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廊坊日报
闲话“不遇”
■感言
●曾正伟
汪曾祺有句名言:“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多么富有诗意的话语!“遇”与“不遇”,其实就是一种人生的境遇与过往,与时运并无多大关联。“不遇”时,我们要率性超逸,随遇而安,切不可悲叹时运不济。但凡有缘者,终会在人生的某个时间节点相遇,或早或晚,定当如愿。只不过,这是一件磨练性情的事儿。
访友不遇者,自古有之,万不可操之过急。刘备三顾茅庐,大晴天有之,大雪天亦有之,足见其心之诚。诸葛亮也因此被感动,用毕生精力来报答这种知遇之恩。
访友不遇,也有主动放弃的。东晋名士王徽之,雪夜乘船访戴安道。行至戴家门前,见家里灯火通明,人影绰绰,他却执意打道回府。随从问:“都到门前了,为何不进?”王徽之答:“我已寻了,就不必见了。”王徽之注重的是寻访过程,见与不见,其实无关紧要,结果毕竟是一样的。
访友不遇,有时也会有意外收获。一天,唐朝诗人贾岛想见一位山中隐居的高士。一路寻来,高士不在家,其徒在松树下闲耍。贾岛见状,口占一首《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近乎白描的笔法,却将访友不遇的境遇描述得一览无余。
游园不遇者也不乏其人,宋代诗人叶绍翁就是例证。一天,他去郊外游园,却因柴门紧闭不得入内。于是,便有了千古绝唱《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笔者也有访友不遇的经历。去年仲春,笔者约三五好友去石桥一个同学家。电话一联系,才知他在外地。车到石桥村,我们徒步沿河逆流而上。无意间,竟发现小河里有无数胖头鱼。从后备厢取来钓竿,竟钓出十多条半尺长的胖头鱼。支起烧烤炉,一顿胖头鱼大餐就在眼前。吃着鲜嫩可口的胖头鱼,我们直呼过瘾。
所以说,“遇”与“不遇”,不仅是寻途的过往,也是心灵的过往。“遇”时,我们收获的是满心欢喜;“不遇”时,我们要善于将内心的“沮丧”转化为诗情画意。换言之,就是别忘了“和花儿坐一会儿”。“遇”是人生的机缘,“不遇”则是生活的本源。人与人的交往,正如现实中的“遇”和“不遇”,纵横交错,循环往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7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