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杨四郎为什么当辽国驸马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3 09:32:00 来源:戏说三国

杨家将世代尽忠,扶保大宋,令公杨继业被困狼牙谷,头撞李陵碑而死;大郎杨渊平因射死天庆王而被重重围困,与其率领的河东三百敢死军尽皆遇害;二郎杨延广被射落马下,马踏而死;三郎杨延庆被乱剑砍死;五郎杨延德五台山削发为僧;六郎杨延昭镇守三关;七郎杨延嗣被潘仁美身射七十二箭而死。

天波杨府

而四郎杨延朗(杨延辉)被辽兵俘虏之后,没有英勇就义,却化名木易,娶了琼娥公主(铁镜公主),成了辽国的驸马,显得与众多兄弟格格不入。

京剧中有一段非常脍炙人口唱段,就是《四郎探母》坐宫选段,讲的是已经身为辽国驸马的木易闻听两国交兵,其弟杨六郎为统军元帅,老母佘太君为运粮官也来到阵前,固心生思念,欲往宋营参拜,怎奈无有金牌令箭,过不得关去,因此日日在宫中闷闷不乐。

铁镜公主见驸马整日魂不附体,乃盘问与他,四郎为求公主盗取令箭助己过关探母便实言相告。最终,四郎发誓探母之后立即回营,铁镜公主方替他盗得令箭。四郎趁夜混过关去,正遇杨宗保巡营查夜,把四郎当做奸细捉回。六郎见是四哥,乃亲自松绑,同去见令婆佘老太君,大家悲喜交集,抱头痛哭。只是匆匆一面,又别母而去。

京剧《四郎探母》剧照

然而,在山西的地方戏中,有一剧目名为《三关排宴》,这里面讲述的杨四郎却是另一番下场。山西戏剧在中国的戏剧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晋南地区,是山西省戏剧、也是中国戏剧的发源地之一。山西有四大梆子,即中路梆子(晋剧)、蒲州梆子(蒲剧)、北路梆子(雁剧)、上党梆子。

在上党梆子这一出《三关排宴》中,宋辽相争十数年后,辽败,遂请在三关议和,宋主令功臣佘太君与元帅杨宗保同去三关,代主践盟。佘太君从辽国派来的差官焦光普口中得知四郎改名换姓,被辽主萧银宗招为东床驸马,深得萧银宗的宠信,且闻此次三关议和,木易驸马与桃花公主也将随驾前来。太君闻讯,气愤交加,回到后堂,余怒犹未平息,杨排风婉言相慰,主仆交谈,使佘太君拿定主意,等见到四郎,定要在萧银宗面前揭穿真相,打破他那南柯之梦。

而木易驸马得知这次萧银宗命他随驾赴三关议和之后,回到宫中惴惴不安。经桃花公主再三盘问,不得不道出自己的身世真相,桃花公主闻听震惊,要拉他去见萧银宗。四郎苦苦哀求,有道是一夜夫妻百日恩,桃花公主不但隐瞒了萧银宗,还答应一旦事发,为他在母后面前求情解危。

上党梆子《三关排宴》剧照

宋辽议和毕,佘太君设宴欢庆和平。席间,佘太君有意主动问萧银宗关于木易驸马之事,萧银宗说,驸马系南朝人士,有功于辽,深为我邦所器重。佘太君十分气愤,一言道破驸马的身世来历及为人之道,萧银宗不解,经桃花公主解释之后始知受骗,立即昏厥过去。木易驸马忙于救驾,虽见慈母在堂,一直低头不敢正视。佘太君勃然大怒,厉声呼四郎,杨延辉羞愧难当,战战兢兢,俯首跪地。桃花公主见此状,也怒责驸马,杨延辉左右为难,惊慌失措,瘫软在地。

待萧银宗徐徐醒来,余太君以锐不可当之词,执意要讨回那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畜牲杨延辉,虽经萧银宗劝解,桃花公主百般恳求,太君依旧不肯。桃花公主既见弃于佘太君,又遭母后萧银宗责难,羞愤交加,遂撞死于议事厅前,萧银宗遭此横祸,五脏俱裂,撇下驸马,径回辽邦。四郎杨延辉虽以骨肉之情恳求太君恕罪,被太君凛然拒绝,杨延辉见驿馆前囚车已备妥,再无挽回余地,遂拔剑自刎。

苗侨伟杨四郎荧屏形象

在杨家将演义中杨四郎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留在辽国的初衷也是为了里应外合,扶保大宋,他也曾屡次相助于宋军,特别是在灭辽的最后一役中他居功甚伟,萧太后死后,他也得以带着琼娥公主回归大宋,不失封侯。至于为什么上党梆子《三关排宴》中会给杨四郎安排这样一个下场,大概是觉得杨家满门忠烈,抛头颅洒热血,而杨四郎不管招降纳叛的初衷如何,却实实在在是做了辽国的驸马,在敌邦安享荣华富贵多年,因此这个下场更加符合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1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的折太君是怎样的?
...颇为妒忌,屡在宋太宗面前诽谤他。986年,杨业奉命北伐辽国,由于潘美误听驸马王侁所言,导致兵不能控,最终大败而归。而杨业却在激战中不幸殉国。当时,潘美和王侁担心会受到惩罚,便
2023-08-18 19:27:00
辽国萧燕燕与耶律淑哥:嫡庶之争背后的真相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来讲讲辽国萧燕燕的故事。小编偶然刷到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大概内容是说辽国的承天太后萧燕燕太狠心、太自私了,自己的亲生闺女就封为公主并且让她们嫁给后族实力雄厚的家族
2024-02-28 04:45:00
第一次发现辽国时期没有被盗掘的墓葬,墓主人为何与舅舅葬在一起
...时请专家赶到之后,专家经过识别,这是中国第一次发现辽国时期没有被盗掘的墓葬。这座墓里面出土了大年的文物,包括金银玉器以及辽国时期典型的文化特征陪葬品。因为陪葬品的规格十分高,
2023-01-04 14:11:00
公主与驸马:权力游戏下的婚姻牺牲品
...自缢身亡,裴巽则连自杀的勇气也没有。到了宋朝年间,辽国有一个颇具文采的驸马刘三嘏,由他撰写的一些文章,甚至至今都有传唱。然而当了两年驸马以后,刘三嘏实在无法忍受驸马生活的拘束
2024-03-24 02:48:00
杨延昭为何被称杨六郎,他指挥的智慧之战“冰冻遂城”有多精彩?
...之外,其余六人全部善终,根本没有演义小说中“四郎娶辽国公主”、“五郎出家”、“潘仁美射死杨七郎”、“杨家十二寡妇”的悲剧情节,而且杨六郎杨延昭在真实的历史上是杨家的长子,也就
2024-09-02 14:35:00
历史上没有杨门女将,也没有穆桂英挂帅
...四儿子杨延玉。所以,四儿子不是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被辽国公主俘虏,当了辽国的驸马,更没有所谓的潜伏在辽国当间谍一事。至于其他的儿子,都在各方有官职。另外,害死杨业的,不是潘仁美
2023-02-15 17:27:00
契丹人建立的辽国,为何皇后都是汉姓萧氏?
上篇说道,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却以汉文化正统自居,尊炎帝、轩辕帝为祖先,而在姓氏上,也颇有意思,除皇室皆为耶律氏外,皇后、驸马、大臣基本都是萧氏,萧姓明明是汉姓,为何在辽国如此普及呢
2023-01-31 18:36:00
赵延寿:从后唐驸马到契丹王爷的传奇人生
...在中原,“诏取之以归”,自此赵延寿更加死心塌地的为辽国卖命。会同年间,耶律德光还亲临赵延寿的府中,并且加封他为政事令,这位后唐的驸马,此时已经成为辽国重臣。三、皇帝梦碎943
2023-11-14 22:06:00
杨门女将,她们不止武艺高强,各个女配也是美女如云
...,成为扬名天下的杨门女将。 后来杨四郎失落番邦,在辽国娶了银镜公主。四郎有家不能回,四娘与四郎终是有缘无分。杨五娘该剧里的杨五娘由宋怡霏饰演。杨五娘是杨五郎杨延德的妻子。其
2025-05-26 17: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闽侯廷坪乡各村村干部为“宝藏山货”代言,你认识这些山货吗?
2025-11-20 11:25:00
鲁网11月2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邹城峄山。峄山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拥有多处著名楹联,既有源自秦代《峄山碑》的篆书集联
2025-11-20 13:55:00
鲁网11月20日讯靖海卫故城位于威海荣成市人和镇,是明代海防体系的重要遗存,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见证了抗倭历史与卫所文化的融合
2025-11-20 15:10:00
河南首批省级地名保护名录发布,有你家乡吗?
大河网讯 地名,是地理位置的标识,是乡愁的情感载体,更是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哪些地名能承载一方的千年记忆?近日,河南省民政厅正式发布《河南省第一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5-11-20 16:33:00
大河网讯(记者 王怡潇)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长征,这支两千多人的“娃娃军”,怎样鏖战独树镇冲出险境
2025-11-20 12:5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纪念邹韬奋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之“韬奋好书”暨“好书评”揭晓大会在北京举行。河北省两种出版物获评2025年“韬奋好书”
2025-11-19 08:36:00
10位无名烈士生前容貌被复原,26位烈士遗骸完成DNA鉴定,怀揣照片的烈士颅骨破坏严重,“可能战斗时就已经不存在了”(见习记者:边义婷 剪辑:刘响)
2025-11-18 17:18:00
《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出版发行
日前,由历史文化学者孙万勇创作的《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该书忠于史实
2025-11-18 17:23:00
傅山园里遇良师
中华傅山园牌坊重阳时节,我所在的三立书画院一行30余人,赴中华傅山园参加纪念傅山诞辰418周年的临摹画活动。见群中张喜淯老师等现场拍摄的精彩视频与照片
2025-11-18 18:27:00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