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民生实事掷地有声 持续擦亮幸福底色
西安交出温暖厚实的“民生答卷”
■记者 王涛
“卫生间装了防滑垫和扶手,还有洗澡专用的椅子,以后上厕所、洗澡再也不用发愁了。”1月26日,西安市莲湖区的李师傅说,多亏社区帮忙,让他和老伴心里暖暖的。一座幸福的城市,必有鲜明的民生底色。站在时间的节点展望新的一年,西安掷地有声的民生实事,正在加快实现新突破,助力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攀升。
持续创新 确保养老有服务有品质
1月26日中午,在莲湖区土门街道益民坊社区“风信子”志愿服务队的帮助下,一份份冒着热气的营养午餐送到了独居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80岁的李奶奶说:“我一个人住,腿脚不方便,自从有了送餐上门服务,再也不用担心吃饭问题了。”
“为保证每位老人都能吃上新鲜热乎的饭菜,‘风信子’志愿服务队由益民坊社区组织,每天按楼栋分组,为独居或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送餐。”莲湖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上门送餐外,他们还为行动不便的群众代发快递、买药等,哪里有需要“跑腿”服务的群众,哪里就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据悉,莲湖区“居家养老驿站”已正式启动,进一步破解了居家养老服务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补齐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上门服务中的短板,能够为老人提供更便捷、更实惠的上门服务。
关爱“夕阳”幸福。截至2023年底,西安市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2842个,其中养老院143个、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1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23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1354个,累计建成各类养老床位6.85万张。扎实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西安市探索创新老年人助餐服务模式,打造新城区“饭大爷”、莲湖区“莲心餐厅”、高陵区“高·幸食堂”等各具特色的养老服务品牌模式,推动养老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暖心服务 “家门口”实现灵活就业
“咱们公司在什么地方?工资多少?……”近日,来自商洛的吴师傅,在新城区人社局“家门口就业”招聘会现场与企业交流。在当天的招聘会现场,他不到一个小时就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
不仅仅是招聘会,就业创业服务也距离市民越来越近。“我们将过去求职招聘、就业帮扶、补贴申领等服务事项进行了梳理和整合,创建了碑林区就业创业服务驿站。”碑林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就业创业服务驿站,群众不仅能一次性集中办理业务,还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就业创业的政策和信息,实现了“一站咨询、一窗受理”,为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为舒适的找零工环境,真正方便了群众。
从直播带岗促就业到“家门口”就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再到加强技能培训稳就业拓宽出路……2023年以来,西安千方百计稳岗位、促就业,通过政策应出尽出稳岗拓岗,精准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全力以赴维护就业大局稳定。
健康保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就医更便捷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非常方便,不仅离家近,还很少排队。”家住雁塔区明德门小区的马先生说,前段时间他感冒了,本来要去大医院看病,结果人太多排不上队。他就近去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到一个小时,就看完了病,早上吃了药,下午就感觉舒服多了。他不禁感叹,现在社区医疗条件越来越好,以后看小病还是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便些。
作为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市民家门口的“医”靠。医联体的深入开展,使基层与上级医疗机构紧密连接,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早发现、早转诊、早治疗。2023年以来,西安市在卫生健康方面全面发力,市红会医院新院区、市儿童医院新院区等7个医院项目建成运营,建成14个区县级医院、11个区县级疾控中心,增加床位11030张。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家门口”盖起新学校,看病就医有“医”靠,群众生活有保障,养老服务更贴心……一个个民生项目掷地有声,一项项惠民政策接连出台。实实在在的民生温度,正在持续为西安人的幸福指数“加码”。新的一年,聚焦“八个新突破”,西安市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民生保障和社会服务在优质均衡上实现新突破,随着全市各领域相关项目的不断推进,一份份温暖厚实的“民生答卷”,必将让每一位生活在古城西安的人们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7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