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宁日报
青秀区排水小区的南宁交投电动自行车充电示范站增加了烟雾报警器、自动喷淋系统、悬挂式灭火装置等消防设备。
▲在中馨苑小区,物业工作人员演示使用消防钩的方法。
◀在青秀区排水小区的南宁交投电动自行车充电示范站,居民给电动自行车充电。
电动自行车虽方便快捷,但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不容小觑。近年来,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由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引发的火灾事故屡屡发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何以让群众使用电动自行车时更加安全便利?记者多方走访发现,南宁市从优化电动自行车充电渠道、载体等方面入手,多元共治,积极探索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治理新路径。
分类管理推进专项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
电动自行车的安全使用是南宁城市治理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南宁市高度重视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问题,出台了《南宁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防范电动自行车棚火灾事故七项措施》《南宁市电动自行车火灾治理人防、物防、技防工作指南》《强化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南宁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消防专项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从制度等层面加强对电动自行车充电的管理,压实压细电动自行车火灾防控工作职责,明确人防、物防、技防工作措施。
除了从制度层面完善相关场所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的法规标准,破解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难题也离不开消防部门的努力。5月23日,南宁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发布公告,决定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在全市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集中夜查行动,严格整治违规停放充电、非法改装等引发电动自行车安全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派出检查人员9385人次,联合检查小区4348个,已完成全市小区底数清单的全部排查。根据小区联合排查情况,按照电动自行车停车位是否满足配比、是否能够增建补建停放场所、电动自行车停放管理是否有序等判定指标,将小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按‘红、黄、绿’分类管理。”南宁市西乡塘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监督员杨志强介绍,红色小区是没有条件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和停放区域的小区,黄色小区是没有满足电动自行车充电和停放需求但是通过改造可以满足的小区,绿色小区是能够满足以上需求的小区。
“我们采取措施推动小区实现由‘红’转‘黄’、由‘黄’转‘绿’提档升级,还会定期巡查复查,对‘红、黄、绿’的分类进行动态调整。”杨志强说。
“一区一策”提升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水平
实施小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分类管理后有了哪些变化?
“再也不用担心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了。”“有了这个连接到各家杂物间的充电线方便多了。”江南区新站路南铁二区居民对小区充电安全治理的成效赞不绝口。
这个南铁二区是无物业小区,居民易桂花告诉记者,过去,住户的电动自行车随意停放在楼道内、楼底下、小区道路上,飞线充电、楼道充电等情况非常普遍。“尤其是下雨天,我还见过飞线充电时电线被雨水淋湿后有火花闪动。社区开展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治理工作,我们都很支持,配合社区一起做居民思想工作。”易桂花说。
按照小区实际情况,江南区沙井街道南站社区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这个小区每家每户都配有杂物间。我们统一从每家电表接线到杂物间,居民可以在杂物间内给电动自行车充电。针对租户,我们打算在小区建设两处集中充电区,可以保障至少24辆电动自行车同时充电。”南站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李标华介绍,目前正在推动辖区小区开展“一区一策”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改造提升工作。
与南铁二区一路之隔的中馨苑小区,其改造方案是另外一番景象。中馨苑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和停放区域位于楼栋的架空层,广西宏桂物业有限责任公司中馨苑项目经理孙永亮介绍:“现在每个停放区域都加装了消防喷淋系统,并在单元门两侧增设防火墙,还配备了消防钩、水基型灭火器等设备。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通信企业合作,对监控设施和无线烟感器进行升级,全面提升小区充电安全水平。”
共治共建破解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难题
针对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问题,目前一些企业正在进行有益尝试和探索。
青秀区排水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示范站是南宁交投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的标杆试点项目。记者在现场看到,站点增加了烟雾报警器、自动喷淋系统、悬挂式灭火装置等消防设备。
项目负责人李超说:“突发火情时,消防主机将自动切断电源,喷淋系统迅速灭火,并第一时间与小区管理处进行消防联动。该站点还拥有智能充电功能,可根据车辆电池状况自动调整充电电流和电压,充满自停,防止过充。我们能实时在后台监测充电数据,掌握充电站运行状态,确保平稳运行。”
“我们将持续提升充电设施质量和性能,通过示范站的建设,进一步规范全市电动自行车充电管理,确保充电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强、安全性更好。同时,推进与相关部门和企业共享数据,共同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和完善,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李超说。
针对外卖、快递、代驾等从业人员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需求,目前,南宁采取的办法是多建充换电柜。在兴宁区华东路一处充换电柜旁,外卖骑手张浩正在扫码换电池,“我每天基本要跑150公里以上,充换电柜为我们节约了大量的充电时间,而且这里的电池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用起来很放心。”
充换电柜使用安全如何保障?该项目运营企业负责人介绍,充换电柜内配备有消防系统,电池着火时会自动喷淋消防水。
安全充电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共治、共建。今年,南宁市将新建电动自行车停车棚、修缮原有电动自行车停车棚、增加和完善充电设施作为全市老旧改项目155个小区改造的重点任务。推动各县(市、区)、开发区通过物业自筹、启用公共维修基金、业主自筹、引入第三方社会资本等形式新建电动自行车停车棚236个,新增电动自行车停车位2.1万个,增设充电口1.2万个。
本报记者阮晓莹/文 陈麒元/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4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