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报讯 (钟亮、全媒体记者孙沐雨) 9月21日,受连日来台风“米娜”外围环流影响,地处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的永修县50余只彩鹮结束了5个月之久的繁殖期,携儿带女北迁。
彩鹮是属鹮科鸟类,具有华丽的羽毛和优雅的飞行姿态,主要栖息于淡水区域,于202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于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动物。
近年来,永修县在鄱阳湖生态保护工作上付出了巨大努力,尤其是在打造湿地与候鸟保护、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永修县万亩稻虾产业基地,丰富的鳅虾螺蚌生态资源首次吸引彩鹮前来栖息繁殖。4月22日,三角乡稻虾田中首次出现了7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成为一道亮丽的生态风景线。彩鹮出现后,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永修县政府、林业、公安等部门加强了彩鹮种群监测和巡护。5个月来,彩鹮繁殖数量发展到50余只。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好人”工作室牵头人王小龙告诉记者:“这么多彩鹮之所以选择在鄱阳湖畔的永修栖息、繁殖,离不开鄱阳湖湿地优质的生态环境,希望明年能有更多彩鹮选择这里栖息繁殖”。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全球候鸟重要栖息地、国际重要湿地,每年有近70万只候鸟来鄱阳湖越冬。永修县作为环鄱阳湖的重点县市区之一,每年来此越冬候鸟占整个鄱阳湖候鸟的三分之一以上。眼下正是冬候鸟南迁鄱阳湖的季节,反嘴鹬、黑尾塍鹬、凤头麦鸡等首批候鸟已陆续到达鄱阳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2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