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国内首例!创新药奥维昔巴特在乐城用于罕见病(PFIC)患儿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01 21:20:00 来源:南海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1月1日消息(记者 王洪旭)近日,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特许医疗政策支持下,由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以下简称海南省妇儿中心)遗传代谢内分泌科黄晓燕主任团队联合博鳌乐城维健罕见病临床医学中心引进的创新药奥维昔巴特(Odevixibat)在海南省妇儿中心乐城分院成功用于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治疗。这是国内患者通过“先行先试”政策首次实现该药可及,标志着此款药物正式服务于中国患者群体。

国内首例!创新药奥维昔巴特在乐城用于罕见病(PFIC)患儿

创新药奥维昔巴特(Odevixibat)。海南省妇儿中心提供

婴儿皮肤发黄 原来是种罕见病!

2022年8月,刚过百日的婴儿小金(化名),出现脸色发黄,个子长得很慢,胃口也很小,和别的同年龄婴儿不太一样。随后,孩子一下子全身都发黄,巩膜也变成了黄绿色。小金的妈妈就赶紧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发现其血清胆红素有170μmol/L多,当地医生立即安排住院。

入院后,医生做了一系列的检查,除了血清胆红素、总胆汁酸指标超高外,其他具体什么疾病,医生也一时无法诊断。后来,在医院的建议下,还做了基因检测。

住院期间,小金的总胆汁酸和胆红素都异常升高,且总胆汁酸一直处于高水平状态,有时100μmol/L多,有时超过300μmol/L,甚至400μmol/L,而正常是要在13μmol/L以下,小金也超出几十倍数值,同时发现随小金年龄增长,出现喜好抓挠自己的情况。由于当地医院一直找不到很好的治疗方法,在一位医生的建议下,小金的父母带着小金赴上海的复旦儿科医院求医。

结合小金的症状和体征以及一系列的检查,医生判定她的病应该是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就在住院期间,小金之前的基因检测报告出来,验证了医生的诊断。小金被诊断为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1型。

听到这么复杂的疾病名字,小金的家人都是懵的。经了解,才知道这个属于罕见病的一种。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代表一组罕见的遗传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皮肤黄,皮肤瘙痒,生长障碍和进行性(日益严重)肝病,严重可导致肝硬化和终末期肝病。PFIC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五部门联合制定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位列第97个。

乐城用上创新药 为生命延续更多可能

胆汁淤积性瘙痒(瘙痒)是许多 PFIC 患者胆汁淤积的主要症状之一。瘙痒的程度通常与黄疸(眼睛或皮肤发黄)的程度不成比例,黄疸通常是低度的,并且可能会消退。

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肝病团队的专业诊治及指导意见下,通过对症用药和治疗,小金的皮肤部分症状稍有好转,但不明显。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会随着患者的生长发育,由于胆汁酸高,会引发严重的瘙痒症状,涂抹普通的止痒药膏也没有用。小金只能不停地抓挠,整晚睡不着,日常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家人十分担忧。

今年5月,小金的家人再一次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进行就诊时,得知要想缓解孩子的严重瘙痒,一种方案是进行手术;另一个是尝试新药治疗,其中一个药物就是奥维昔巴特。目前,该药物在国内未上市,但在国家特许医疗政策支持下,患者可以通过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申请试用。

小金的家人经过仔细考虑后,选择尝试新药治疗。因为他们希望给孩子争取更多治疗时间,尽量避免做大的创伤性手术。下定决心后,他们就开始联系博鳌乐城维健罕见病临床医学中心,希望联合海南省妇儿中心遗传代谢内分泌科引进这款药物。

国内首例!创新药奥维昔巴特在乐城用于罕见病(PFIC)患儿

海南省妇儿中心遗传代谢内分泌科黄晓燕临床团队为患儿用药。海南省妇儿中心提供

在得知小金的治疗需求后,海南省妇儿中心遗传代谢内分泌科黄晓燕临床团队联合博鳌乐城维健罕见病临床医学中心积极展开项目的申报和药物引进工作,并高效率通过审批。项目落地后,由黄晓燕主任医师团队负责执行和监督患者落地用药。患者用药后,口服耐受,无不良反应,后期予离园带药出院,继续家中口服治疗。

链接:

奥维昔巴特是全球治疗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的靶向药,2021年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用于治疗6个月及以上的PFIC患者。这是一种可逆的、有效的、选择性的回肠胆汁酸转运蛋白(IBAT)抑制剂,在回肠远端局部作用,减少胆汁酸的再摄取,增加胆汁酸通过结肠的清除率,降低血清中胆汁酸的浓度。

随着国内首例患者正式接受奥维昔巴特(Odevixibat)的治疗,这也成为我国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治疗药物的新突破,也将为更多有治疗需求的患者提供新的临床药物选择,提高生活质量。给我国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带来福音。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陈倩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5.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奥维昔巴特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是一组罕见的异质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肝内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随着病情
2023-09-12 12:05:00
邹城市人民医院完成首例儿童无痛胃镜检查
...痛胃镜检查,这是该院开展的首例儿童无痛胃镜检查。该患儿因反复胃痛,多次治疗效果欠佳,为明确诊断,优化治疗方案,在麻醉科的配合下,儿科医生为患儿实施了无痛胃镜检查。患儿从麻醉到
2024-02-26 11:47:00
开展霍尔果斯首例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
...黄疸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如若不及时治疗,还有可能造成患儿神经系统的损伤(胆红素脑病),甚至留下后遗症。可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又摆在眼前:医院多年前购置的婴儿暖箱、蓝光照射治疗灯由于
2023-07-27 09:14:00
...成功开展的首例新生儿蓝光治疗。这名出生仅4天的新生患儿,皮肤黏膜黄染,口服降黄疸药物后,黄疸仍不断加深,看着宝宝的病情日益加重,患儿父母心急如焚。株洲市人民医院李卉医生、株洲
2023-12-18 22:05:00
淮安一医生发朋友圈晒患儿“粑粑”称比黄金珍贵
...生对于治病救人,纯粹的幸福感。李炳(左)在为术后的患儿做检查桐桐(化名)出生后黄疸一直不退,在出生第38天时到医院就诊。“这个孩子表现为黄疸,大便是白陶土样,我们做了核磁检查
2023-02-03 23:31:00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南支医团队成功救治首例胸腹联合伤患儿本报讯(西海全媒体记者 徐变银)4月9日,记者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获悉,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南支医团队联合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
2024-04-10 04:37:00
南京市第一医院 完成首例唇腭裂修复手术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守护天使的微笑,16月龄患儿展新颜!南京市第一医院 完成首例唇腭裂修复手术医院供图唇腭裂作为一种较常见的胎儿颌面部先天性畸形,常会导致患儿身心发育不良,给社会及
2023-12-14 00:44:00
昭觉完成首例儿童全麻下无痛纤支镜检查
...开展该院首例儿童全麻下无痛纤支镜检查。据了解,8岁患儿阿尔某某因体检CT发现肺部感染性病灶1月余,辗转多家医院诊治病因,不能确诊,又回到昭觉就诊。为明确诊断,医生决定对患儿进
2023-11-28 08:06:00
“渝藏情深·爱助心康”公益行动救助的首例藏族先心病患儿顺利完成微创手术
...“渝藏情深·爱助心康”公益行动救助的首例藏族先心病患儿在重庆康心医院副院长兼大外科主任钟前进教授的亲自操刀及各科室的密切配合下,顺利完成微创手术。据了解,患儿今年9岁,除了平
2023-08-04 15:2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