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良种撒田 良技增效 良机助推 古交绘就大豆种植丰收图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25 07:05:00 来源:太原日报

锦绣太原·活力古交

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春色正中分,莫负好时光。

这几天,古交市益众家庭农场的邢二平从早到晚忙个不停,检修农机,选购种子、农药、化肥……全力打好今年粮食生产开局“第一仗”。他决定扩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并采用古交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新推广的大豆品种,“这个品种品质好,更适合机收。”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在玉米不减产、能稳产的基础上,多收一季大豆,提升大豆自给率。今年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支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和油料扩种。古交市作为太原市推广此种植模式的重要阵地,经过两年的技术探索与实践,今年推出新式“组合拳”,来做好大豆这篇“文章”,为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种植“热度高”

常安乡麻家口村的申宇维,备耕之余,特意将国家、山西省和太原市的相关农业的最新方针、政策收集、研读。他说,现在我省高度重视大豆生产工作,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技术培训、示范带动等来提高农户种植收益。他计划今年扩大种植面积,“我们这里的村民,大都有做豆腐的习惯,特别是逢年过节,人们都喜欢做一点,故此大豆销路好,村民们也有种大豆的传统。”

古交市为典型的丘陵山区地貌,其中丘陵山地占到总面积的95.8%,河川谷地只占4.2%,全年平均气温9.5℃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460毫米,属于典型的农业旱作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大豆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

自太原市开始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以来,古交市挑起种植大梁,今年承担2.1万亩种植任务。古交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弓贵明说,古交市一直以来就有种植大豆的传统习惯,目前,大豆播种面积占到总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我们种出的大豆,本地市场就能消化掉,特别是本地特有品种,更受消费者青睐。”邢二平说,目前,大家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很高。他特别提到当地一种俗称“羊眼睛”的大豆品种(颜色介于黄豆和黑豆之间),当地人都喜欢买来做豆腐,口感特别好,市场价能卖到7.4元/公斤至8元/公斤,大大高出普通大豆售价。

防范“风险点”

邢二平的家庭农场位于嘉乐泉乡盘道村,目前,流转土地1200余亩,有100余平方米的机库棚,种植中药材500余亩,种植玉米、大豆700余亩。自开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后,他就购买了与之相适配的农机具。“经过对农机具的试验、调试,我们农场现在实现了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极大地提高了种植效率。”邢二平说。

然而,让邢二平头疼的是如何降低大豆机收的损耗。在机收作业过程中,他发现大豆底层的豆荚低于收割机的割茬,容易出现底层豆荚收割不了的情况。为降低机收损耗,他积极摸索经验,改进机收设备。

在此过程中,邢二平调查发现,导致大豆机收损耗大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出在大豆品种上。他说:“我们当地人常种的一些大豆品种,虽然适应性强,但结的豆荚偏低,不利于机器收割。想解决这个问题,除改进设备、提高耕作技艺外,选择植株结荚高的大豆品种也是关键一环。”

不仅如此,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后期管理上也出现难题。记者在跟申宇维交谈中了解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也相应地增加了田间管护的难度,比如,在给大豆田施用防草药时,会对旁边的玉米带来不利影响,反之情况亦然,这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工来解决。

推出“组合拳”

今年一开春,古交市凤凰谷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张亮平就开始筹划全年农业种植工作。“今年准备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亩,并推广我们合作社之前试点的大豆种子——金豆1号。”说起这些张亮平底气十足。

该合作社由50余户农户联合组成,是古交市农作物引进、试验、示范、繁育、推广的重要基地。合作社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点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技术。他们通过选种、留种以及提纯复壮等措施,筛选出优质大豆品种。同时,他们还采用了苗前控草技术,有效延长了大豆田控草的时间。“金豆1号,品质和产量都不错,且豆荚高,适宜机收。”张亮平说,通过良种、良技,确保大豆和玉米双丰收。

张亮平的经验和技术,是古交市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方面不断摸索、创新的一个缩影。经过两年的技术积累和沉淀,今年古交市推出促进大豆扩产的“组合拳”。

大豆产能提升,良种是关键。在“2024年古交市农作物(大豆)种业基地实施方案”中提出,今年将建1500亩的大豆种业制种基地,其中古交市凤凰谷种植专业合作社500亩、古交市益众家庭农场1000亩。通过基地建设,培育高产、抗逆、优质的大豆新品种,以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

“去年我们考察发现,外地一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户,采用的苗前控草技术和产品效果理想,今年将引进推广。”弓贵明说,目前,古交市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每亩可享300元的政策补贴,今年我省还将加大对净作大豆种植户的补贴力度。另外,农户在选购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植保机械、大豆收获机械上,也可享受补贴。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补贴机制,将有力推动古交市大豆种植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

良种播下,良机跟上,良技用上……今年,古交市通过推出“组合拳”揭开大豆种植的新篇章。

短评

用创新点亮“希望的田野”

古交市大豆种植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成为当地农业创新发展的生动缩影。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创新思维的引领和实践探索的勇气。

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古交市在大豆种植领域敢于尝试新技术、新模式,通过选种提纯、技术引进等措施,不断提升大豆的品质和产量。这种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种植技术上,更贯穿于整个产业链条,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创新引领下的古交市大豆种植产业,不仅提升了农业的综合效益,也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更重要的是,这种创新实践为农业现代化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5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良种良法助推农业提质增效
本文转自:毕节日报织金县良种良法助推农业提质增效本报讯(王荣奇 罗天彩 马 钰 报道)今年以来,织金县紧紧围绕“稳定面积、优化结构,助攻单产、增加总产”的思路,因地制宜选
2023-08-25 07:13:00
都安今年力争大豆平均亩产提升8%
...上示范带动提单产。突出抓好“五良”关键点(即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大力推行“五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良种供应、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机械作业、统一水肥管理、统一病虫防控
2024-03-17 07:06:00
市场收购价高开低走,黑龙江出手“稳”大豆
...,坚持综合施策提单产,延长产业链蓄动能,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相结合发展适度规模种植,确保种得上、产得出、供得好。稳定大豆生产的前提是保障种植户利益。今年黑龙江继续实施玉
2023-09-20 21:00:00
选育良种  拎稳“油瓶子”
...日,国家级制种大县——北大荒集团尖山农场有限公司的良种繁育实验室内一派忙碌景象,技术人员正忙着对几个品种的大豆种子进行发芽试验,以保证今年春耕广大种植户能用上优质放心的良种。
2023-02-28 05:45:00
良种配套良法 释放增产潜力
...农技推广,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粮大户采取良种配套良法,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5万亩大豆,亩产得有400斤,又丰收了。”今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永胜农机合作社理
2023-11-24 07:06:00
企业“吃得饱” 乡亲收入稳
...经投运,就在所涉238个村级基地引领广大农户守绿标、播良种、用良法,以统一种植品种、培管要点、订单收购等“六统一”规范产销流程,力求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控;以高标田为载体,大
2023-10-10 03:54:00
...复合种植的顾忌,让群众“心中无顾虑,种植有底气”。良种发放到位。为解决群众种植良种不足问题,由上级部门集中统一采购玉米和大豆良种,向群众免费发放。截至目前,汪家寨发放4个大豆
2023-02-28 08:00:00
一次新春拜会,感动探亲企业家投建新项目
...“巴彦大豆”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近年来,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机制推动下,大豆变“金豆”,做成了一篇“大文章”,随着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一餐丰盛的冰
2024-04-01 09:21:00
...”的要求,打造100个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围绕“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良田”等关键要素,确保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三年行动开好局起好步。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卢
2023-05-12 10:1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
长三角铁路5日计划增开118列客车 涉及安徽多地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铁集团)获悉,10月5日是国庆中秋假期第5天,长三角铁路客流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2025-10-05 11:02:00
吉林省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与G331临近景区示意图来啦!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涛图片由吉高集团提供
2025-10-05 11:17: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中央气象台10月3日18时继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预计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将于5日白天在广东电白至海南万宁一带沿海登陆
2025-10-05 11:30:00
连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大家一致表示,要持之以恒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2025-10-05 12:02:00
天柱县:罗氏家祠竣工庆典举行 传承家风文化助力乡村文明
多彩贵州网讯 10月3日,黔东南州天柱县高酿镇三寨罗氏家祠举行竣工庆典,来自贵州、湖南两省8县的300余名罗氏宗亲齐聚一堂
2025-10-05 13:04:00
遵义黄花菜闯入韩国市场
日前,一批产自遵义的优质黄花菜,在遵义海关、遵义综合保税区的全程指导与服务下,顺利完成基地备案、报关报检等全流程手续后发往韩国
2025-10-05 13:04:00
圆是循环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中秋时节启幕世界的目光又一次投向河北这轮圆是杂技舞台的惊鸿一瞬舞动的飞轮划破长空蹬起的陶缸旋转生风在百年光阴里淬炼于国际舞台上绽放圆是美满这么近
2025-10-05 13:08:00
广东揭阳古城国庆开街迎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肖明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广东揭阳活力古城改造提升项目——中山路308栋南洋风格骑楼修缮完工
2025-10-05 14:05:00
一个青年歌手大赛,一次文旅融合实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当国庆的欢腾遇上中秋的团圆,2025年“汾阳王杯”吕梁青年歌手大赛,也迎来了最高潮
2025-10-05 14: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