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杭州日报讯 坐落于大运河边桥西历史街区的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正成为越来越多杭州人节假日的出行选择。
博物馆群落,由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组成,自2009年陆续建成开放以来,秉持“保护+创新”理念,以刀剪剑、扇、伞及杭州地区的手工艺和工艺美术传统文化为主题特色,通过历史文物和当代艺术精品的收藏陈列,以深耕厚积的学术研究、活态多元的展示传播、丰富新颖的公共参与活动,努力打造工艺美术与非遗保护的展示窗口、交流平台和行业桥梁,于2020年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迈进发展的第二个十年,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陈刚面临着推动工美馆继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新起点上,陈刚提出以微改造精提升为思路,对中国伞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和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进行局部改陈和多媒体提升。“在保持展品和参观路线基本不变的基础上,通过更加生动的故事讲述和重点突出的展示手法,改造局部表现方式,增设数字化场景和互动体验,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感,使博物馆常看常新,持续焕发活力。”
为了让博物馆更吸引人,尤其是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陈刚表示,工美馆一直坚持创新发展,让博物馆更有温度,更接地气,更有活力。工美馆结合其他几个馆区的主题特点设计了代表四个馆的IP形象,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和中国伞博物馆结合,打造“不见(与“剑”字同音)不散(与“伞”字同音)”主题;结合中国扇博物馆和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打造“尽善(与“扇”字同音)尽美”的故事。这些IP形象被应用到基本陈列和博物馆的宣传推广里,还开发了一系列的文创产品,让观众有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工美馆作为大运河遗产区的专题博物馆,在传承运河文脉、弘扬工匠精神、增进民生福祉、展示国家形象等方面持续深耕创新。立足当代生活与文化交流,构建“工美特色”临展体系,以品牌化、系列化、特色化展览展示传统技艺的当代传承与生活应用。
“今年,我们将陆续推出‘秘境之地——四川甘孜文化展’‘江南三织造文化展(暂名)’‘祝大年艺术展(暂名)’‘罗洪文陶瓷艺术展(暂名)’等原创展览项目。”同时,以“一馆一特色”原则打造博物馆“第二课堂”,继续深化“青少年创意剪纸大赛”等教育品牌项目,设计开发“妙手博物馆”系列精品博物馆课程,提升“线上+线下”公共服务水平,致力于建设人民满意的博物馆。陈刚表示,“我们的目标,就是希望打造一个‘不见不散’的博物馆,邀请大家都来参观;也希望给大家呈现一座‘尽善尽美’的博物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30 08: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