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张良为何在功成名就时身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5 06:2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好几位具有大智慧的人物。他们或开创了新的朝代,或安邦定国,或力挽狂澜。以他们非凡的智慧,成就了旷世的功业。他们人格高洁,淡泊名利,具有政治才能,泽被天下苍生,却没有政治野心,对功名利禄无所营求。也因此,更让后世敬仰。而汉代开国“三杰”中的张良,正是这样一位智者。

张良为何在功成名就时身退

论起出身,他不知比汉高祖刘邦高出多少!他的祖先是战国七雄中的韩国人,祖父、父亲做了五代韩王的宰相。可说是一位系出名门的相国公子。秦国灭韩的时候,他年纪虽然小,却心怀亡国之痛。为了替韩国报仇,他把家里的家产全部变卖,招募刺客,谋刺秦始皇。他找到了一个猛男,订制了一柄重大一百二十多斤的铁椎,埋伏在秦始皇东巡路线的“博浪沙”,准备趁着秦始皇出巡时,用这铁椎攻击秦始皇的座车,为天下苍生除去这暴虐不仁的“始皇帝”。可惜,秦始皇命不该绝,这一椎掷偏了,误中副车。秦始皇本来以为自己的严刑峻法,已威服了天下,皇帝宝座稳如泰山,想不到竟有人敢谋刺他。又怒又恨又怕,下令大索天下,捉拿刺客。张良只得隐姓埋名的逃走,躲藏在下邳逃避追捕。

张良为何在功成名就时身退

也就在下邳,他有了奇遇。他遇到了一个老人,坐在桥头。见他走过时,就故意的把鞋一脚踹到了桥底下,叫张良为他捡鞋,还叫张良为他穿上。以张良这样贵家出身的公子,哪被人这样支使过?但,他可怜这个老人年迈,还是照办了。这老人看他“孺子可教”,约他第五天天亮时在桥上见面。第一次张良按时天明赴约,老人先到了;第二次,才鸡鸣破晓,他就去赴约,还是被老人抢了先。老人比他先到,就生气的责备他与长者约会还迟到!到第三次,他三更半夜就去赴约,终于比老人先到,也通过了老人对他耐心与毅力的考验,证明了他是可以托付大任的人。就送给他一卷竹简,他展开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老人说:“你好好的研读,读通了,就可为帝王师!”他在仔细的研究思考之后,终于融会贯通。并且以这部书为基础,辅佐刘邦,开创了汉代开国大业。

张良为何在功成名就时身退

过了十年,秦始皇死了,秦二世为赵高左右,弄得天下民不聊生。天下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张良也招募了一些人马,伺机而动。他曾把《太公兵法》讲给一些人听,别人都没法了解其中的高妙。而讲给沛公刘邦听时,刘邦虽然不学无术,却非常欣赏,而且愿意听张良的意见。因此,他选了沛公刘邦做他投效的对象。虽然如此,他还是心系韩国。当时,各路人马中,势力最大的是项梁。项梁为了号召天下,立了楚国的后裔为楚怀王。张良跟随刘邦去见项梁时,请项梁立韩国的公子韩成为韩王。项梁听了他的话,果然立了韩成为韩王,并派张良为韩王的执政。但,韩国本身的力量实在太薄弱了,不能独自成事。于是刘邦把韩王留守在阳翟,自己带着张良继续与秦作战。

张良为何在功成名就时身退

刘邦在他的谋划下,势如破竹的攻破了秦都咸阳。出身寒微的刘邦,见到咸阳的繁华,秦宫的美女,就忘了形,只想留在秦王宫中享乐。樊哙劝他不要住在宫中,他不肯听。张良也严正的劝告他:“就因秦皇无道,天下百姓痛恨暴秦,您才有今日。如果您才进秦宫,就迷失在繁华声色中,只想享乐,你这样不是让天下人失望吗?”刘邦这才听劝,回到霸水屯兵。项羽不久后也到达了,非常妒恨刘邦占了首功,想发兵攻打刘邦。幸好,曾受过了张良恩惠的项伯,为了报答张良,前来通风报信,又设计在“鸿门宴”上,让刘邦逃走,这才让他逃过了一劫。他又请项伯为刘邦讲情,一再的为刘邦说好话,转达刘邦愿为项羽的臣属意愿,请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刘邦为了感谢张良,赐给张良黄金百斤,珍珠两斗。张良毫不吝惜的把这些财物全部都送给项伯,请项伯说服项羽把汉中之地封给刘邦。而当时的汉中在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对外交通十分不便,只能靠着栈道通行。但张良却在送刘邦到汉中的时候献计:一路走,一路把走过的栈道都放火烧了;烧掉了栈道,等于断绝了返回关中的通路。这样做,等同于和项羽表明了不敢和他夺天下。只有让项羽放了心,才能确保刘邦的安全。

张良为何在功成名就时身退

后由于张良不忘故主韩成,想追随故主。可是项羽不肯放韩成回韩国,后来更把韩成杀了。张良到这时,也死了为韩国复国的心,于是便全心辅佐刘邦。在他的策划下,虽然“明烧栈道”,却“暗渡陈仓”,刘邦还是从另一条路,回到了中原。先平定了秦地,再向东攻打项羽。以“事成分地之约”,让各拥重兵,却心存观望的各路兵马都来投效。并重用韩信,以“十面埋伏”之计,逼得项羽自刎乌江,奠定了汉朝一统江山的基础。

张良为何在功成名就时身退

而后刘邦当了皇帝,大封功臣。他认为:张良虽然从不曾冲锋陷阵,但,运筹帏幄,决胜千里的功劳比任何人都大。想让张良自己在齐国境内,选择三万户的地方作封邑。张良却说:“当初臣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相遇,这是上天把臣送给陛下。臣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邑,就请陛下封臣于留,来纪念这一番的君臣遇合吧。”于是,刘邦便封了张良为“留侯”。

张良为何在功成名就时身退

张良建立了这样的功勋,却并不想当官掌权,他总是从大处着眼,及时给皇帝当“顾问”。在封赏功臣不周,群臣疑虑的时候,他建议汉高祖先封大家都知道他最讨厌的雍齿为什方侯,以定安人心。在大家都主张建都洛阳的时候,他力主定都关中,以奠定长治久安的基础。又建议拜萧何为宰相,以平治天下。这些建言,都证明他的确有远见,而且出发点都是无私无我的。

张良为何在功成名就时身退

在国家安定之后,他因为身体不好,就足不出户,自己闭门静修,不再过问朝政。他说:“我家世代相韩,所以不惜万金,为韩国报仇。博浪沙一椎,震动天下!又为帝王师,封赏万户,位列诸侯。人生至此,于愿已足,现在只希望追随赤松子云游习道,不问世事。”由此可知他真是一个淡泊名利,具有大智慧的人。世俗间的功名利禄,完全诱惑不了他。像这样“一柱擎天”的开国功臣,相貌却非常清俊秀雅,有如美妇人。说来,人真是“不可貌相”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5 0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良为什么放弃对秦始皇复国的理想?
...张良同样也会成为韩国国相,只可惜到了张良时代,就被秦始皇统一了整个战国,建立了大一统的秦朝,原来的东方六国不复存在。秦始皇不仅仅是终结了天下战乱的局面,而且彻底废除了分封制,
2023-08-25 06:55:00
聊聊开两汉的大汉第一谋士张良
...国君。韩国灭亡之后,张良一心就复仇,散尽家财要对付秦始皇,打听到秦始皇巡游天下,于是就找了一个大力士埋伏在路边,看到秦始皇的车驾来了,就扔出一个120斤的大铁锥连车带人是砸了
2024-03-29 19:53:00
张良的人生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特别之处呢,他是如何俘获众人之心的?亡国之恨,刺杀秦始皇张良,字子房,战国时期韩国人。张良出生于秦国即将统一天下的时代,他的家族在韩国有很高的地位,多人担任过韩国丞相的职位。
2023-02-15 19:17:00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天下再无兵戈
...,世代为官,家境殷实,身份高贵,衣食无忧,如果没有秦始皇统一六国,那么到了张良这一代,凭借他的本事,也一定会成为韩国的相国。东方六国中,韩国是最弱小的诸侯国,也是第一个被秦国
2023-08-23 14:50:00
刘邦病死前,张良3年不食五谷,5年足不出户
...中燃烧着熊熊烈火,他开始愤恨那个夺走他一切的人——秦始皇。于是他买了一个重达120多斤的大铁锤,伙同大力士埋伏在秦始皇出行的道路上。当时天子所乘坐的车辇为六马,其他大臣的为四
2023-04-09 19:53:00
张良刺杀秦始皇、鸿门秀刘邦、汉中逗项羽,真会玩
...死士,张良为他打造了一把重达120斤的大铁锤,并打算在秦始皇东巡的时候找机会下手。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东巡要前往阳武县,张良便带人在秦始皇的必经之地“古博浪沙”埋伏,好杀秦
2024-04-12 16:52:00
秦始皇在世时,项羽刘邦都不敢造反
公元前210年,秦朝的开创者秦始皇驾崩了。这个秦帝国的开创者,对于整个中国的历史来说贡献非常大。他开创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郡县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等等,这些制度几乎沿用了整
2023-06-25 09:40:00
刘邦没有超强辅助“张良”,就没有汉王朝的诞生
...士并打造了一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在前218年,张良得知秦始皇要东巡,于是就联合仓海君一起在古博浪沙埋伏。张良一看远处浩浩荡荡整齐的队伍就知道秦始皇来了,但是秦始皇的马车由
2023-05-14 10:45:00
...裔,可他又为啥反对封六国后裔呢?1.痛恨秦军灭国,刺杀秦始皇公元前230年,此时张良的父亲平去世已有二十年了,秦军俘虏了韩王安。秦国灭亡了韩国。全部占有了韩国土地,设置为颍川
2024-05-22 06: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