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孙芳婷
5月19日17时左右,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八一街道创业街集市内,裹满酱汁的鸡架在铁板上升腾起白烟,伴着“滋滋”的油炸声,王尧观察着鸡架的颜色,随时准备翻面。
正在街面巡查的孙鹏看了眼时间,估摸着王尧出摊了,便来到王尧的摊位前。
忙得热火朝天的王尧见到孙鹏,忙招呼妻子给孙鹏拿瓶水。孙鹏接过水打开瓶盖递给王尧,调侃着:“你这生意可以啊,先喝口水,别光忙着挣钱。”王尧笑呵呵地说:“还行,比流动摊子安稳,挣得也多。”
8年前,王尧还是流动摊贩,见到城管就跑,“一跑就是6年。”直到2023年,在八一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孙鹏的帮助下,他在创业街有了自己的固定摊位。
2016年的一次旅行,让东北汉子王尧和妻子决定留在新疆。“当时就想,新疆人和东北人口味相近,我是厨师,就做东北小吃,肯定有得赚。”来疆8年,王尧的目标也没变——开家小店。为节约成本,小两口商量着从流动摊贩做起,位置就选在商业聚集、人流量大的美美购物中心西门附近。
“收益还行,就是不稳定。”那段时间,和城管你追我躲成了出摊常态。彼时,孙鹏是八一街道博物馆社区干部,王尧的流动摊位点地处辖区。“我们规划了摆摊点,但他们觉得老位置人流量大,没多久就会跑回来。”孙鹏说,两人也是那时候相识的。
“规划的摆摊点没客流,挣不上钱啊。”再一次被劝导时,王尧的真诚让孙鹏关注到这个东北小伙。“我还记得闲聊时他跟我说等有钱了就开店,那时候眼睛亮亮的,我就想能不能找个租金低点的铺面帮帮他。”
可从那之后,王尧再没出现过。2023年俩人又相遇了,那时,孙鹏已是八一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没想着开个店?”面对孙鹏的提议,王尧摇着头说:“开店,是我最大的梦想,但还没条件。”
2023年初,《乌鲁木齐市低收入群体就业创业增收三年行动计划》出台,提出乌鲁木齐市有条件的街道(乡镇)至少要建设1个创业市场,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免费或低收费摊位摊点用于创业。
同年5月,八一街道决定在农大社区开设创业街集市点,3个月后开始招商筹备。
“社区有创业街了,快来摆摊。”接到孙鹏电话,王尧婉拒了。他听同行说创业街摊位费高,还需交付押金。
了解到包括王尧在内流动摊贩的顾虑,孙鹏立即向街道了解收费情况,明确创业街不收取押金,并根据摊位大小,每天只收取50元至60元摊位费。
孙鹏带着好消息找到了王尧。“政府真心帮我们,我也信他们。”王尧当即签了两个摊位的合同。
进入创业街第一年,因同类摊位多,王尧的摊位每月收入4000元左右。“没达到预期。”
不温不火的生意让孙鹏很着急。下班后,他常和同事来王尧摊位买煎饼和烤冷面,周末还会带家人朋友捧场。
“做点啥让生意红火?”2024年王尧回东北过春节,看着女儿啃鸡架,蹭了一脸肉渣,他眼眸一亮,东北鸡架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小吃之一,在乌鲁木齐少见,不如试试卖鸡架。
为调配出更适合本地的口味,王尧不断研究佐料配比。“我和同事都当过他的‘小白鼠’,每次吃完还要说口感。”孙鹏打趣道。
4月初,王尧的“沈阳老式铁板鸡架”正式开售,从每天只备50个鸡架,到现在每天备货近300个鸡架和近百公斤的鸡叉骨,王尧的生意火了。
“炸不完,根本炸不完。”顾客将王尧做铁板鸡架的视频发到网上,甚至有顾客从30公里外赶来吃鸡架,同行也来加盟学习。
看见创业街人流量越来越大,“王尧们”的生意越来越好,辖区流动摊贩向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提出也要加入,孙鹏更忙碌了。
“近一个月平均每天营业额5000元左右,离我开小店的目标又近了一步。”王尧说,他准备再入手其他地方的摊位,把生意做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1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