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的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精准性”等成为金融稳增长、支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面临内外部复杂形势,作为两大宏观调控手段之一,我国货币政策任务艰巨。

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实际上,平衡好多重目标一直是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

今年9月以来,针对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金融管理部门推出了一揽子支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不仅有降准这样的总量型工具,也有降息这样的价格型工具,还推出了不少新工具。不少举措直面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挑战,比如针对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优化调整了多项房地产金融政策,创设了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工具。

一揽子增量政策,多箭齐发,体现了稳经济、稳预期、惠民生的坚定决心,市场作出了积极反应。

在专家看来,这些政策并不是“急就章”,也不是进行简单的政策刺激的短期行为。在这一揽子增量方案中,不仅有短期扩需求的方案,同时还有推动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方案。

例如,完善存量房贷利率动态调整机制,从制度层面推动解决新老房贷利差拉大问题;又如,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工具,稳住预期和信心,促进直接融资平稳发展。

一系列金融改革发力向前,我国货币政策力图塑造有自身特色的传导机制,面对经济不同周期均能有效发挥作用。

立足当下和未来,如何让货币政策更好促进稳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已经释放出鲜明信号:

——目标体系方面,将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更加注重发挥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

——执行机制方面,会持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在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

——传导机制方面,要不断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提升金融机构的自主理性定价能力,增强与财政、产业、监管等政策取向的一致性,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可以预见,未来的货币政策将继续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不断提升支持实体经济的精准性、有效性,为经济稳定增长、结构优化调整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8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重磅!当前中国经济问答
...?(记者:韩洁、申铖、王雨萧)详情>>新华述评|货币政策发力稳增长怎么看——当前中国经济问答之五 如果说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货币政策则是血脉稳定通畅的“调节器
2024-12-11 19:41:00
...家、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贸易战对各国来说都是一种“负和”。贸易政治化会导致浪费,因为决定生产的已不是市场。以自我为中心的美国,正
2023-05-05 16:59:00
美国“悔棋翻盘”破坏多边经贸秩序——起底美国贸易战反智本质述评之三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 题:美国“悔棋翻盘”破坏多边经贸秩序——起底美国贸易战反智本质述评之三新华社记者于荣美国曾是二战后国际贸易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和国际经贸秩序的重要建构者。然而
2023-05-16 15:26:00
专访|中国有政策空间促进经济增长——访IMF财政事务部主任加斯帕尔
...告警告称,宽松的财政政策和不断上升的债务水平,加上货币政策收紧,导致美国长期政府债券收益率上升并引发更高的波动性,通过利率传导增加了其他经济体的风险。加斯帕尔还指出,尽早解决
2024-04-19 08:23:00
...改革开放,切实保障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货币政策有充足的政策空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介绍,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
2023-08-04 20:33:00
多重挑战叠加 欧洲经济衰退风险增加
...加息“双刃剑”作用也不可避免地对欧洲经济造成冲击。货币政策收紧对信贷继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成本上升迫使企业削减支出或投资,民众购买力下降,从而导致经济活动走弱。2
2024-01-02 17:03: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纽约5月3日电 专访:美联储货币政策急转向动摇银行体系稳定性——访摩根大通资产管理部首席全球策略师戴维·凯利新华社记者杨士龙 刘亚南摩根大通资产管理部首席全
2023-05-04 14:50:00
...的成本,服务业领域通胀呈上升趋势。欧洲央行日前发布货币政策声明指出,工资和企业利润率上涨已取代外部因素,成为现阶段推高通胀的主要因素。欧洲央行呼吁成员国政府及时取消能源价格补
2023-08-01 18:43:00
参考消息网9月24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9月22日报道,美国货币紧缩政策的焦点正在从基准利率的最终值转向高利率的持续时间。美联储对软着陆——在避免经济大幅恶化的同时抑制通货膨胀
2023-09-25 12:00: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突破3700亿元 天弘基金为投资者累计赚取收益再创新高
今年以来,大盘持续向上,上证指数从前期低位3040.69点强势攀升到10月29日收盘4016.33点,公募行业规模也乘势而上
2025-11-01 11:00:00
边风炜:4000点股市冷暖不均
十月收官了,最后几天大量三季报披露,很多“丑媳妇”终见“公婆”。简单从业绩来看,上市公司的财报冷暖不均、分化极大。首先
2025-11-01 11:00:00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征意见:规范信托产品到期清算
中新经纬10月31日电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微信公众号31日消息,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规范信托公司资产管理信托业务发展
2025-11-01 11:05:00
建设银行支持良田丰产又增收
大河网讯 金秋时节,河南省灵宝市尹庄镇的万亩玉米田里,收割机轰鸣作响,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加紧采收,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2025-11-01 11:06:00
荣获七项大奖!得益乳业闪耀2025山东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彰显中国低温奶专家领军实力
10月30日至31日,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主办的2025山东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第40届山东畜牧业博览会在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2025-11-01 11:54:00
下单用户数增长超117% 订单量增长超125% “超级供应链”上的京东11.11跑出加速度
又好又便宜的11.11只在京东!10月30日晚8点,京东11.11开启“百亿补贴日”,众多优质商品直接降价销售,迅速点燃消费者热情
2025-11-01 11:55:00
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
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2025年第11号现将黄金有关税收政策公告如下:一、会员单位或客户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
2025-11-01 14:32:00
人保寿险退役军人家庭专属养老金项目焕新升级
退役军人曾用青春热血捍卫山河无恙,用忠诚担当守护万家灯火。关心关爱他们的养老生活,保障他们安享幸福,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025-11-01 16:16:00
双汇参展2025第二届全球肉类产业博览会
大河网讯10月28日—30日,以“相约大中原,共谋新发展”为主题的2025第二届全球肉类产业博览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2025-11-01 16:43:00
建行淮阳支行深入田间地头 助力秋收惠农暖人心
大河网讯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正值秋收农忙时节。建行周口淮阳支行积极践行金融服务“三农”使命,主动作为、精准施策,深入田间地头
2025-11-01 16:43:00
首慈康健养老集团发布会擘画康养产业新蓝图
大河网讯 10 月 31 日,首慈康健养老集团 “五星荣耀暨康养战略发布会” 举行。本次发布会以 “孝慈为根、专业为基
2025-11-01 16:43:00
太钢不锈净利润增长202.48%
10月31日,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太钢不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02
2025-11-01 18:24: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湖北一专:四大板块共同发力 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四季度是定全年、保全局的关键期,也是企业冲刺年度目标的黄金期。我市工业企业纷纷拿出“冲刺”姿态,开足马力抓生产、赶订单
2025-11-01 19:46:00
2025贵商大会丨这封家书请全体贵商查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雪雪编辑 朱登芳二审 江婷婷三审 岳振
2025-11-01 20:15:00
2025贵商大会|贵州省江苏商会会长祝勤勇:凝聚苏商力量服务贵州贡献贵州
贵州省江苏商会成立于2009年5月。十六年来,贵州省江苏商会以弘扬“厚德、崇文、实业、创新”的苏商精神为宗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025-11-01 2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