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许宁远是来自皖南山区石台县七都镇的孩子,因为家庭情况特殊,求学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他如愿考上了大学,在即将迈入大学,开启人生新的征程之前,他暗暗许下了诺言,并为这个诺言默默地准备着。
知冷知热的大男孩
八月的秋浦河穿过群山缓缓北流,两岸的蝉声此起彼伏,告别了暑期打工生活,走在石台县城的大街上,许宁远感到无比的放松。
这个暑期小许挣了2600元,他想用人生中挣的第一笔钱,给家人们一个惊喜。
家里有台特别老式的电风扇,底座是焊接的三脚架,许宁远都不清楚这台电扇到底用了多少年。许宁远选了一台电风扇,又看中了一个保温杯。
学生许宁远:因为爷爷奶奶在家里,冬天的时候把玻璃杯放在火桶里面去保温,这时候买一个大一点的保温杯会方便一点。
这个憨憨的大男孩,不仅知冷知热,还心细如发。
学生许宁远:我太太留给我奶奶一个玉的镯子,但是我奶奶一不小心把它碰碎了,奶奶把那些小碎片都收在一起的时候,就想着要给奶奶买一个镯子,一直有这样的想法,自己赚的第一桶金,就给奶奶这样的镯子。
许宁远的老家在七都镇毕家村,坐落在深山里,离县城大约40多分钟的车程。礼物准备停当,坐上车,小许怀着忐忑的心,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小许忐忑的是爷爷奶奶的责备。可他们眉宇间的笑容,却让人读到了欣慰和满足。
漂亮楼房背后的心酸往事
刚到许宁远的老家记者还有点纳闷,住着漂漂亮亮的两层楼房,怎么和条件困难挂上钩呢?原来,这楼房的背后,还有一段辛酸的往事。
楼房的背后是一幢瓦房,窗户是木质的,脱落的墙皮让泥石垒成的墙体显现了出来,而这幢破旧的瓦房正是小许童年开始的地方。
瓦房是1980年盖的,盖的时候,小许的爷爷还不到30岁。
老房子的位置较低,旁边是农田,隔着农田是一条水沟。许发明记得以前每逢大雨,家里十有八九会进水。
直到许宁远9岁,2014年,年过花甲的爷爷咬牙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一步到位盖个楼房,而盖房的钱都是东借西凑来的。
许宁远的父母都属于后天智力障碍人群,别说给家里帮忙,他们的日常生活还需要爷爷奶奶来照顾。
但是,娃要带,债要还,老夫妻俩必须得咬紧牙关往前走。
爷爷许发明:茶叶一年搞个5000块钱,最起码还要千把块钱消费。
一年5000块钱,对一个大家庭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好在后来,村里引进了新产业,老两口就此学会了种木耳的技术。
就这样年复一年,经过8年的努力,家里的债终于还清了。如今,爷爷72岁,奶奶68岁,种木耳摘茶叶早已经力不从心,而因为操劳留下的病根却越来越深。
我想为家撑把伞
老夫妻俩不仅要照顾儿子一家,还要起早贪黑地想办法去还债,根本顾不上许宁远的学习,小许说,求学之路只能靠自己。
老夫妻俩干活是把好手,但是都没上过学,许宁远上学之后,关于学习的事,他们俩只能干看着,爱莫能助。
住在石台县城的姑姑很关心许宁远的成长,就在小许即将上初中的时候,她和丈夫决定把侄子接到他们家生活。
学生许宁远:感觉到有点自卑,最早的时候可能不敢和同学去讲话,不敢和同学交流。
认识到差距的许宁远,人生中第一次感到学习的紧迫感。许宁远渐渐沉下心来开始埋头苦干。
迎难而上,艰苦拼搏,几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到了高中,许宁远锚定了目标,一刻也没有放松。
在许宁远书房的墙壁上,一张张便签十分惹眼,上面记录了他高考倒计时60天的学习计划,每一张便签都写满了当天的学习任务,直到高考的前一天。
也许是弦崩得太紧,今年高考,许宁远没有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但是,拿到蚌埠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同样很满足。
许宁远说,将来有一天学业有成,他想回到家乡,用自己的方式,为家人们遮风挡雨。
八月的石台,暑气逼人,蓝天下,秋浦河水,波光粼粼,两岸青山,蝉声依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8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