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岚山区人民医院张福志:显微镜下的“生命法官”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9-18 20:10: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记者徐艳 通讯员 徐晓剑

一位好医生,应该有哪些藏在细节里的担当呢?

不常出现在患者病床前,却手握决定治疗方向的“金标准”;办公室里没有锦旗满墙的荣光,却藏着无数家庭重获希望的故事。

他,就是岚山区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张福志,一位扎根基层十八年的共产党员。

时序轮替,他用96000余份“零误诊”报告,在方寸切片间书写着医生的职责与初心。

岚山区人民医院张福志:显微镜下的“生命法官”

“死磕”误差:96000份报告里的“零容错”信仰

2008年,刚从滨州医学院毕业的张福志回到家乡。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沉——两间旧屋、一台老式显微镜、两名职工,连乡亲们想做一份权威病理诊断,都得辗转几十公里去上级医院。

“必须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拿到精准的病理判定!”这句承诺,成了他十八年不变的坚守。

病理诊断是场与微观世界的博弈,一个细胞的误判,可能改写患者的一生。为了守住“零误诊”的底线,张福志把自己活成了“医院的时钟”:每天清晨6点半,当城市还在沉睡,他的办公室灯光已亮起——他逐份复核前一天的报告,在显微镜下反复甄别每一处可疑细胞;办公室角落的折叠床和方便面箱,是他无数个深夜的“战友”。2016年,为确诊一例罕见软组织肿瘤,他连续三天吃住在科室,查阅上百篇中外文献,制作数十张切片比对,最终为患者抢下治疗先机。主刀医生后来感慨:“老张的报告,就是手术台上的‘导航图’,从来没偏过方向。”

而像这样的“死磕”,成了他的日常。2020年,一份基层卫生院送来的宫颈切片初诊为“炎症”,但张福志总觉得细胞形态有异样。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一下午,翻图谱、查文献,最终推翻初诊,确诊为“高级别上皮内病变”,让患者提前五年干预治疗。

“对于我们是万分之一的工作,对病人却是百分之百的人生。”这句话,张福志常挂在嘴边,也刻进了每一份报告的签名里。

十八年过去,他签发的96000份报告,始终保持“零误诊”,准确率稳居99.5%以上,成了临床医生最信赖的“定盘星”。

岚山区人民医院张福志:显微镜下的“生命法官”

生死时速:手术台后的“30分钟守护者”

病理科不只有慢工出细活的严谨,更有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术中冰冻快速诊断”是病理医生的“极限挑战”——医生切下病灶后,必须在30分钟内判断良恶性,直接决定手术是否需要扩大范围。

十八年来,张福志参与了4000多台这样的手术,从未延迟。

最难忘的是那个暴雨如注的深夜。医院接到一位宫外孕破裂大出血的年轻患者,术中妇产科医生发现卵巢有可疑肿物,紧急呼叫病理科。已下班回家的张福志接到电话,抓起外套就冲进雨里,顶风冒雨跑到医院时,浑身早已湿透。

他来不及擦汗,立刻投入工作:处理标本、切片、染色、阅片,手指在显微镜与报告间快速穿梭。20分钟后,“良性病变,可保留卵巢”的报告送出,不仅救了患者的命,更留住了她当母亲的希望。康复后,患者送来的锦旗上写着“慧眼辨善恶,仁心护周全”——这十个字,正是他无数次与死神竞速的缩影。

2022年台风“梅花”过境时,道路被淹、树木倒伏,张福志担心值班同事遇到疑难病例,步行一个多小时赶到医院,浑身泥泞地出现在科室门口,第一句话却是“有没有紧急标本?”

对他而言,患者的需要永远是第一位的,哪怕风雨阻隔,哪怕节日团圆,十八个春节,他多次留在医院值班,错过与家人的年夜饭,“我守住这里,就能让更多家庭安心团圆。”

正是这份朴素的想法,支撑着他在无数个紧急时刻挺身而出。

岚山区人民医院张福志:显微镜下的“生命法官”

薪火相传:从“一人强”到“全域强”的拓荒者

“一个人的‘零误诊’不够,要让整个岚山区的病理诊断都靠谱。”张福志深知,基层医疗的短板在于资源,希望在于团队。刚接手病理科时,他既当主任又当老师,手把手带教两名年轻职工,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

2019年,作为青岛大学医疗集团选派的优秀业务骨干,他代表医院赴美国马里兰大学访学,系统学习了前沿的分子病理技术。学成归国后,他没有将技术“束之高阁”,而是一次次的到临床进行调研,反复的进行陈述论证。终于,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科室引进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子病理学检测技术,将常见癌诊断准确率提升数十个百分点。

更大的突破,来自于岚山区紧密型医共体平台下的病理诊断中心。依托诊断中心的医疗资源整合,以及数字化病理远程会诊平台的搭建,乡镇卫生院的医生采集标本后,切片图像能实时传送到岚山区人民医院,最快30分钟就能出具诊断报告。而张福志就一直负责着整个病理诊断中心的运转工作。

“以前村民做个病理,得往区里跑两三趟,现在在镇上就能等结果。”三年来,这个平台为患者节省费用近百万元,“标本多跑路,患者少跑腿”从口号变成了现实。病理科,曾经一直是区里的“薄弱学科”。而今,年均诊断量超8000例,成了区域病理诊断的权威中心。

对于年轻医生,张福志更是倾尽心血,全力做好“传帮带”。他不定期购买专业书籍送给科室年轻人,利用休息时间组织业务学习;中秋佳节,他把外地的医生请到家里吃饭,一起探讨工作经验;更难得的是,他耗时数年整理了300万字的病理学习资料,在“华夏病理网”义务授课120余场,惠及数万名基层同行——“基层病理的未来在年轻人身上。” 他常说,自己最大的心愿,是让“零误诊”的信仰一代代的传下去。

十八年光阴,张福志把青春熬成了坚守,把平凡淬炼成了传奇。他办公室的灯光,依然是医院亮得最早、熄得最晚的那一盏;他的显微镜下,依然续写着“医生的医生”的责任与担当。成绩最有说服力——主持完成市级科研课题2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多次在线上、线下病理会议上作大会发言;2021年,他在代表山东省病理行业最高水平的“山东省病理质控诊断技能大赛”中,以97.5分的绝对优势一举夺得一等奖,成为基层医生的杰出代表。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日复一日的严谨;没有惊天动地,只有对每一个生命的敬畏。张福志用十八年的行动证明:所谓“最美健康卫士”,就是在平凡岗位上,把每件事做到极致,把每个患者的希望,都守护成现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9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你所不知的医生①丨病理科:方寸之地揭开疾病“面纱”
...晓飞摄有人说,他们是“医生的医生”“生命的法官”;显微镜是他们办公桌上的“标配”;每天他们在方寸大小的切片中,探寻疾病的本质。他们,就是病理科医生。“说到病理科医生,普通人可
2024-08-19 18:58:00
岚山区人民医院护士郑成鑫:用爱与责任温暖患者
徐艳 日照报道郑成鑫,毕业于山东万杰医学院护理专业,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2年余,有着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并以细心、爱心、耐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患者。自201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
2024-05-11 11:54:00
...自:日照日报 全媒体记者 万德方 报道本报讯 10月7日,岚山区卫健局、区红十字会在区人民医院举行仪式欢送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张磊赶赴济南。张磊是岚山区人民医院的一名普通职工
2023-10-12 09:56:00
岚山区人民医院护士苏慧:扬帆天使航程,爱与责任同行
徐艳 日照报道苏慧,2011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师,手术室专科护士。护理岗位上始终兢兢业业,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奉献,用炽爱温暖着病榻上的患者,用满腔真情感动着每一位
2024-05-11 17:25:00
岚山区人民医院护士徐浩浩:立足平凡岗位,绽放青春风采
徐艳 日照报道徐浩浩,岚山区人民医院急诊护士,从事护理工作6年,取得护师职称。怀着对生命的敬重和无限深情,他把全部心血投入在护理事业上,把全部的爱心倾注在患者身上,始终站在护理第
2024-05-11 17:57:00
显微镜后的“火眼判官”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显微镜后的“火眼判官”——走近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病理科 如果患者体检查出肺部结节,或者一个肿块,究竟是不是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早期还是晚期?下一步该怎么
2023-08-18 00:20:00
江口人民医院||谭杨:为生命凿开一扇透进光的窗
...触碰到现实的棱角——没有独立的神经外科病房,也没有显微镜、神经内镜这些“神兵利器”。眼前的空白,像一片荒芜的土地,正等着人去开垦。然而艰难中,它就像一束光带着我冲出条一路来,
2025-06-11 11:06:00
金口碑医生 | 刘习强:显微镜下完美修复
...手热泪盈眶,久久不愿松开。压面机“咬”伤女孩右手,显微镜下完美修复类似患者,刘习强救治的何止一例。那是一个正常的门诊值班日,刘习强接诊一位右手被压面机“咬”伤的十二三岁女孩,
2023-11-16 13:24:00
生命之托,必全力以赴
...并切除畸形血管团。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王兴强在高倍显微镜下一点一点地精细分离畸形血管团,经过3个多小时,终于清除血肿并将畸形血管团完整切除。术后患者肢体活动逐渐恢复,出院前已
2023-04-25 10:0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万米高空上乘客突发剧烈腹痛 这名福建医生出手了
飞机上受助患者与杨璋医生(右)合影(受访者供图)东南网10月15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 通讯员 苏萍)今年9月,美国飞往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万米高空中
2025-10-15 22:12:00
百岁院士“合影门”事件再生疑 被院士“打假”的另一合影人并非教授而是技师
大皖新闻讯 近日,百岁院士手签“严正声明”,将与其合影的杨炯等人推上风口浪尖。院士方研究员唐雷表示,杨炯几人处心积虑与院士合影
2025-10-15 18:29:00
我国首瓶“飞天”核桃油入驻中国油脂博物馆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李玲玲)10月13日,在武汉轻工大学中国油脂博物馆建馆四周年之际,云南摩尔农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向该馆捐赠了一份极具历史意义的珍贵藏品——我国首瓶曾进入太空的航天有机核桃油
2025-10-15 16:25:00
匠心照邻里,微光成炬火——记退休志愿者朱师傅的榜样力量
在锅检所宿舍的大院内,一位穿着橙色马甲的志愿者正低头专注地修理着一台旧电风扇。他就是朱师傅,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居民,却用免费维修小家电的坚持
2025-10-15 16:00:00
万名医护进乡村:“毓医”驻梨乡 把优质医疗送到百姓心坎上
鲁网10月15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侯瑞)2025年4月,烟台毓璜顶医院精心选派生殖医学科朱平、产科杨平、妇科郝莉3名医护人员
2025-10-15 16:12:00
鲁网10月14日讯(记者 李宇歌 孟娅琦)“恢复的怎么样?”8月1日上午9点,临沂市中心医院手足外科病房内,主任医师王加利的声音沉稳而关切
2025-10-15 10:44:00
泰安市2026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开始缴费啦!
泰保儿,听说泰安市2026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开始了?没错!2026年度居民医保缴费已正式启动。在此,“泰保儿”特别提醒大家
2025-10-15 10:44:00
全国重症肾脏病与重症血液净化安全质量管理学术论坛在济南举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颖颖 牟静萍10月11日至12日,由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济南威高肾科医院联合举办的2025年全国重症肾脏病与重症血液净化安全质量管理学术论坛在济南成功举办
2025-10-15 10:44:00
鲁网10月14日讯(记者 李宇歌 李文静)“粉碎、浸泡、过滤、旋蒸、浓缩……每一步都看似平凡无奇,但科研的惊喜往往就藏在最普通的步骤里
2025-10-15 10:45:00
台签进课堂!武汉学院教授创新做法让学生直呼“提神”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苗献芬)近日,武汉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出现了一幕别开生面的教学场景:副院长周利教授将“专属台签”引入《微观经济学》课堂
2025-10-15 10:39:00
重磅数据发布!珍爱网白皮书揭示:超六成青年陷入婚恋焦虑
在当下的都市生活中,“婚恋”已成为不少单身青年的共同话题。快节奏的工作、日益紧张的生活压力以及有限的社交圈,使得“找对象”不再只是一个生活选择
2025-10-15 10:08:00
临沂市妇幼保健院VTE护理专业小组走进病房开展世界血栓日宣讲
10月13日是第12个世界血栓日。为进一步提高患者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认知,降低血栓发生风险,正确防栓抗栓,临沂市妇幼保健院VTE护理专业小组走进康复科
2025-10-15 10:11:00
“油气生产信息化平台(PCS)如何与生产运行精准对接?”在胜利油田鲁胜公司鲁源采油管理区“我的业务我来讲”课堂上,实习大学生商辰妍的提问
2025-10-15 10:09:00
近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旗下赛迪顾问发布《2025年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评选出2025年数字百强市和2025年数字经济百强市
2025-10-15 07:50:00
10月24日起抚州好戏连台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钟剑桥)10月13日,2025年第七届汤显祖国际戏剧交流月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
2025-10-15 0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