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
庭院“小经济”激活富民增收新动能
凤山盘出五千多亩土地发展特色产业,覆盖农户三万余户
凤山讯 今年以来,凤山县通过引导群众开发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资源、移土填石造地、实施洼地排涝工程,盘出5100多亩土地,做足“盘、特、服、督”四字文章,发展多元化特色种养产业,覆盖农户3万余户,推动庭院经济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在“盘”字上下功夫,盘活土地资源。该县3600多名领导干部走出机关,到联系村、入联系户,对农户房屋四周可开发的土地资源进行现场摸底和登记。目前,共盘出3200多亩农户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同时,利用部分依山而建的民房周边裸石地,采用异地移土的方式,把800多亩的裸石地变成可耕种的土地。此外,还在易被水淹的中亭乡下旧、金牙瑶族乡下牙、平乐瑶族乡谋爱等村实施洼地排涝工程,共整出1100多亩地用于种植耐水耐湿作物,作为庭院经济的延伸。
在“特”字上下功夫,发展特色产业。在种植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和各村屯实际,秉承“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花则花”的原则,重点种植蔬菜、林果、花卉等,打造一批微茶园、微菜园、微果园、微菌园、微药园、微花园。目前,该县已在42个村落实种植中草药、葡萄、青瓜、桑树、柑橘等产业1600多亩,覆盖农户1.8万户。在养殖方面,秉承“人畜分离、干净整洁、绿色生态”的原则,引导群众养殖鸡、鸭、牛、羊、广地龙、鱼等,形成“圈里有猪、鸡、鸭,水里有鱼、虾,山上有牛、羊”的多元化养殖格局。目前,该县有36个村养殖肉猪3.2万头、鸭5万只、鸡6.3万羽、牛羊1.8万头(只),覆盖农户1.2万户。同时,依托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动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工坊;指导农户依托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利用自家庭院发展特色民宿、家庭旅馆、休闲农庄等。目前,该县已建成家庭旅馆380多家、休闲农庄12个、农家乐20多家。
在“服”字上下功夫,强化服务引导。统筹抓好产业规划服务,引导群众按照“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模式,结合家庭实际发展特色产业。统筹抓好产业技术服务,发挥县委党校阵地作用,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邀请自治区、市涉农部门的专家对各村驻村第一书记、产业大户、致富带头人进行集中培训,培训一批懂得技术、服务群众的“田秀才”。今年以来,已举办2期庭院经济培训大讲堂。同时,成立村级夜校,定期和不定期对本村群众进行技术培训;组织本村群众到产业较集中的地块、片区进行现场教学。今年以来,该县各村开展夜校培训和现场教学360多场次。统筹抓好农产品销售服务,消除群众的后顾之忧。今年以来,驻凤山企业收购桑蚕、瓜果、鸡鸭等农特产品总额约3000万元,群众自主在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总额约500万元。
在“督”字上下功夫,确保工作实效。县领导开展抽样督查,通过现场查看、听取村委汇报和向群众了解等方式,全面了解群众在发展庭院经济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压实各级书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责任。今年以来,凤山县委、县政府对作风不扎实的8名驻村第一书记进行个别谈话提醒。县纪委监委组建10个督查组,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进行实地督查核实,逐户现场登记督查结果,并将结果整理形成督查通报。组建乡镇级督查组,按照一季度一督查的原则,相互交叉开展督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目的。今年以来,该县10个乡镇(街道)已进行了1次交叉督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1 05:45:4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