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华为、阿里接连下场“具身智能”,决战时刻何时到来?清华AIR周谷越:三到五年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12-07 09:53:00 来源:搜狐科技

华为、阿里接连下场“具身智能”,决战时刻何时到来?清华AIR周谷越:三到五年

近日,在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成立4周年之际,“AIR Open Day”如期举办。

继AI大模型之后,“具身智能”成为科技圈内热议的话题,认为这是实现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必经之路,将迎来万亿美元级别的蓝海市场。

英伟达CEO黄仁勋、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等一众大佬放言预测,“随着智能基础模型快速发展,机器人时代即将到来,未来机器人的数量或超越人类。”

如此被看好的技术发展路线,没有人想错过“掘金”的机会。

如今,国内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学院派,以及以华为、腾讯为代表的产业派,数以百计家机构纷纷涌入“具身智能”赛道,再现“百团大战”之景象。

大热的“具身智能”技术概念会是一场“泡沫”吗?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才投身于此?中国这一次有机会“领跑”吗?

围绕眼下热议问题,搜狐科技对话了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副教授周谷越。

周谷越曾是大疆创新(DJI)核心团队成员,先后创建并负责计算机视觉、智能制造、无人机等技术和产品团队。他曾带领团队突破了小型无人机机载自动驾驶系统的关键技术,相关技术广泛应用于大疆集团的全系无人机产品。

2020年11月,在智能发展的热潮下,周谷越决定加入清华智能产业研究院,组建了协同视觉与机器人实验室(DISCOVER Lab),开展智能机器人、人机交互等领域的科研工作。

作为智能制造业的“老兵”,在周谷越看来,无论是无人机,还是“具身智能”,都没有脱离智能自动化技术的本质,因而现在的工作不是“转身”,而是一种延续。

会是一场“泡沫”吗?

所谓“具身智能”,是让AI“进化”,拥有人类一般处于真实物理世界感知、交互以及决策的能力。

虽然人类对机器人的研究已久,但“具身智能”概念真正火起来是从去年开始,在AI大模型浪潮席卷之后。

在今年的机器人大会上,展台围满了人,近百家企业把形态迥异的机器人拉到现场“比武”。下棋、写毛笔字、跳舞、做家务、搬运货物......机器人的表现让现场观众接连称赞。

大家对“具身智能”的前景充满期待,但随着各家机器人更新进度放缓,其市场热度似乎正在降温。

特斯拉新一代“擎天柱”人形机器人没有如大家期待般出现在今年的“We Robot”发布会,反而传出“机器人的现场表现是人工操作”的丑闻。其他机器人也没再带来让人眼前一亮的表现。

不少人心生疑问,“具身智能”会是一场“泡沫”吗?

周谷越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认为,“大家常说的‘泡沫’通常是指技术没有广泛得到落地应用。从技术迭代周期来看,手机是一年,机器人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确产品现在还没达到想象般完美。但从技术连续发展角度来看,并不是‘泡沫’。”

当前周谷越正带领AIR DISCOVER Lab团队,致力于探索Real2Sim2Real(RSR)架构,以实现真实世界与仿真训练数据的闭环流通。在仿真训练方面,实验室构建了高保真仿真器(DISCOVERSE),成功打通渲染引擎与物理仿真的连接。

“我相信即使这会儿热度下去了,后面某个时间点还会再起来,它会是在20年内能看到很好的产品和应用的事。如同人工智能一样,从深度学习算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到现在才逐渐在视频、作图等方面应用起来。”周谷越说。

谈及当前“具身智能”发展面临的挑战,周谷越表示,“机器人迭代周期长、成本高。像机械臂、汽车这样成熟的本体有限,导致能采集到的高质量数据有限。另外,硬件的一致性是个‘硬伤’,一个机器人调好了不代表其他机器人用同样的程序跑也好用,任务执行复现效果差。这些问题在行业内一直存在。”

“大航海时代”

在周谷越看来,“现在正处于‘具身智能’的‘大航海时代’,谁能找到新大陆不好说,但现在都上路了。”

不管是华为、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科技巨头,还是初创公司,周谷越认为谁都有机会先实现机器人的“GPT时刻”。

他判断,“三到五年后会迎来‘具身智能’的决战时刻。现在大家都在预热,都是先把框架搭起来找应用场景。五年后供应链成熟了,用户和技术也相对成熟了,到时大家会放出大招。”

让机器人走进寻常百姓家还要多久?

这是周谷越心中的“白月光”,他认为,“硬件产品走向市场通常有个‘四代定律’,到技术迭代到第四代时会推向大众。按机器人2年的迭代周期来算,再有六年的时间,会逐渐走向大众市场。”

“20年内,机器人能完成至少70%到80%的家务。发展过程中如果有像马斯克等一些商业领袖站出来,以一己之力加速整个行业的发展,或许技术的爆发期还会来的更早些。”

技术大牛“扎堆儿”涌入

“具身智能”的热潮,也在影响着就业市场。

随着技术的演进,技术大咖“扎堆儿”转业的现象越发普遍。不少深耕自动驾驶、无人机领域的人才正转向具身智能的开发。

消息称,原小米汽车自动驾驶产品技术负责人刘方离职,创办阿米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同样离职闯入“具身智能”的还有地平线副总裁、前软件平台产品线总裁余轶南,计划进行相关创业,主做消费级产品方向。

周谷越认为,“这个趋势是事实。从行业来讲,自动驾驶发展到今天市场格局已逐渐清晰,头部企业领跑,另外有一些玩家出局,行业对人才的持续需求在减少。反观具身智能,透过行业火爆的表现,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对应就有很多能力发挥的空间,不少人会选择向时代机会方向流动。”

但他也提到,“机器人和自动驾驶还是不太一样,尤其在算法设计方面,所以研发工程师岗位更倾向于培养一些年轻人,从开始就系统地接触机器人领域。”

自“AI战”打响以来,中国一直被认为身处追赶位,让人不禁思考,在这次的“具身智能”赛道上,中国是否有机会“领跑”?

周谷越认为,“从全局来看,中美发展道路是不一样的。美国在‘从0到1’阶段占据优势,而中国的发力阶段是在‘1到100’,后者周期更长。”

“中国有庞大的市场,有成熟的供应链体系,还有勤劳勇敢的人民。在这种背景下,我觉得机器人领域是有机会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7 1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华为鸿蒙成了!清华、上海交大、腾讯、网易、阿里等全面支持
...上体验移动互联网的需求,所以安卓、iOS成功了。所以当华为推出鸿蒙系统之后,还是要兼容安卓APP来完善自己的生态。华为鸿蒙很明显,想通过三步走,来形成属于鸿蒙自己的生态,第一
2023-11-14 11:56:00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马斯克、华为胡厚崑共话AIGC,谷歌、特斯拉展示AI能力
...今早大会开幕式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侯阳等人发表演讲
2023-07-06 22:00:00
博浪AI时代,阿里、华为“硬碰硬”
9月19日,两大科技巨头阿里巴巴和华为,在有意无意间唱上了对台戏。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在2024云栖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他认为,过去22个月,A
2024-09-20 09:28:00
联想集团发布上半财年业绩:未来三年将累计投资十亿美元扩展AI
...nterpoint:中国周度智能手机销售数据表明市场正在复苏,华为大幅增长11月16日,CounterpointResearch发布的最新一期的智能手机360周报显示
2023-11-17 21:01:00
国产大模型的100种可能
...国自主大模型的发展带来了广泛的可能性。事实上,BTA、华为等大厂在该领域早有研发,并非新入局者。之所以在ChatGPT“教育全社会”前“隐而不发”,一是各家的核心业务不同,A
2023-04-24 11:00:00
电商之外,阿里的另一场反击!
...面临着巨大挑战,一个是自身的竞争力提升,另一个则是华为、腾讯等企业的激烈竞争,阿里能做的事,这些其他也会做,甚至是更具优势的方式和资源去做。比如华为,目前就与10多家本土AI
2024-06-13 10:52:00
怒斥毕业生80%出国言论!清华毕业学子都去哪儿了:比亚迪华为异军突起
...团、国家电网公司,而民企前两位是则是总部位于深圳的华为公司、比亚迪公司。近两年,比亚迪异军突起获得清华学子的青睐,在2000年的清华毕业生签约的就业单位排名中,民企中排前三位
2024-08-02 09:05:00
人民网科技公司发起成立“大模型责任联盟”
...工智能的发展机遇与风险挑战阐述了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华为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总裁尤鹏,阿里云通义实验室副总裁张佶,智谱AI首席运营官张帆,中科创达副总裁杨新辉、梅花创投合伙人
2023-12-18 17:26:00
【科技早报】阿里达摩院放弃自动驾驶研发;手机卫星通信要有中国标准
...员工被裁5. 手机卫星通信要有中国标准:29 家单位参与,华为、OPPO、vivo、联发科等在列【大厂要闻】OPPO 德国官网已几乎清空5 月 15 日消息
2023-05-16 23:0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