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据巴以两国医疗机构10日公布的消息来看,新一轮冲突爆发已经导致1900多人身亡,将近19万人流离失所。为了防止局势升级导致更多无辜民众被害,中方呼吁巴以双方尽快停火,然而对于中方的中立立场和态度,以色列却似乎有所不满,近日,以色列各大官媒纷纷出动,对中方发起了“道德绑架”。
【以色列对中方“道德绑架”】
10月7日,以色列驻华大使馆接连在中国社交平台上发布了多条帖子,声称美国等许多西方国家,都对以色列进行了声援,其中美军甚至还派出了航母和战斗机前往支援,因此以方希望中国也能像西方国家看齐,为以色列提供援助和声援。
同时,以色列外事机构还发布了一则“中以混血女子被哈马斯绑架”的消息,以色列方声称这位名叫诺雅的女生,出生于北京,其母亲是华人,有着中国血统,希望中方能对其伸出援手,将她从哈马斯手中救出。但经过调查后,网友们发现该女子虽然的确是中以混血,但却是以色列国籍,而且还曾在以色列军中服役,说其是被哈马斯“绑架”,更不如说她是被俘虏。以方要求中方对其实施援助,显然是在“偷换概念”。
【被哈马斯“绑架”的中以混血女子】
此外,10月8日,以色列驻华大使馆还表示,以方总理内塔尼亚胡的访华之行,可能会因此被耽搁;还表示以方当前处于困难时期,希望中方作为以色列的“朋友”,能给予以方声援和支持。显然在以方看来,这次袭击是哈马斯主动发起的,身为“受害者”的以色列自然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因此可以向中方“施压”,逼迫中方在巴以两国中“站队”。
但在对中方进行“道德绑架”之前,以方先得反省一下自身,是否有足够的分量来要求中方站队。事实证明,以方并没有。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以方对中方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并没有做到足够的尊重。今年6月,美国前国安副顾问同美国智库代表窜台,一同前往的还有以色列前国安顾问以及以色列的诸多战略专家,“台独”分子宣称,以方此举有助于台当局同以色列和美国交流,促进三方的防务合作;8月3日,以色列国会议员团再次窜台,受到了“台独”头子吴钊燮的“热情接待”,还声称其与以方在“国家利益”方面有共同之处,以方官员甚至还用“国家”一词来称呼我国台湾地区;10月8日,以方所谓的“驻台湾办事处”还将“台独”蔡英文称呼为“总统”。此前,中方就多次强调台湾地区是“中国的台湾”,“台独”分子是影响台海和平的最大因素,与我们水火不容。显然,以方并没有听进去。
【以色列官员集体窜台】
而除了台湾问题之外,以色列在“涉疆问题”上也频频暴雷。众所周知,东突恐怖分子是分裂我国新疆地区的主要势力,为打击他们,中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但以色列却公开对其表示支持,不仅每年都对东突恐怖分子进行“热情接待”,展示暴恐旗帜,甚至还动用媒体为其宣传造势,向其传授“以方的先进经验”;此外,以色列还多次紧跟美国脚步,造谣抹黑我国新疆地区。
其次,以色列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总是暗暗给中方“使绊子”。比如2020年的中印边境对峙期间,以色列就瞄准时机,与印度达成了将近8000枚反坦克长钉导弹的订单,为印度精准且及时地递上了一把刺向中方的刀子。值得一提的是,在1996年,以色列曾与中方达成协议,承诺为中方提供4套总价值将近2.5亿美元的“费尔康”预警系统,然而在5年之后,以色列突然单方面撕毁协议,将预警系统转手高价卖给了印度。
【以色列对加沙发起多轮空袭】
第三,在这场冲突中,以色列也不是全然的“受害者”。哈马斯发起袭击的根源,是因为以色列近几十年以来所实施的极端民族政策,以及对它国领土的无理侵占,而且它还是美国在中东的“重要抓手”。如今为了报复哈马斯,以色列对加沙地区发起了“全面进攻”。
从10日之后,以色列已经对加沙地带发起了多轮空袭,以方总理内塔尼亚胡还声称,要将加沙地带变成一座荒岛,据传加沙地区现在已经被10万以色列士兵包围并全面封锁,断水、断电、断粮行动正式开启,如果内塔尼亚胡不停手,将有更多无辜平民因此丧命。
在这种情况下,以方对中国实施“道德绑架”这一套,自然是不管用的。更何况在此次巴以矛盾中,中方始终站在和平的一方,就像中方外交发言人毛宁所说,巴以两国都是中方的好朋友,两方要想实现和平相处,最关键的是要积极落实两国方案。像以方这种强硬报复、利用舆论逼迫第三方站队的行为,只会导致战争愈演愈烈,最终受伤的只有无辜民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2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