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郑玄文化活动丨郑玄与农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14 21:57:00 来源:鲁网

鲁网8月14日讯(记者 王玉龙)8月13日至15日,“东亚文化之都”潍坊活动年郑玄文化宣传推介活动在潍坊举办。14日上午,与会嘉宾赴潍坊峡山区拜谒了郑公祠,参观了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

郑玄(127—200),字康成,东汉北海高密县郑公乡(现潍坊峡山区郑公街道)通德里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经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同时他在数学、天文、占卜、农业等多方面成绩也极为显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划时代的宗师级人物。

郑玄年轻时曾任乡啬夫(一种主役赋的乡官),但他不乐为吏,而潜心经学。北海太守杜密巡视高密,见郑玄有才识,即调至北海郡任职,不久又举荐郑玄到太学学习。

郑玄归里后,聚徒讲学,门下弟子多达上千人。《后汉书·郑玄传》称:“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任乡啬夫,游学多年,客耕东莱,郑玄懂农事,乐农事,因而在他的注疏里,对农事的真知灼见时时闪耀。

郑玄文化活动丨郑玄与农事

农业社会“理想国”

作为全球最古老的农耕文明之一,我国历朝历代都把农业看作头等大事,可以说,五千年中华文化都是建立在以自给自足为基础的农业自然经济形态上。

农业是国之根本。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诗经的描述里,西周的农业社会就堪比“理想国”:君主重视农业发展,会带着妻儿给劳作的农户送饭。以农业起家的周朝,对于农事和农民的生活非常看重,《诗经·小雅·甫田》记载:“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尝其旨否。禾易长亩,终善且有,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郑玄解释,这段话描述了周成王姬诵带着妻儿子女到田地间,探望正在忙碌的农民一事:周成王和妻、儿们带着精美的食物,来到田野间,让管农业的官吏们将美食分享给农户们食用,望着长势喜人的庄稼,周成王很高兴这又是五谷丰登的好年景啊!

西周的农业社会,是由井田制、村社、宗族、国家养老制度编织而成的理想状态下的“大同社会”,这周诗为我们描绘了当时农业社会的一角。

郑玄文化活动丨郑玄与农事

“三农”与“二年三熟”

千万年的农耕古国,农事为立国之本。故而,由古至今一直有“三农”一词在使用,但古今“三农”词义并不完全相同。

“三农”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大宰》:“一曰三农,生九谷。”郑玄注:“郑司农曰:三农,平地、山、泽也。”郑注的“三农”,指三类不同的地方,即平地、山地、沼泽地,或指“山农、泽农、平地农”。这个说法一直被后来引用。

农业的首要在于增加产量。增加农业生产量的方法,除去扩大耕地面积外,再就是充分合理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因而,中国人民创造了世界已知的最惊人的变革之一是“遍及全国的两熟和三熟栽培,它在发展中的国家中也居于领先地位”(美国经济学家帕金斯语)。郑玄在《周礼》“稻人”和“雉氏”注中说,他生活的那个时代,黄河流域已经流行“禾下麦”“麦下种禾、豆”的谷、麦、豆之间轮作复种的二年三熟制;南方气候温暖,在汉水流域的河南南阳一带则已经有稻、麦轮作复种的一年二熟制。

郑玄文化活动丨郑玄与农事

郑玄与《氾胜之书》

西汉成帝的时候,出了一位优秀的农学家氾胜之,他被认为是汉代最具影响力的农家人物。

在总结前人农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氾胜之结合自己在三辅教田的实践,写了一本农学著作《氾胜之书》。郑玄在注解儒家经典的时候,经常反复引用《氾胜之书》中的内容。唐代的学者贾公彦也说过:“汉时农书有数家,胜为上。”

《氾胜之书》可以说是一部总结2000年前我国农业的伟大著作。在它之后,要再过500多年,我们才能看到又一部总结性的伟大农学著作——被称为“农业百科全书”的《齐民要术》。巧合的是,《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北魏时期农学家,青州益都(今潍坊寿光市)人,与郑玄同是“潍坊人”。两位彪炳千秋的大师的奇妙际遇,不能不说是上苍对潍坊这片热土的殊爱。

责任编辑:赵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4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安徽在全省启动了“数节气 话农事”系列活动,组织各地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围绕主导产业、特色农业、乡村习俗,举办各种形式的农事节庆活动,同时将在现场展示农
2023-08-31 11:37:00
农民丰收节三亚分会场突出农业文化赋能
...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稻田拔河、椰子保龄球、抢收抢种等农事趣味体验……9月20日下午,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海南庆祝活动三亚分会场在三亚市天涯区水蛟村委会举办。来自三亚市各
2024-09-22 00:04:00
...360场次,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青少年普及农业知识。打造农事活动体验基地。最好的教育来自生活,来自于体验。加大农业返乡创业支持力度,李明攀、潘新星、彭达等一批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在
2023-05-05 08:29:00
一站式体验海南农耕文化 丰收节海南庆祝活动启幕在即
...让参与者充分感受海南的饮食文化魅力。榴莲喜丰收趣味农事比赛如抓鸭子、托盘水稻障碍接力赛、抓“石斑鱼”等将为节日增添欢乐气氛,让参与者共同体验农事活动的乐趣。全网直播活动将邀请
2024-09-21 22:04:00
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海南庆祝活动在三亚开幕
...“云庆丰收直播间”直播活动、丰收稻田千人盛宴、丰收农事趣味体验活动、金秋消费季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三亚南繁成果展等系列活动。全省其他市县也通过举办农产品推介、丰收摄
2023-09-23 23:37:00
逐梦沃野绘新卷 奏响“三农”最强音
...,牢记为农使命,不断开拓为农服务新局面。结合农时、农事,聚焦气候变化和灾害性天气,推出科学防灾减灾专题、栏目,不断提高服务农户针对性、实用性。开展线上线下职业农民培训,推出“
2024-02-05 09:25:00
...系列活动的筹备工作,聚焦农产品展览展示、消费帮扶、农事体验等一系列活动,展现“三农”发展成就,展示农业农村现代化美好前景。今年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将在芜湖市湾沚区举办,目前活动
2023-09-17 02:17:00
2023中国农民丰收节·云南大营街米线美食品鉴推介活动启幕
...鉴、云南省特色农产品展示推介、“三农”主题精品展、农事体验、花灯滇剧文艺演出、彝族文化深度体验等传统活动外,还加入了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趣味运动会、电音音乐会、啤酒狂欢会、快闪和
2023-09-25 00:29:00
2024海南共享农庄图片展闪耀海口观海步道
...→洪安蜜柚共享农庄(帐篷露营、湖边餐厅、垂钓体验、农事体验)→嘉禾共享农庄(花开瀑布、彩虹水果餐厅、松涛书院金宿、山兰部落露营营地)→雪古丽共享农庄(骑马、射箭、品尝特色烤全
2024-10-01 17: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
“孔融让梨”世人皆知,可有多少人知道他哥后来为他而死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上出过很多有高尚美德的名人,也有很多关于美德的故事。比如说“曾参教子”
2025-04-02 00:05:00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铁打的万贵妃,流水的皇后”,说的就是明朝皇帝朱见深对万贵妃的专宠。自古老夫少妻的组合很常见,但老妻少夫却相对“另类”。这不
2025-04-02 00:09:00
迁西县塔子山村:八十余载坚持守护无名烈士墓
图为村民为烈士扫墓。王喜增摄3月27日清晨,燕山深处的迁西县上营镇塔子山村,薄雾轻笼。清明节即将到来,塔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宗宾和几名村民带着铁锨和笤帚
2025-04-02 06:46:00
大皖新闻讯 为纪念赵朴初先生逝世25周年,传承和弘扬赵朴初先生爱国主义与无私奉献精神,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近日同时举办三组主题展
2025-04-01 22:06:00
清明节吉林省各博物馆用35个展览带观众“邂逅历史”
清明节小长假已经进入倒计时,吉林省内各博物馆将推出35个展览,邀您共赴春日之约。此外,有多家博物馆延时闭馆,让观众可以在博物馆中尽情度假
2025-04-01 23:03:00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