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浙江今日出梅 今年出梅偏早,梅期比常年短一周左右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6-30 07:26:00 来源:杭州网

6月30日,浙江出梅。随着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梅雨带逐步“撤退”,暑热高温即将到来。预计30日起,我省将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气温再上一个台阶,杭州最高气温将升到38℃至39℃。

“今年浙江省入梅、出梅都偏早,梅雨时长总体偏短,梅雨量也比常年偏少约两成。”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说。今年我省6月7日入梅,比常年偏早1天,6月30日出梅,比常年偏早9天;梅期为23天,比常年缩短一周左右。此外,今年还出现梅中有伏阶段,梅雨期气温偏高,全省平均气温为26.6℃,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1.6℃。

为何今年梅雨季变短了?毛燕军解释,今年的副热带高压呈块状分布,脊线位置变化很不稳定,南北摆动得厉害,容易把梅雨带向北挤出去,导致我省出梅偏早。自1951年有较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早出梅的当属2006年6月15日,该年夏季的高温天数总体偏多,气温也偏高0.9℃。据统计,近20年来,梅雨季时长在20天以下的年份占三分之一。“影响梅雨的因素很复杂,全球变暖就是其中之一。”他说。

“出梅后,高温和台汛需格外关注。”毛燕军说。出梅早,意味着进入高温的时间也提前了。预计6月30日至7月4日,我省大部地区最高气温为36℃到38℃,局部39℃到40℃。出梅后,全省将进入台汛期,虽然今年第一号台风生成晚,不利于后期台风总数的发展,但是在台汛期,台风往往会出现集中爆发期。

省气象部门提醒,公众需持续做好防暑措施,尽量避免午后气温较高时段出行,谨防中暑、热射病的发生。同时,需注意预防局地强对流天气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持续的高温少雨容易引发气象干旱,对农业有一定影响。浙江大学教授周伟军说,尤其要关注水稻白叶枯病等病害,以及水稻卷叶螟和二化螟等易感害虫。长时间的高温会加速大田作物的生长发育,夜间的高温则容易消耗农作物过多的营养物质,影响生长周期,农作物也容易长得不够健壮。需要时刻关注农作物干旱情况,加强肥水灌溉管理,特别是山区、半山区应保证作物有足够的水分供应,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高温下氮肥易挥发损失,应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比例,以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和提高抗逆性,帮助农作物适应高温环境。此外,台风来时,需提前做好对大风等极端天气的防范工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30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高压“气势汹汹”迅速西伸北抬,逐步控制台湾、福建、浙江、江西、上海、江苏、安徽等区域,带来持续性高温。与往年相比,今年高温来得更早。往年江浙沪的酷热高温一般要到7月上旬末或中
2025-07-01 07:17:00
...其原因,又是因为副热带高压在背后搞事。昨天上午,在浙江省气象局举行的媒体通气会上,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周玲丽告诉天气小姐姐,由于今年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北抬时间偏早,所以梅雨期
2025-07-01 07:29:00
2022年上海市十大天气气候事件盘点
...海,强度居建国以来之最2022年第12号台风“梅花”先后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沿海、上海市奉贤沿海、山东省青岛市沿海和辽宁省大连市沿海四次登陆我国。其中9月15日00时30分前后
2022-12-31 21:22:00
...的高温过程还会继续,杭城气温向着“4”字头奔去。据浙江天气网消息,目前还未达到最热,全省范围未来三天白天的最高气温将继续攀升,浙中南地区将在明天达到峰值,浙北地区将在周日(6
2025-07-04 07:22:00
今日,江苏多地官宣出梅!
...梅,转为少雨高温天气。今年梅雨期27天,平均梅雨量是常年的1.6 倍。梅雨期降水强度较强、强降水过程多、梅雨中断期间出现连续高温天气。出梅后,雷阵雨天气仍将多发,此外需关注台
2024-07-15 18:40:00
浙江明天入梅,入梅时间较常年偏迟9天
浙江省气象台今天上午宣布,据目前最新资料分析,受副热带高压加强北抬影响,未来七天我省多降雨,浙江明天入梅,入梅时间较常年偏迟9天(常年6月8日入梅),梅雨形势不典型,以过程性降水
2023-06-16 15:45:00
“梅超疯”刚走,台风“杜苏芮”就要来了
...台统计,今年我省淮河以南地区6月17日入梅,入梅正常(常年6月19日)。7月23日出梅,出梅偏晚10天(常年7月13日)
2023-07-23 21:40:00
浙江日报杭州6月20日讯 (记者 张源) 6月21日是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白天最长,黑夜最短,气温也将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段。在副热带高压的掌控下,近期的晴热天气明显增多,
2025-06-21 08:44:00
高温持续,小心被“烤”!梅雨这天回归
...雨刚走,高温就来了,难道是要出梅了吗?答案并不是!浙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卢晶晶表示,目前副热带高压只是有一个加强北抬的假动作,把梅雨带暂时推到了北边。这只是梅雨带的正常摆动,梅
2025-06-18 10:17: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虽已入冬,但太原市尖草坪区呼延村东侧的稻田里却未曾萧瑟。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翻起层层金色波浪,与不远处翠绿的映山湖交相辉映
2025-11-16 07:22:00
松果奇遇记:彩泥与自然的创意碰撞
鲁网11月15日讯当秋日的松果邂逅五彩的彩泥,一场充满童趣的艺术创作就此展开!近日,东营市利津街道中心幼儿园大班的宝贝们化身小小艺术家
2025-11-15 15:32:00
落叶在纸上“长”出叶脉——东营市利津县北宋镇中心幼儿园中二班创意活动
鲁网11月15日讯2025年11月11日,东营市利津县北宋镇中心幼儿园中二班的孩子们开启了一场趣味十足的落叶拓印创作。孩子们用小小的双手
2025-11-15 15:33:0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这里是造物主私藏的调色盘,水面将整片天空对折,让青山的倒影与游云在波光中联姻。流动的青,变幻的蓝,为每位过客定制专属的仙境存档。来源:铜仁市印江县融媒体中心一审
2025-11-15 20:40:00
绥阳县大楠村:“冬养春种”巧衔接 循环农业“链”就致富路
多彩贵州网讯 时值寒冬,农事渐歇,但在绥阳县郑场镇大楠村的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里,展现出一番“农忙”景象。村民们一改往日“猫冬”的习惯
2025-11-14 20:34:00
鲁网11月14日讯清晨时分,拆老试验室的铲车贴着墙面低语,机器的响动沉甸甸的,就在这声音间隙中,几声细细弱弱的啾鸣,传进中交一航局二公司预制分公司试验员卢伟的耳朵里
2025-11-14 21:08:00
“吉林一号”卫星新闻|万米高空俯瞰四川阿坝红旗特大桥垮塌
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境内的红旗特大桥引桥垮塌事件引发广泛关注。13日,吉林一号高分03D53星过境四川阿坝拍摄到了一组高清图像
2025-11-14 22:03:00
务川:百合栽种忙 特色促增收
多彩贵州网讯“这个百合种就有6个芽孢,一个芽孢是一个整体,像这样掰开,按在土里面,间距大概就是5至6公分左右。”初冬时节
2025-11-14 22:12:00
中国有约|当国际目光遇见“不朽”的山西文明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孙宇佳)在山西的省会太原,汾河穿城而过,滋养出这座城市的千年底蕴。作为“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的古都
2025-11-14 23:28:00
秋日,贵州赐予了我一场真正的奇迹——秋天整个改头换面,沉溺于灿烂的金色之中。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银杏,它们此刻正处于最美的巅峰
2025-11-15 03:09:00
中国网11月14日讯(记者 张艳玲)记者从水利部获悉,11月13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向黔江投放10种鱼苗
2025-11-14 10:04: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从“煤渣湖”到“网红打卡地”,淮北这片水域如此逆袭
大皖新闻讯 清晨的湖面薄雾如纱,7300亩水域静谧如镜,白鹭掠过水面,野鸭成群游弋,远处传来清脆的鸟鸣。然而谁能想到,这片生机盎然的湿地
2025-11-14 10:53:00
绩溪:珍稀昆虫云集,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高地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大皖新闻记者从绩溪县生态环境分局了解到,绩溪县近期完成的陆生昆虫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取得显著成果
2025-11-14 10:55:00
“林中仙子”白颈长尾雉频现绩溪山林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大皖新闻记者从绩溪县生态环境分局了解到,近日,绩溪县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团队在回收的红外相机数据中多次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颈长尾雉的活动
2025-11-14 10:55:00
摄制|马英杰 郭宝强初冬时节,一批丹顶鹤翩然降临唐山旅游岛。它们在金色沙滩上悠然踱步,或低头觅食,或梳理翎羽,画面灵动和谐
2025-11-13 18: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