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隋文帝杨坚是侥幸成为皇帝的!580年五月,北周宣帝宇文赟病死,杨坚伪造圣旨,控制了北周朝政。接着,杨坚积极培植自己的力量,除掉异己,平定叛乱,于581年二月,逼迫北周静帝宇文阐禅位,从而建立起了隋朝。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两人的结局却不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矫诏辅政
帮助杨坚篡位的两个人是刘昉、郑译!北周武帝时,刘昉以功臣子弟的身份在皇太子(即北周宣帝)身边任职,备受信任。宣帝即位后,刘昉担任御正下大夫,他作为皇帝的宠臣,“出入宫掖,宠冠一时”。郑译也深受皇帝的信任,他虽然只担任内史上大夫的职务,但北周宣帝“委以朝政”,因此郑译在朝中很有影响。
580年五月,北周宣帝突然患病,无法开口说话,这件事只有刘昉、郑译等四五位近臣知晓。刘昉、郑译虽然有权势,但毕竟“狐假虎威”,名望、资历根本不够,无法直接出面辅政,所以他们想到了既是同学,又是好友的杨坚!在得知情况后,杨坚犹豫不决,刘昉出言相激,“公若为,当速为之;如不为,昉自为也。”
二、刘昉被杀
在刘昉、郑译的帮助下,杨坚矫诏辅政,并在八个月后登基称帝,因此时人说道,“刘昉牵前,郑译推后”。然而在杨坚称帝之前,他就与两人产生了矛盾。当时,尉迟迥发动了叛乱,杨坚有意派刘昉或者郑译前去监军,然而刘昉却说自己没做过武将,郑译推说母亲年老。不久,司马消难又起兵叛乱,杨坚废寝忘食,而刘昉“逸游纵酒,不以职司为意”。
杨坚称帝后,刘昉虽然“进位柱国,改封舒国公”,但却失去了权力,隋文帝没有给他任何实际职务,“闲居无事,不复任使”。刘昉对此十分不满,“自以佐命元功,中被疏远,甚不自安”。当时,柱国梁士彦、宇文忻也因失去官职而不满,“昉并与之交,数相来往”。586年,刘昉等三人因“谋反罪”被隋文帝处死。
三、郑译削职
再说郑译的情况,杨坚在篡位前,授予郑译一项特殊的权力,“恕以十死”。但是,郑译与刘昉类似,在工作上很懈怠,只知道贪赃纳贿,“不亲职务,而脏货狼籍”。杨坚又不好意思免去郑译的职务,“阴敕官属不得白事于译”。隋文帝杨坚登基后,郑译也失去了权力,“以上柱国公归第,赏赐丰厚”。
郑译出事是因为被家中婢女揭发,说他搞“厌蛊左道”。接着,郑译又因与母亲别居,遭到了有司的弹劾,因此隋文帝下旨将其削职除名。过了一段时间,杨坚得知郑译比较安分守己,就授予了他一些闲职,“复爵沛国公,位上柱国”,并让他参与讨论、制定乐律。591年,郑译在岐州刺史任上病死,时年五十二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6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