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若马谡不把兵马放在山上,能守住街亭吗?当然守得住,不信且看三国志中对马谡的评价描述。
马谡是蜀汉大臣马良的弟弟,在街亭之战之前,他的履历十分光鲜。
三国志作者在介绍马谡之时,开篇就说他“才器过人,好论军计”,当年刘备入主蜀地,马谡就在他帐下效力,官职不大,只是个荆州从事,类似于幕僚一类的人物。
入蜀之后,马谡先后任职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郡太守,仕途上步步高升的同时,他与丞相诸葛亮的私人关系也十分良好。他与他的兄弟五人,“并有才名”。诸葛亮对他惊艳不已,“深加器异”。
而马谡街亭兵败之后,诸葛亮将其投入监牢,马谡在监牢之中给诸葛亮写信,“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
“殛鲧兴禹”一词尤其意味深长,鲧为大禹之父,因治水无能被帝尧诛杀,他的儿子大禹却得了帝尧的重用,也就有了后来大禹治水的佳话。
马谡此言,分明是自知死罪难逃,托孤于人了,诸葛亮也确实没有辜负马谡的重托,马谡死后,“亮自临祭,为之流涕,抚其遗孤,恩若平生。”
若非至交,不能如此。
诸葛亮器重马谡,刘备却不以为然,死前还说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虽则如此,马谡的仕途似乎没受到什么影响。
刘备到死都看不惯,可到死也没把他给罢官,相反,他在刘备眼皮子底下步步高升,若无政绩做保,恐怕也难以实现。
马谡博得诸葛亮好感还有一个关键事件:诸葛亮率军讨伐雍闿之时,诸葛亮问计,马谡侃侃而谈,“亮纳其策,赦孟获以服南方。”此战意义深远,“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马谡确实有才干,至少在诸葛亮的视角下,马谡是个“肱骨之臣”的苗子,这正是诸葛亮将街亭重任委派于他的原因。
不过,马谡到底没有临战的经验,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他担任的官职多为文官,而非武将,以诸葛亮的谋略,既然要他带兵阻截张郃,必定做出极为全面细致的安排,这一点,在三国志中是有暗示的。
三国志中写道,街亭之战大败的关键原因在于“谡违亮节度”,节度的意思就是节制调度,换句话说,在战前诸葛亮已经给出了计划。
如此煞费苦心,一方面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另一方面,等于送马谡一个天大的军功,更让他有机会得到历练。
诸葛亮还给马谡配了个很不错的副将:王平。
王平是谁?三国志里评价他“忠勇而严整”,“生长于戎旅”,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
总之,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估计诸葛亮自己都觉得街亭十拿九稳能守住。
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优势也确实十分明显,诸葛亮率领大军,一路势如破竹,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皆投蜀汉,马谡也先行一步,比张郃更早抵达街亭。
这样“先入为主”的优势显然来自于诸葛亮的整体战略布局,但随后战事情形却急转直下,马谡不愿守城,而是屯兵于南山,若从兵家来说,不能说毫无根据,相反,这正是马谡通晓兵书的体现。
冷兵器时代,地形的优势十分重要,孙子兵法里也说,“此兵之利,地之助也。”若能占据高地,敌军爬上南山就要面临巨大的体力消耗,借着山势俯冲也能获得更大的杀伤力。
这样的观点在战争史中早有验证,昔日秦赵的阏与之战中,秦军眼看就要吞并阏与,在这关键时刻,赵国名将赵奢故布迷阵,连夜抢占高地北山。
短兵交接之时,赵军借着地利,打的秦军这样的虎狼之师损失惨重,不得不放弃阏与这块到嘴的肥肉,由此可见地形的重要性。
马谡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但坏就坏在山上没有水,张郃大军一到,只要掐住饮水的命脉,马谡的地利优势就成了纸上谈兵的笑话。
马谡对着兵书生搬硬套,自然不可能获得胜利。
果然,两军对阵,马谡的兵马缺水,混乱不堪,张郃趁机发起攻势,马谡节节败退,最后竟逃亡而去,群龙无首的蜀汉兵马化作一盘散沙,胜败已成了定局。
在这关键时刻,副将王平体现出了他过硬的军事素质,他率领仅剩的千余士兵鸣鼓,唱了一出街亭版的空城计。
张郃怀疑有埋伏,不敢追击,王平趁机收拢残兵败将,保住了部分兵力,如此力挽狂澜的人才,竟只能作为马谡的副手。
这样授任武将,是诸葛亮的重大失误,也是他被私人情感蒙蔽的结果。
他很快付出了代价。
街亭之战成了诸葛亮初次北伐的关键转折,甚至蜀汉兴衰,也在这一刻埋下了伏笔。
但是,倘若马谡没有上山呢?
倘若马谡没有上山,那就说明他能“遵亮节度”,在这样“保姆级作战教程”的部署下,马谡不说大获全胜,至少能拖住张郃十余天,待到诸葛亮大军一至,张郃就会成为瓮中之鳖,而诸葛亮也不至于沦落到“进无所据”的尴尬境地。
总而言之,马谡纸上谈兵的性格和外强中干的心理素质已经决定了他这一次的失败,也许经过历练之后,他能够成长为周郎一般的风流人物,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公元228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公元234年,五丈原星落,又过了二十多年,蜀汉王朝寿终正寝,享祚43年,传国不过二世二帝,仅此而已。
遥想当年,诸葛亮挥师北伐前,曾写下千古流芳的《出师表》,老臣之心,天地可鉴,谆谆叮嘱之后,他甚至像个孩子一样向阿斗保证,“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可以“北定中原,攘除奸凶”了!
字里行间,皆是意气风发,俨然又回到了当年初出茅庐之时的模样。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马谡的街亭惨败,既拖垮了诸葛亮的夙兴夜寐,也拖垮了蜀汉的千秋前程。
这到底是谁的过错?
是马谡么?
诸葛亮很清楚,三国志也很清楚:丞相授任无方。
街亭之后,蜀汉再无力组织如此规模的大战,而诸葛亮一生追求的“诛逆贼,兴汉室”,终究成为南柯一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6 00: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