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既然选择从医,我便无怨无悔”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13 02:2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长治日报

“既然选择从医,我便无怨无悔”

——记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王晓琳

“既然选择从医,我便无怨无悔”

无微不至守护患者的王晓琳

文/本报记者 王晓萍图/通讯员 许婧

重症监护室,一个被称为离死亡最近的地方,这里收治的都是极其危重的患者;重症监护室,又是一个离希望最近的地方,这里让很多人重获新生……多年来,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王晓琳和同事们一道,用过硬的技术、精心的呵护,点亮重症患者的生命之灯,成为守护患者健康平安的坚强后盾。

笃志逐梦 砥砺奋进

2008年,从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后,王晓琳来到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工作。参加工作伊始,她扎根一线、勤勤恳恳,并经常利用下夜班和休息时间刻苦学习钻研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她说,医生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唯有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进一步提升自己,她先后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进修深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挂职锻炼,并多次参加全国神经内科、重症医学学术会议……

2018年,市中研附院创建重症监护室,王晓琳被委以重任,开始全面主持工作。重症监护室是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和抢救危重症患者的场所。由于重症患者的病情随时可能出现变化,医护人员一分钟都不能放松,每分每秒都紧张地忙碌着。王晓琳明白,要想挑好这个担子需要的是勇气,面临的是挑战。万事开头难,初建成的重症监护室对于科室医护人员来说,所有的工作都是崭新的,一切从零开始。从科室的筹建布局、设备安装到制定各项流程规范,王晓琳都亲力亲为、力求完美。科室开始运行后,王晓琳几乎吃住在科室,不分白天黑夜,一直坚守在病房里,对危重患者进行积极救治,直至转危为安。有人说,王晓琳工作起来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

“去年10月的一天,院里接诊了一位70多岁的脑出血患者。当时患者病情非常严重,脑出血量达到了100毫升。一般情况下,脑出血量达到5毫升就会出现生命危险。由于患者病情危急,急诊医生在取得家属同意后为患者进行了开颅手术。术后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其间,患者经历了脑水肿高峰、肺部感染、间脑发作、胃肠功能障碍等较大的病情波动。我们仔细研究病情,查阅相关资料,从药物调整到床旁监护、各种监护参数的设定、安全管理等,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并且每一小时为患者翻身拍背引流吸痰一次。经过20多天的全力抢救,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王晓琳骄傲地说,患者的康复好转给了她莫大的鼓励。自科室成立以来,王晓琳和她的团队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的患者数不胜数,也正是患者的生命之托激励着她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仁心仁术 不负所托

在重症监护室救治的患者,一般都是器官严重受损或者病情较为严重,家属将最后一丝希望放在医生身上。对于每一位患者,王晓琳从不轻言放弃。不久前,科室收治了一位50多岁的脑干出血患者。来院时,患者已处于昏迷状态,手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因为患者病情瞬息万变,王晓琳便根据患者入院记录数据分析病情,每天按时查看监护仪,时刻关注着患者生命体征中任何一丝微小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做出预见性判断。连续两周的随时监测,王晓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终于恢复意识转回普通病房。尽管重症监护工作压力巨大,但是王晓琳以同情心和耐心对待患者。她时刻关注着每个患者的情况,确保他们得到及时治疗和监护;花费大量时间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病情,以便更好地为他们制定治疗方案;耐心与患者家属沟通,让他们放心。

在王晓琳看来,将每个环节都做到严谨规范,把每件小事都做到精确极致,才能让患者更快康复。虽然辛苦,但是每次面对需要救治的患者,油然而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都让王晓琳从事重症医学的决心更加坚定。

深耕不辍 精益求精

王晓琳深知医学领域知识更新换代非常迅速,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因此,她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研讨班,与同行交流技术和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主动参与医院内部的病例讨论、学术交流等活动,与其他医生分享自己的治疗经验,同时也从他人的经验中汲取营养。除了个人努力,王晓琳也十分重视团队合作。在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之间需要密切配合,共同应对患者的各种情况。王晓琳善于与团队成员沟通合作,及时分享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全面的关怀和治疗。

作为科室主任,不仅自身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更要有出色的管理能力。王晓琳狠抓严管,不定期组织科室医务人员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疑难病例探讨研究,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在学习中与大家一起提升。目前,该院重症监护室有医护人员20余名,开放床位8张,成为收治全院急危重患者的诊疗中心。

成功不是偶然的,是一天天默默付出、一份份担当与责任换来的。王晓琳与同事们用精心的医疗服务和辛勤的汗水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她的付出得到了领导及患者家属的高度肯定。未来,王晓琳希望自己能够更加精通医学知识和技术,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

她把大部分时间奉献给了工作,奉献给了患者,而面对家人,她却时常感到愧疚。当问到她对此是否后悔时,她一脸坚定地说:“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注定要为这个事业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3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里,“白衣战士”拼命坚守
...……所有人都舍弃了自己的小家,在为社会这个‘大家’无怨无悔地拼命着!” “我真的觉着对不住同事们,忙不过来时,只要工作群里喊一声,只要还能爬起来的,都赶来顶班了!”潘继明说
2023-01-07 08:03:00
ICU护士任文霞:“我们是天使,亦是战士”
...已记不得参与多少次抢救,挽回多少生命。她奔波忙碌,无怨无悔,她是“天使”,亦是“战士”。
2023-11-21 09:44:00
惟其艰难 更彰初心
...人员在岗位上连续坚守20个日夜,他们日复一日地坚守,无怨无悔地付出,是对医务工作者初心使命的最好诠释。科主任马宇杰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始终以专业精神努力发挥表率
2022-12-26 17:36:00
进入全国第一梯队!“临沂ECMO模式”成为生命“终极救援”
...者的生命保驾护航。“既然选择了做好这件事,那就必须无怨无悔、时刻做好战斗准备。医护一体化及团队合作双管齐下,是我们团队的法宝,能够为患者抢回哪怕一线风机,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2025-02-13 15:14:00
...奔赴老院区新增设的感染病房,冒着受病毒感染的风险,无怨无悔、昼夜奋战,在一周之内从零开始打造好感染二区和感染三区两个病区,确保发热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在关键时刻,医务科主
2023-01-06 01:49:00
急诊科、重症科、监护室内:仁济医护春节在岗为生命“守岁”
...开始,他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急诊科总值班,要负责起监护室、病房、一楼抢救大厅的各种突发事件,以及节假日监护室新病人的收治工作。 “急诊监护室15张床位都收满了病人,其中8个
2023-01-23 14:59:00
济南市四院:争分夺秒“救心”,为心脏危重症患者守护生命之光
...的最前线。近日,记者走进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CCU病房),探访这个离希望更近的地方,感受医护人员们如何在这里集中高水平的专业诊断、监护和救治力量,为无数危重患者
2024-05-23 17:06:00
北京友谊医院重症救治工作呈向好趋势
...为三级,极危重患者收入重症医学科,包括各专科的重症监护室;高危患者收入内科系统病房;相对较轻患者收入外科系统,实现分层收治。医院还安排内科科室与外科科室结对子,通过会诊、巡诊
2023-01-06 00:33:00
济南市人民医院举行呼吸重症监护室启用仪式
...,济南市人民医院在南院区内科病房楼8楼举行呼吸重症监护室启用仪式。医院党委书记孙堂卿出席仪式并致辞,院长张慧林出席仪式,副院长王晓红主持仪式。办公室、人事科、医务科、设备科、
2023-11-02 11:5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今日启动,优惠多多!遵义电商消费季再添新彩
多彩贵州网讯正值遵义市2025年“双11”电商消费季火热开展之际,2025遵义电商消费季云上促销专场于今日在京东商城正式启动
2025-11-09 20:19:00
第六届国际摄影研讨会暨2025丽水摄影节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雨彤)“如今,人们生活在一个图像真实性受到极大挑战的时代,我经常被问到摄影的未来在哪里
2025-11-09 21:50:00
西安建大助力中俄建筑文化交流 “现代乡土建筑作品展”亮相莫斯科
11月3日至7日,在第33届Zodchestvo国际建筑节上,由中国建筑学会乡土建筑分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联合主办的“传承与创新
2025-11-09 17:07:00
网友留言板|长春“人民咖啡馆”改名降价 咖啡跌破20元
近日,针对网友的建议,全国多家“人民咖啡馆”更改名字。对此,长春的一些网友向中国吉林网咨询,长春的“人民咖啡馆”名字有变化么
2025-11-09 16:12:00
匠心邂逅科技,张园进博展厅首发下的“双向赋能”
11月8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张园“静安会客厅”内,世界级的中国羊绒奢侈品牌沙涓(Sandriver)与VR魔幻音乐电影《摇啊摇·刺激1995》举行了双首发系列活动
2025-11-09 10:14: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四岳2025年11月9日,全国第34个消防日如约而至。这一天,城市街头的电子屏亮起“关注消防,生命至上”的标语
2025-11-09 06:13:00
11月8日,以“溯源台骀、传承根魂”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台骀文化研讨会在太原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张氏宗亲代表等100余人
2025-11-09 07:33:00
关注进博会|一位意大利客商的“河北缘”
一位意大利客商的“河北缘”11月6日,观众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河北省主题展区石家庄市矿区华康瓷业有限公司展位参观
2025-11-09 07:37:00
中国记者节海报丨初心如炬 执笔不负时代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设计 魏向阳本期编辑 吴美慧
2025-11-08 07:39:00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氢冶金公司锚定创新,勇闯绿钢新赛道“我们产品的金属化率越来越稳定,铅、砷等有害元素含量很低,产业化的步伐更快了”“优化工艺流程
2025-11-08 07:57:00
深山紧急救援 火箭救援队找回九旬老人
东南网11月8日讯(通讯员 曾 程 林佳慧)“找到了!找到了!”10月30日14时20分,三明市建宁县黄埠乡龙潭村深山里传来一阵激动的呼喊
2025-11-08 08:15:00
今天的新闻主角 聚焦勤勤恳恳的你
编者按与时代同行,为城市写注脚。在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新闻记者一直奔走在路上,用镜头记录发展历程,以文字传递澎湃力量
2025-11-08 08:34:00
家人眼中的媒体人 闪闪发光的你
编者按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白天采访拍摄,晚上写稿剪辑。他们像一支笔,记录时代变迁,他们像一盏灯,点亮人间真情。生活中
2025-11-08 08:34:00
今天是记者节,身为记者的你是否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2025-11-08 08:35:00
9月27日-11月2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美术学院主办的首届青年雕塑作品展在河北美术学院展出。艺术家陈昱辰的作品《时代信号》,让电磁波“显形”,观众
2025-11-08 08: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