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请来“管理机器人”,把脉地下灌溉渠
6小时“微创手术”缝合“伤口”,公路不用“开膛剖肚”
南报网讯(记者胡英华通讯员周颖)近日,溧水区芝沙线邰村段过路倒虹吸灌溉渠出现破损,影响周边农田灌溉,溧水区交运局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接报后,立即联合属地政府组建应急抢修队赶赴现场,在“黑科技”的助力下,6小时就维修完毕恢复灌溉。
破损灌溉渠为横穿公路的地下渠道,公路宽约7米。当天,晶桥镇农路办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灌溉渠出口的水明显减少,可能是沟渠内部破损导致。为尽可能地降低抢修工作对道路的影响,抢修团队带上“黑科技”管道机器人,采用“人工勘探+管道机器人内窥检测”技术精准定位破损点,再精准开挖,连续作业6小时后完成修复,同步消除道路安全隐患。
“以往遇到这样的情况,需要把整条沟渠都挖出来,找出破损点,再进行修复。有了机器人精准定位,修复工作更精准、更高效。”溧水区交运局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农路办副科长陈大鹏说,接下来将持续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以科技赋能提升民生服务效能,切实筑牢乡村振兴基础设施保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