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沧州:手握“新农具” 种好“智慧田”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09 17:57: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手握“新农具” 种好“智慧田”

——沧州市发展智慧农业一线探访

沧州:手握“新农具” 种好“智慧田”

4月29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沧州)旱碱麦加工与制品创新研发中心实验室,科研人员制作面包。河北日报记者袁铮摄

轻点手机屏幕,即可遥控蔬菜大棚内的温度,实时监测墒情;用北斗卫星定位,无人驾驶农机驰骋田间……在沧州,物联网、大数据、5G等现代信息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新农人有了“新农具”,现代农业呈现新面貌。

·智慧农机使农业生产降本增收

4月16日,在东光县龙王李镇陈英村的农田里,轰鸣声不断响起,装有北斗定位系统的农用机械来回穿梭,深松、旋耕、播种、施肥、覆膜、打药等工序一气呵成。

东光县春霞家庭农场负责人高玉红站在地头,注视着田里的农机作业。

从单种棉花变为棉花、花生套种,今年,高玉红借鉴外地经验,在500亩耕地上尝试种植方式调整。花生种植宽幅为10米,棉花种植宽幅为6米,两者间作套种可以改善作物群体结构,增强作物防御病虫害能力。

“相比之前单种棉花,棉花、花生间作套种让植株的透气性更好,能够在保证棉花增产的同时,实现花生稳产,多增加一份收入。”高玉红说。

理论上行得通,实际操作更关键。如何保证幅宽精准?高玉红说,只要规划好路线,安装了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的农机就会精确自动驾驶,满足套种的各种技术要求。

智慧农机不仅能“跑直线”,用它施肥,通过精准控制,肥料相较之前可节约30%以上。

“以前,干同样的活得用20多天,现在两三天就能干完,人工费用也大大降低了。”看着一垄垄播种好的花生,高玉红说。

春耕春管时节,在沧州,像高玉红一样用上北斗技术的新农人越来越多,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春耕图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

去年8月,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河北分中心在沧州正式揭牌。基于北斗数据中心的农机自动驾驶平台上线运营后,无人驾驶播种机、无人驾驶收割机、无人驾驶卸粮车等自动驾驶机械已被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主要环节。

据悉,该中心今年将在全省继续推广农机自动驾驶设备,进一步推动农业智慧化发展。

新农机不仅出现在广袤田间,还现身于温室大棚。

前不久,在青县绿豪农业专业合作社蔬菜生产基地,举行了一场现场观摩会,主题就是大棚智慧农机应用。

一台高速起垄覆膜机缓缓移动,起垄、覆膜、铺管有序进行,20分钟便完成一亩地的作业;大棚顶部的轨道上,植保机一边行进,一边将植保液高压雾化并均匀喷出……一项项自动化种植技术,赢得来自北京、天津、山东、辽宁等地专家的点赞。生产基地负责人李志彬介绍,与全靠人工种植相比,机械化种植可以让一个大棚一季省下1500元。

近年来,沧州市推动智能感知、分析、控制等技术和装备在大田种植中集成应用,促进了农业工厂化、智能化和标准化生产。

·数字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精细度

4月21日,位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的河北鑫海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养殖池里,一群群南美白对虾、脊尾白虾正在采食。

在该公司水产厂区,各类摄像头、传感器、控制设备随处可见,通过智慧化系统将它们采集的数据整合起来,复杂的水产养殖有了“智慧大脑”,轻松完成生产环境智能检测、水体智能增氧等生产管理工作。

在公司管理中心的电子大屏上,养殖池水质信息数据一目了然,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登录后台,随时获取异常报警信息和水质预警信息,根据检测结果调节水质,更利于鱼虾生长。

该公司借助5G技术搭建起水产苗种生产智慧服务系统,实现检测数据全方位实时传输。

让鱼虾舒适生长,水环境至关重要。水体检测一直是水产养殖的重点。传统水体检测方式就是人工现场取样、手工检测。“以前,6000平方米的水产养殖车间每天仅检测水温、溶解氧含量、盐度、浊度等数据,就需要2名检测员耗费8小时完成。”公司副总经理刘金礼说。

数据成为新农资,让公司的生产效率和管理精细度大幅提升,比传统养殖方式增产15%以上。同时,通过对水体水质的实时检测、精细调控,调水试剂使用量降低15%,提高了养殖尾水水质,实现全过程绿色养殖。

日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发布《2023全国智慧农业典型案例汇编》,“鑫海水产苗种生产智慧渔业案例”成功入选。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云养殖”“云种植”应用场景加速落地。沧州市着力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构建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系统,推广农业物联网应用,鼓励相关单位利用数字技术实时收集和分析农田的环境数据、作物生长数据等,助力农户科学决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南皮县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近百万亩耕地上的农作物长势情况一屏展示,成熟度预估、产量预估及重大病害监测预警等服务为广大农户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悉,到2025年,沧州市力争打造10个规模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展示、创新、应用示范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智能化应用率达到100%,实现产业融合发展、数据互联互通、服务高效便捷的智慧农业发展目标。

·技术创新支撑农产品加工业做强

4月29日,在沧州市北航科技园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沧州)旱碱麦加工与制品创新研发中心实验室内,配料、和面、烘烤,科研人员烤面包,看起来轻车熟路。当天,他们在高筋面粉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沧麦6002”旱碱麦面粉和麦麸制作高纤面包。用这种“混搭原料”制作的面包,与普通粗粮面包相比,不但膳食纤维含量有了较大提升,白度、柔软度也更高,麦香味浓郁。

“已经记不清做了多少遍这种面包。”研发中心副研究员李明说,研究农产品加工,就是将科学研究与成品制作相结合,摸索最优原料配比、最佳技术工艺。

据介绍,研发中心采集了10余个旱碱麦品种进行独特品质的挖掘与分析实验,充分考虑制品的营养成分、外观和口感,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攻关,开发出包含旱碱麦的半干面、鲜面、高纤面包等系列面制品,特别是在科研成果转化中注重相关企业生产线的改造和升级,谋求加工“最优解”。

另一间实验室内,微生物恒温培养箱正在运行。“通过对面制品制作各个环节样品的腐败过程进行研究,就可以判断是哪个环节影响了产品保质期。”李明说,应用淀粉老化回生抑制技术及微生物控制技术,旱碱麦面花的常温保质期已从2天延长至7天,扩大了产品销售半径,助力企业销售额提升。

沧州市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创新工程,聚焦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和重要农产品,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建立起以旱碱麦为重点的盐碱地特色农作物加工体系,成立由28家单位为成员的国家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盐碱地农产品加工专业委员会,进一步推动农产品加工领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落地。

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沧州)已建成旱碱麦加工与制品创新研发中心、果蔬食品制造与营养健康研发中心等6个研发中心,聚焦旱碱麦、冬枣、碱地梨、苜蓿、中药材等,深化盐碱地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为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提供科技支撑。

研究院还牵头组建沧州市农产品加工技术协会。“我们会依托这个平台适时举办成果展,把实验室研发出来的技术成果向企业进行推介,促进成果转化。”研究院副院长刘贞贞说。

今年,研究院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交钥匙”工程,即从加工原料的选择到厂房设计、设备选型、生产线的组装集成以及产品研发等全链条进行指导,利用科研优势,帮助企业少走弯路,助力更多有消费吸引力、市场竞争力的新农货走下生产线,走进千家万户。(河北日报记者袁铮)

沧州:手握“新农具” 种好“智慧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9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河北沧州:“新农人”把葡萄“种”到“云端”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近日,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何庄乡王园村葡萄大棚,一排排葡萄藤整齐排列。“大家好,今天我带大家了解2月下旬葡萄管理的要点。现在葡萄藤正处于新稍生长期,这个
2025-02-19 19:02:00
沧州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初步形成沧州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河北日报讯(记者王雅楠)记者从9月14日召开的沧州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沧州市
2023-09-18 03:16:00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提标准 防风险 塑品牌 强保障沧州提升农产品质量 打造农业“金字招牌”河北日报讯(记者袁铮)日前,沧州市出台农产品质量提升工作方案,聚焦农产品种植养殖全过程,提
2023-01-17 04:44:00
沧州市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420家
8月16日,沧州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现场。河北日报记者王雅楠摄河北新闻网8月16日讯(河北日报记者王雅楠)记者从沧州市政府新闻办今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沧州市、县
2024-08-19 12:11:00
...人民网-河北频道人民网石家庄8月18日电 8月16日,河北省沧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沧州农业产业化重点工作相关情况。一年来,沧州以盐碱地综合利用、衡沧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区创
2024-08-18 09:15:00
真的没想到|沧州这些“宝藏”在全国数得上
...网记者 方童也许,你是通过穿城而过的千年大运河认识沧州;也许,你是通过国家级非遗——吴桥杂技了解沧州;也许,你是通过各种美食爱上沧州。其实,在沧州广阔的农业天地里,也有着很多
2024-07-22 10:28:00
...文霄)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沧州)获悉,日前,经过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的严格评审和筛选,河北省旱碱麦加工技术创新中心落户沧州。河北省旱碱麦加工技术创新中心由
2025-01-05 07:59:00
河北沧州:强化科技创新 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河北频道人民网石家庄4月25日电 (记者林福盛)25日,沧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沧州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王九生对沧州市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据了
2024-04-26 18:09:00
以一线调研促盐碱地综合利用沧州探索盐碱地特色产业振兴新路径河北日报讯(记者袁铮)着力加强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研发、着力发展旱碱麦精深加工……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沧州市坚持把学深悟
2023-12-03 06:4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