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在宇宙的视角下看我们WE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1-04 14:56:00 来源:脑极体

2023即将进入尾声,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我的感受:对不起孩子们,我们这群大人,将世界搞砸了。

环境恶化,导致异常气候加剧,山火、瘟疫、洪涝、核废水污染等自然灾害,在全球各地发生。还有别的痛苦,地区动荡、贫富差距、数字鸿沟、思想的割裂与对立……

毫无疑问,这些事物都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

世界还有可能变好吗?或许有的,前提是我们有“宇宙观”。

假设有一个外星访客来到地球,TA会认为某个国家或某一个文明的差别,只代表了人类间微小的不同,而相同的是,我们都是地球的一分子,是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只存在于这颗小小的行星上。TA的脚步踏遍千亿星系,也不可能再找到另一种人类。

在宇宙的视角下,才有“我们”,才能看到人类这个共同体,共享一种命运。我们由星辰所铸,我们为地球代言。最终,我们会前往浩瀚的宇宙,我们要生存下去。

怎么实现呢?追寻和理解科学,是希望的起点。

每一年,我都会雷打不动地观看腾讯科学WE大会。这个大会没什么商业元素,就是每年邀请世界顶级科学家、各国科学院院士、前沿技术专家等,带来前沿的科学演讲,已经连续举办了11年。

在宇宙的视角下看我们WE

今年的科学WE大会,是在三年线上后,首次重回线下,各国科学家齐聚北京。由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高温超导研究奠基人之一赵忠贤、国家作物种质库主任钱前,两位诺奖得主——“石墨烯之父”安德烈·海姆、首颗系外行星发现者迪迪埃·奎洛茲,以及“网状化学”领域开拓者奥马尔·亚基、世界衰老生物学权威琳达·帕特里奇、磁控固液相变材料开发者蒋乐伦等,分享了多个科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这些话题看起来科幻而遥远,却都指向未来,向我们揭示下一步的世界。我也有幸带着对许多全球性问题的疑问,跟几位演讲嘉宾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在宇宙的视角下,看这一届WE大会,我的感受格外不同。关于我们的未来,我收获了一些答案,也在这里分享给你。

第一个问题:我们将如何生存?

就在这届WE大会之前,中国在奋力实现载人登月,美国也在推进“重返月球”计划,为未来的火星载人登陆计划做准备。

或许有生之年,我们会看到人类抵达另一颗行星。但在这之前,我们还会在地球上生存很长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那么,地球是否有充足的粮食、水资源,以及人类是否有足够长的寿命,支撑我们繁衍生息呢?

“以前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叫战略储备,现在知道了,尤其是在一场全球传染病过后”,在WE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作物种质库主任钱前,分享了农业科学的最新进展,为缓解粮食短缺问题带来了哪些可能。

在宇宙的视角下看我们WE

钱前院士提到,粮食作物是国家的战略储备。作为农业大国,中国拥有丰富多元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目前,我国的农作物种质保护体系非常完善。由国家和省级两级保护体系组成,其中,国家的种质库,是世界上最大的种质保护中心;在青海有备份库,以及15个中期库、55个资源库、214个的种质的原位保存点。另外,每个省都有自己的省级的种质资源保存体系。中国人的粮食安全要靠我们自己,更好地挖掘种质资源。

在宇宙的视角下看我们WE

腾讯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作物种质库共同建造中的腾讯科技馆“数字种质库”,计划利用3D建模等数字技术,将国家作物种质库全品类种质资源数字化扫描,三维动态呈现。可以让公众通过全息交互,提升对农业科学的认知和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关注。同时也具有科研价值,三维还原植物生长全过程,助力科学家研究植物生长规律、优化种植条件、培育新品种。

当然,仅有粮食还不够。

“网状化学之父”奥马尔·亚基,在演讲中分享了一个故事,马里波尔是很美丽的一个地方,离他生活的地方很近。但2022年加利福尼亚的森林大火,造成了430万公顷的破坏,为1600万人提供饮用水的胡福大坝,水位已经下降到了非常危险的水平。迫在眉睫的供水危机,让他非常担忧。

在宇宙的视角下看我们WE

水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必要来源,而人类正在搞砸它。“当然我在这不是让大家抑郁的,所以想给大家带来希望。今天特别想跟大家强调的是解决方法”。

奥马尔·亚基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沙漠中的人们可以在家里使用太阳能驱动的水收集器,从空气中提取出足够一家日常所需的用水量,摆脱对自来水管网的依赖”。

这种在莫哈韦沙漠中“点石成金”的技术,是一种崭新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它可以捕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从沙漠空气中收集水分,还能净化水分,为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带去清洁用水的希望。目前,这一装置已落地应用,用于缓解全球的水资源压力。

也别高兴得太早。

“人不过是一枝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即使有充足的粮食和水,人类脆弱的肉体,却无时无刻不在衰老和死亡的阴影中。

正如世界衰老生物学权威、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琳达·帕特里奇在演讲中所说,人类在延长寿命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平均寿命比20世纪已经延长了一倍。但与此同时,因衰老引发的患病率越来越高。

在宇宙的视角下看我们WE

作为一名女性科学家,帕特里奇强调,女性在老年更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困扰和折磨,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脆弱,我们变老,我们的生命质量下降”,所以,衰老生物学是一个值得我们去研究投入的领域。

“利用药物保护人们免受与年龄有关的疾病的侵害,而不是等到这些与年龄有关的疾病先出现,再逐一治疗”。为此,她探究衰老的基本机制和复杂过程,提出了用雷帕霉素复合药进行靶向预防,从而延缓不止一种老年疾病的发生,甚至彻底阻止它们。

1968年12月24日,宇航员威廉·安德斯在太空,以月球视角拍摄了地球升起。当这张图像传回蓝星,人们开始以一种新的方式思考地球。

人类如此脆弱,如果我们希望种族长期延续下去,就要从源头解决环境危机,关注粮食和水资源等战略资源安全,解开衰老和寿命的秘密,为我们在宇宙中寻找新家园,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第二个问题:我们将去往何处?

一位朋友看完《流浪地球2》后戏言,人类的命运“不是上传,就是上船”。意思是,要么将生命数据上传到量子计算机,实现数字永生;要么登上前往其他宜居星球的太空船,让肉身得以存续。

那么,未来的人类能否找到新的家园呢?

因探测到第一颗系外行星飞马座51b荣获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迪迪埃·奎洛兹,尝试带我们寻找答案。

在宇宙的视角下看我们WE

“我们通过测量行星体积、质量、温度,以及研究大气层,寻找并探测适合远程研究生命的类地行星系统。”

他提到,40亿年前,地球地表的化学反应生成了能够诱发生命起源的物质。现在的地球不再具备从物质转化为生命的条件。“地球上不再有生命起源,只有生命繁衍”。

也就是说,地球无法再一次上演物种起源,等到人类无法生存的那一天,将不得不走向浩瀚的宇宙。上传或上船,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好消息是,太阳系不是独一无二的。迪埃·奎洛兹认为,行星体系的多样性远超我们的想象,从质量和体积的角度来说,地球在行星中并不特别。这意味着,人类的后代,有望搭乘太空船,找到类似的行星作为栖息地。

坏消息是,有生命存在的地球是特别的。我们是否能在其他行星上发现生命演化的分子,还不确定,目前还没有发现与地球完全一样的行星。

在宇宙的视角下看我们WE

演讲的结尾,他向观众展示了一张照片,一颗宇宙飞船中拍摄到的地球——一个黯淡的蓝点。

迪迪埃·奎洛兹表示:“我们要不断地收集数据,尽可能多地进行观测,去发现更多类地行星,随着越来越多的发现,也许我们就能找到答案,这个时间不会太久,我希望大家相信我们能做到。”

宇宙是开放的,也是有希望的。正如迪迪埃·奎洛兹所说,"When you start doing that,then you open so many possibilities(一旦我们开始行动,就意味着无数的可能性) "。

第三个问题:我们如何抵达?

如果我们的后代足够幸运,顺利地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又该如何穿越深邃的太空,最终抵达新家园呢?

星际穿越的相关技术,或许并没有出现在这届WE大会上。但我相信,最终支持我们在宇宙中生存下去的技术,会是现场这些技术的“后续代”,是这些种子所生长出来的枝叶和果实。

比如漫长的星际穿越,需要源源不断的能源。从1962年开始,超导就在能源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今年,超导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忠贤,也在WE大会现场,带观众系统性了解超导体的特性及研究价值。

在宇宙的视角下看我们WE

他提到,高温超导机理的解决,将有助于建立强电子体系的理论,极大地影响未来。此外,新材料的探索,是超导永恒的主题。我们要不断寻找更适合应用的操作体,发现有物理意义的、具有新奇特征的操作体,甚至是室温操作体。

经得起外太空低温、辐射等考验的飞船,需要特殊的材料来建造。材料工程中,被誉为“21世纪最重要材料”的石墨烯,让全球科学家产生无限想象。

“石墨烯之父”、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德烈·海姆,现场讲述了他和同事们,是如何通过“撕胶带”的剥离技术,获得这种单原子厚度的材料。石墨烯的厚度只有一张纸的几百万分之一,却拥有比铁强200倍的纳米级强度,是世上已知最薄、最坚固的材料,但同时又类似柔韧的橡胶,具备较强的伸缩性,它对气体和液体具有极强的防渗透性且拥有优于铜的导热导电性能。

安德烈·海姆表示,其团队与来自中国深圳的研究人员合作,成功将石墨烯作为“点金石”,从只含有十亿分之几黄金的废料溶液中提取出黄金。

在宇宙的视角下看我们WE

提到科学探索,公众和媒体往往最关心具体的应用。在主会场前的交流活动中,无论科学少年团的小朋友,还是媒体从业的大朋友,大家都提了很多关于技术应用的问题。

应用很重要,能快速改变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但科学的价值并不止于此。安德烈·海姆在演讲中的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

他说:“今天有人也问过我石墨烯的应用前景,我也很想告诉大家,但我没有水晶球,我不会预测未来。石墨烯可以应用的范围是无限的。我想用这个例子告诉大家,在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发现的奇迹。”灵感实际上都是隐藏在这些细节中,就算最聪明的人都没有想到,也许你可以通过观察,带来新的灵感。

提到这一点,是因为在WE大会的前期交流会和正式演讲现场,我看到了非常多的小朋友,他们带着对科学的向往和好奇而来。

当科学的种子,在他们稚嫩幼小的心灵中种下,其实我们并不知道,未来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而这正是科学探索最有魅力的地方,因为,它代表了无限生长的可能性。

有越多的孩子走进科学的世界,地球和人类的未来就有更多希望。这也是我眼中,一年一度WE大会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在宇宙的视角下看我们WE

腾讯首席探索官网大为在开场演讲中强调,“人类需要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提升所有关键领域的生产力,并防止浪费,以应对‘食物、能源与水’等基础资源稀缺的重大挑战。”

世界从未如此迫切,需要一种对“我们WE”这个单词的体认和理解。

卡尔·萨根在《宇宙》一书中写道:“我们很幸运:我们活着,充满力量;我们文明和物种的福祉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我们不为地球代言,又有谁能?如果我们不愿负起生存的重担,又有谁愿意?”

幸运的是,今天的我们,手中已经握住了科学的船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4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也是中国价值融汇世界话语的创新视角。在《流浪地球2》中,“中国视角”的叙事核心得到进一步强化。影片以联合政府中方代表周喆直与其助理郝晓晞,航天员刘培强与妻
2023-02-01 03:16:00
在沙漠造水?看今年腾讯科学WE大会如何拉近普通人与前沿科学的距离
...智等94位全球顶尖科学研究者都曾登上WE大会舞台,分享宇宙学、理论物理、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空天科技、信息科技、智能制造等十多个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及前沿科技应用。WE大会致力
2023-10-30 15:09:00
地球是人类的监狱?人类所知道的宇宙信息,是外星人故意展示的?
...点目前还没有得到证实,但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我们的宇宙和我们在其中的位置。无论这些观点最终是否被证明为真,它们都将对我们的思考和理解产生深远的影响。
2024-05-28 14:52:00
地球是被高等文明创造的?把人类关在地球监狱,月球来监视人类?
...看,地球被高等文明创造的理论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这一理论提醒我们,人类并非宇宙中唯一的存在,而是宇宙中的一份子。人类需要尊重自然、敬畏宇宙,并
2024-06-21 11:08:00
外星人在哪里?可能是宇宙的遥远距离,限制了文明之间的交流
...说为我们理解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宇宙大过滤器假说的核心思想是,宇宙中存在着一个或多个能够阻碍生命发展的巨大障碍。这些障碍可能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
2024-06-20 12:53:00
航天育种:一颗种子,一个希望
...搭载航天育种实验项目。航天育种是一种结合航天科技、宇宙辐射和植物遗传等学科的新型育种技术,利用太空极端环境诱使种子发生基因变异,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千
2023-04-21 10:45:00
外星人科技远超人类?银河系或有大量智慧文明,可对人类降维打击
...河系的所有能源。这一划分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和探索宇宙中的文明。 首先,一级文明。在卡尔达肖夫的理论中,一级文明是指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所在行星所有能源的文明
2024-06-20 11:05:00
地球上的水为何无法填满“克莱因瓶”?高维空间的神秘力量是什么
...的概念。对于物理学而言,高维空间提供了一种更广阔的视角,使得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自然界的运作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处的空间是三维的,即具有三个方向:前后、左右和上下。
2023-11-27 16:39:00
从费米悖论到黑暗森林,宇宙中2万亿个星系,人类是唯一的?
...来说黑暗森林理论和大过滤器假说提供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角。这些理论不仅仅是科学的探索,更是对人类自身文明的反思,在寻找宇宙中其他生命的同时,我们也在探索自己的未来,以及我们在这
2024-06-04 10:0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记者昨日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获悉,该公司打造的“鼓浪屿AI伴游”服务已正式上线。市民和游客只需打开“鼓浪屿元宇宙”微信小程序
2025-10-02 08:57:00
“中国脑机谷”落户新奥新智感知产业园 政企研协同构建脑机接口产业新生态
河北新闻网讯(张新)9月26日,脑机接口产业联盟首届“脑机接口50人论坛”暨天津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会举办。会上,由新奥集团旗下的天津新智感知科技有限公司
2025-10-01 08:40:00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守护灯火庆华诞 主动运维显担当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检修人员及时更换损坏器件并调整传动系统并完成设备修复及全套试验。(纪长添 摄)东南网10月1日讯 9月28日
2025-10-01 09:19:00
9月26日,由华东政法大学与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星瀚杯”走进企业的法律课公益大赛正式启动。腾讯云作为大赛的技术支持单位
2025-10-01 09:56:00
平望实小承办吴江区骨干教师(数学)讲学团活动
为进一步发挥吴江区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升教师教学业务能力。2025年9月24日,由苏州市吴江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2025年吴江区骨干教师(数学)讲学团活动在平望实验小学举行
2025-10-01 09:58:00
AI技术让抗战文物“活起来”,人民日报数字传播联合百度推抗战文物智能体
9月30日,由人民日报数字传播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百度文心大模型、百度百科联合出品的《80年,80件》智能体和3D文物词条正式上线
2025-10-01 10:00:00
新时达2025工博会圆满落幕 | STEP 2.0战略引领智能制造新篇章
2025年9月23日至27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举行。新时达以"智拓无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
2025-10-01 10:00:00
从课堂到产线,河北工大学子开展智慧物流与“地狼”系统自动化技术实训
河北新闻网讯(胡广涛)组装调试机器人、体验智慧仓储系统、探索自动化技术前沿……近日,河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2022级自动化专业全体学生在廊坊分校
2025-10-01 11:12: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9月30日,由湖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湖州市音声数据挖掘与智能服务重点实验室主办的“1617系列明代魏氏乐虚拟乐器音源”全球发布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
2025-10-01 14:11:00
“智慧武当”给游客带来数字文旅新体验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汪伟 周琼 耿宇)“一部手机游武当”预约购票、AI导游、《入境武当》VR大空间、问道武当数字客厅……国庆假日
2025-10-01 18:35:00
津云文旅电商版块上线 首发“笑漾海河”优选线路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1日,天津鹏欣水游城14周年庆暨津云新媒体“笑漾海河”文旅电商线路首发仪式成功举办。近年来,随着“文旅+电商”模式的快速发展
2025-10-01 18:55:00
陕西数字贸易闪耀第四届数贸会 数字贸易合作成果丰硕
9月29日,为期5天的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贸会”)在浙江杭州大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此次盛会,陕西代表团表现亮眼
2025-10-01 18:58:00
高德扫街榜国庆提醒:全国十大吃货友好高铁站看这里
2025年国庆节与中秋节叠加,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19亿人次。赶高铁如何吃饱吃好?今天,高德扫街榜发布“十大吃货友好高铁站”
2025-10-01 20:19:00
能效提升15%,山东港口日照港顺岸式全自动化码头再迎新突破
9月29日,在山东港口日照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随着A23自动化轨道吊精准将集装箱吊起、转运,标志着日照港研发的新一代双悬臂轻量化轨道吊投产试运行
2025-10-01 23:08:00
健康之旅,“媒”好同行!爱康集团烟威区域媒体开放日圆满结束
为构建与公众的沟通桥梁,让烟威人民更好地了解爱康的医疗品质及优质体检服务,9月25日下午爱康集团烟威区域媒体开放日活动于爱康莱山区分院成功举办
2025-10-01 2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